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快到寿县县境时,天际间突然会升起一道云幕,由远而近,向你扑来。这时你举目遥望前面,有如高山大岭,黑云压境,长龙卧地,真把人惊呆了。原来这壮丽的景象竟是郢都古城。随着距离的缩短,人们终于看清了它那高耸的城楼,巍然的城垛,巨大的身躯,迤逦在八公山下,仿佛张开双臂欢迎游人。
寿县古城,四水环绕,拔地昂道,固若金汤,嵯峨壮丽。南门名“通淝”,东门名“宾阳”,西门名“定湖”,北门名“靖淮”。角楼八座,警铺55所(多半已毁)。城身成正方形,四门有“十”字大街相通。除西半阙为现代人工石建外,东半厥依然是古代大陈砖旧墙。据旧志记载,该城系五代十国时后周周世宗所筑,所来北宋熙宁年间沿筑,南宋嘉定年间建康都统许俊重修。这个记载属实,如今城墙上还有长条“建康许都统修城砖”的字样。也就是说,现存城郭已历经沧桑1000余年;即使从许俊修城墙算起,也有近800年的历史了。这在全国县一级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
古城为何经久不衰,耸然屹立呢?原来这里北临淮河,东有淝河,南滨瓦埠湖,西有城西湖,地势低洼,四水萦门,形如井地。寿县人之所以能在“井城”中立足生根,休养生息,全靠了城墙。所以,城墙在这里不仅是扼制战祸的屏障,而且电是抵挡洪水的堤防,“有城才有寿县”,这是当地人民的经验之谈。城墙保护了人民,人民爱护城墙。多少年来,这里人民养成了一种特有的习惯和作风:一旦洪水暴涨,他们就倾城出动,奋力保护城墙。在“文革”中,有人想拆墙扒砖发大财,这不仅遭到了全县人民的反对,而且促使人民采取了护卫城墙的新措施。他们艰苦奋斗,先后用石头、混凝土,把西段长达3329米的城墙修葺一新,使之更加坚不可摧,巍然壮丽。
也许有人要问,城墙阻洪可信,暴雨又从何处排出呢?原来寿县人民习惯地把这里称作“筛子地”(下雨存不了水),这说明此地文化堆积层相当厚。据该县城建、文化部门多次试挖探方证明,这里文化层的厚度都在4—10米。其文化层来源可以追溯到人类黎明时代。史载,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就曾迁都于此,而移地托名,亦称郢会(原在江陵称“郢”)。后来秦、汉、南北朝时期,这里就与邯郸、洛阳、蓟(北京)、临淄、定陶、宛(南阳)、合肥、吴(苏州)、番禺(广州)齐名,统称天下十大都市,或“六朝胜地”。特别是淮南王英布、刘长、刘安,以及袁术等都相继在此营筑高墙,称王称霸。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和“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流源于这里。以后又一直是唐、宋、元、明、清在江淮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兵燹的兴隆,水灾的起止,就形成了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的堆积文化层,这种文化层就是“筛子地”。“筛子地”渗水,城墙堵水,巧妙地构成了天然的防洪排洪系统。这样,任它风狂雨猛,洪水天降,城里也会生机勃勃,安然无恙。1975—1991年夏天,就曾多次发生此类事情:那时城外一片汪洋,大水直淹到距城墙顶端1尺左右,防洪民工可以坐在城楼上洗脚仍淘米、洗菜,但低于水面2丈多的寿县城里,地上却毫无积水。(www.daowen.com)
这恐怕就是前人所赞美的古城之“奇”吧!由此,可以解开寿县古城至今犹存之谜——在于当地人民早已掌握了它的科学道理,并运用于实践,让它永远造福于子孙后代。
寿县古城虽比不上巍巍的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北京紫禁城,虎踞龙蟠的南京石头城,但它却别有一番古朴、雄奇!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已将这座年代久远、充满科学之谜的古城,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外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