皇藏峪位于萧县东南21公里处,众山环合,卫基如城,北有远望山,南有双顶山,西有大虎山,西南的大顶山,海拔392米,为群山之首。山间林木茂密,有140多个种类,是淮北地区唯一残留的温带阔叶林带,面积3.1万多亩,森林蓄积量123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栖息58种鸟类和多种野生动物,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之一。
林海丛中的皇藏峪,原名黄桑峪。据旧志记载,早年因峪中长满黄桑而得名。相传秦始皇为压天子气而东巡,刘邦自慓,藏于黄桑峪中,其妻吕雉不期而至。人问其故,吕雉答道,刘邦所到之处,上有瑞云缭绕,故能寻至。后刘邦果然称帝,黄桑峪故改名为“皇藏峪”。另据《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204年,刘邦袭项羽都邑彭城(今徐州),项羽率精兵3万自鲁南下,抵萧县,大破汉军,刘邦为躲追击,而藏于黄桑峪一山洞。此洞后人称为“皇藏洞”,至今尚存。洞深6米,一巨石掩洞门,传说洞前本来无石,刘邦躲入此洞后,自天外飞来一石,遮掩洞门,故名“飞来石”。非近前不得发现巨石后的洞口。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当年王莽追赶刘秀,刘秀藏身于此,故名。总之,皇藏一名由来,似与刘姓皇帝有些瓜葛,这便增加了皇藏峪神秘和传奇的色彩。
皇藏峪怀抱一寺,名瑞云寺,始建于梁武帝大同(535—546年)年间,原名望云寺,因刘邦藏于峪中上有瑞云承祥,故于宋端拱二年(898年)更名“瑞云寺”。寺院依山临涧,山溪环绕,叮冬流响,如琴入韵。上有古树伞盖,更觉休深寺幽。古人曾题之为“萧国福地”。历史上几经兴废。明末清初,度遇和尚开山扩充,尔后几经修建,共有殿字99间,三级三院。进山门是藏经楼,楼下为斋堂,楼上藏经,原有经藏、律藏、论藏4000多卷。中院是大雄宝殿,塑有释迦牟尼、药师南无阿弥陀佛、十八罗汉等金身佛像。后院为方丈。室,高大轩敞,左右楼阁,廊腰迂回,飞檐勾夭。清末寺院衰败,经书、塑像荡然无存,殿字大多毁坏,近年政府拨款修葺,部分建筑恢复原貌,目前仍未完工。(www.daowen.com)
寺东有石似床,可卧一人,传说是度遇和尚的卧榻,并在石上圆寂,仙寿110岁,故称此石为“仙人床”。
皇藏峪是淮北地区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群山叠翠,峰回路转,山岚扑朔,古刹掩映,晨钟暮鼓,琴泉人韵;若三伏酷暑登临揽胜,如置身清凉世界,美不胜言。古人有回文诗一首,赞道:“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酒樽;穿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岩抱石吞;天接路高攀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