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秘书工作在西周的重要性

中国秘书工作在西周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决定两军生死存亡的牧野之战中,已对商纣王的统治恨之入骨的徒卒兵士纷纷倒戈,纣王在内外夹攻下自焚身亡。诸侯国的首长称国君。西周的官制因袭于商而有所发展,其管理机构更加庞大。在西周的每一个封区内,诸侯是最高裁判者,因为他们被赋予以“专扬于国”的特权,而在整个封建国家内,周天子是最高权力的执掌者,诸侯的争执,都诉之于周天子。以天子为首的中央政府,是西周最高权力机关。

中国秘书工作在西周的重要性

商朝的后期,政治十分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纣王当政,刚愎自用、荒淫无道、横行暴虐,使得朝中众叛亲离,人民怨声载道。同时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大量的俘虏和奴隶被惨无人道地用于人殉或人牲,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联合八百诸侯发动了对商王朝的进攻。在决定两军生死存亡的牧野之战中,已对商纣王的统治恨之入骨的徒卒兵士纷纷倒戈,纣王在内外夹攻下自焚身亡。维持了大约4个世纪之久的商王朝灭亡了。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他把得到的广大土地和俘虏,分给兄弟、亲戚和功劳卓著的臣僚们,封他们为各地诸侯,让他们分区进行管理统治,辅冀王室,达到“以蕃屏周”的政治目的。周朝的分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得到分封最多的是周王的同姓子弟,其次是跟随周王南征北战,立有汗马功劳的功臣。据《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举五十三人”。

分封的具体办法是:周王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口分封给王室子弟或功臣,建立诸侯国。诸侯国的首长称国君。国君将土地连同人口分封给自己的子弟,其首长称大夫。大夫再依次分封给自己的子弟称之为士。周王自称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国都要定期向周王进贡,并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调集军队,征发民徭。从名义上来讲全国的土地和人口都归周天子所有,这就是《大盂鼎》铭文中说的“受民受疆土”和《诗经•小雅•北山》所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周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要比商朝复杂和完善。《周礼》提出“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的置官目的而记载了周代王朝的“六官”制度:

(1)“天官冢宰”,职掌是:“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这些官称为“治官”。“治官之属”包括有“大宰卿”1人,“小宰”中大夫2人,“宰夫”下大夫4人,上士8人,中士16人,旅下士32人。“太宰”的职司是“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其六典是: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抚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

可见“天官冢宰”不仅是六官之首,而且总揽六典之政。

(2)“地官司徒”,职掌是:“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抚邦国。”这些官称为“教官”。“教官之属”有“大司徒”卿1人,“小司徒”中大夫2人,“乡师”下大夫4人,上士8人,中士16人,旅下士32人。“大司徒”之职是执掌建邦土地的版图与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抚邦国。“小司徒”之职是执掌建邦的教法,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

(3)“春官宗伯”,职掌是:“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这些官称为“礼官”。“礼官”之属有“大宗伯”卿1人,“小宗伯”中大夫2人,“肆师”下大夫4人,上士8人,中士16人,旅下士32人。“大宗伯”之职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小宗伯”之职是“掌建国之神位”。

(4)“夏官司马”,职掌是:“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这些官称为“政官”。政官之属有“大司马”卿1人,“小司马”中大夫2人,“军司马”下大夫4人,“舆司马”上士8人,“行司马”中士16人,旅下士32人。“大司马”之职是“掌建邦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

(5)“秋官司寇”,职掌是“帅其属而掌邦禁”,这些官称为“刑官”。“刑官之属”有“大司寇”卿1人,“小司寇”中大夫2人,“士师”下大夫4人,“乡士”上士8人,中士16人,旅下士32人。“大司寇”之职是“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诰四方。”

(6)“冬官司空”:现在看到的《周礼》已散失“司空”篇。

《周礼》六官,排列整齐,制度严密,超过以后汉魏之制,所以不少人怀疑其中或有后人托古改制的成分,因此不能作为西周官制的可靠依据。郭沫若的《周官质疑》《金文丛考》对这个问题均有精到的论述。但是,我们觉得如果没有一些实际施政的基本经验,也难以完全凭空想出一套周密的组织系统。因此,把《周礼》“六官”之制加以简单摘引,作为了解西周官制的参考。

西周的官制因袭于商而有所发展,其管理机构更加庞大。它的官职系统虽然基本保持了内服官和外服官两大系统,但在内服官中产生了类似后世丞相的中枢官师和保。

在西周的每一个封区内,诸侯是最高裁判者,因为他们被赋予以“专扬于国”的特权,而在整个封建国家内,周天子是最高权力的执掌者,诸侯的争执,都诉之于周天子。《诗经•大雅•假乐》云:“百辟卿士,媚于天子”,金文《献簋》云:“受天子休”,都说明了这个历史事实。在周天子之下,有中央政治的组织,《尚书•酒诰》云:“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寮、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内服”,即指中央政府而言。“百寮”“庶尹”就是中央政府的官吏。以天子为首的中央政府,是西周最高权力机关。他统辖着无数以诸侯为首的地方政府。这种地方政府,在当时称为天子的“外服”。侯、男、邦就是地方诸侯。

当时中央政府的组织极为庞大,官吏的名称极为复杂,《尚书•立政》记载的官名有: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

这些官称,若从其职司而言,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王室外廷政务官——任人、准夫、牧、司徒(土)、司马、司空(工)。

任人,就是“常任”。执掌王廷政务。准夫,就是准人,准为公平之意,执掌司法。牧,就是“常伯”。作三事,与《诗经•雨无正》的“三事大夫”,金文《盞方彝》中的“叁有司,司土,司马,司工”的职司相当。司徒即司土。从金文记载看,司徒不仅管理籍田等土地之事(即主民事),而且有时还兼管军事和卜事。司马主军事,还可参加周王册命典礼。司空即司工,管理工事。

二是王室外廷事务官——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

大都,是管理诸侯和国王子弟们采邑的官吏。小伯是管理卿、大夫采邑的官吏。艺人是有专门技术的官员,如卜、祝、巫师、工师等。表臣百司在外廷管理政事。太史负责记事和制作册命。尹伯是众官的头目,庶常吉士是具体办事的士官。这些官员对宫室内廷的“宫内官”而言,又可称为“府中官”。

三是王室内廷事务官——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

这些官员都是负责宫廷保卫和宫中事务的宫内官。虎贲是武职官,负责保卫周王的安全,缀衣掌管周王的衣冠服饰,其职掌大约相当于后世的“尚衣”。趣马掌管王室的车舆马匹。小尹就是总管小臣。左右携仆管理周王日常所用的器物或御车的仆夫。百司管理王室内廷的各种事务。庶府管理王室内廷物资贮藏仓库。这些都是周王的侍从或近臣。除此以外,在金文中还出现“虎臣”“服”“走马”“小臣”“膳夫”等,这些也都是与周王关系密切的官员,其职司与“宫内官”基本相同。

以上这些官由师、保或宰、太宰总领而隶属于周天子。换句话说,师、保、宰、太宰就是百寮的首领,地位较高。周公的儿子伯禽就曾做过周王的师、保。《令彝》记载周王命他“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这就是说,叫他管理王朝“三事大夫”和四方诸侯,并统领王廷“百官”。周初,武王继位后,曾任命姜尚为“师”,号称“师尚父”,在灭商及灭商以后巩固西周王朝政权的许多重大事情,都是师尚父出谋划策的。所以《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为首封”,成为东方齐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代,“召公为保,周公为师”。那时,由于成王年幼,应付不了周初“天下未集”的复杂局面,所以周公旦曾“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直到7年后,成王长大,周公才还政于成王。在此期间,周公、召公曾奉命东征,平定了管、蔡、武庚等的叛乱,抓获了叛乱的东方五国首领,为巩固西周王室立下了丰功伟绩。此后,在广大的王畿地区:“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由此可见,师、保在西周拥有很大的权力。《左传•定公四年》说:“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可见师、保这类官和商朝的“尹”职能相当,又说“周公为太宰”。宰这种官在商朝就已出现,本为王室内廷的治事官。“太宰”是王室内廷治事官的首领,实际上就是王家的大总管。它的职司与后世的“相”职相同。后世“宰相”这个官称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周王左右设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职责是统领百官,管理王朝行政事务和四方诸侯。如姜尚曾为武王师,号称“师尚父”,在灭商战争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成王时周公旦为师,因周成王年幼曾摄政7年,威望播于海内,有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说。三公之下设立了执掌具体行政事务的官署,称卿事寮,卿事寮包括六大官员,亦称六卿。它们分别是:掌管农业之事的司徒;指挥军队处理军政的司马;负责城池宫室及其他土木建筑的司空(也称司工);掌管刑罚狱政的司寇等官员。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于秘书的史官以及西周天子及王室的服务人员。

西周的地方机构分为国、邑两级制,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邑。各诸侯的官制略同于西周王朝,不过规模小得多。诸侯国内执掌军政大事的官员叫卿或称正卿、政卿,司徒、司马、司空、行人、太史这些官职诸侯国也有。大夫封邑的机构就更为简单,一般由家臣进行管理,大夫的家务总管称之为宰。另外还有一些分掌其他具体事务的家臣如马正、工师、祝宗等。

据史书记载,周代不仅国王设有史官,而且所有官署和各诸侯国皆设有史官,据粗略统计,仅王室和中央各机构的史官就有千人以上。

周代的国家机构有所发展,中央政府形成以卿为首的政务部门“卿事寮”和以太史为首的事务部门“太史寮”两者并列的局面。卿事寮的长官包括司马,司空,司土(三右),与太史寮的太祝,太卜,太史(三左)合成“六大”,负责各种政治和行政事务。

卿事寮掌王国之政事,其长官称“卿事”,又作“卿士”或“卿史”。卿士有左、右之分。官职有司徒,又称司土,主要负责管理王室土地和农业生产,有时也参与军队管理;司空又称司工,主要负责王室的工程事务,如道路桥梁宫室建设,有时也承担刑罚事务;司马,最高军事官员,负责军队管理和军事谋划。以上三司,是卿事寮的主体。此外,还有管刑罚民事以及宫禁的官吏,以及直接率领军队的将领师与虎臣等。

太史寮是为王室服务的秘书处,其长官太史是周天子的秘书长。太史主要职掌是侍从天子左右以备咨询,并直接参与政事、记载重要政事活动、起草文告。《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文、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上古时代“太”与“大”通,而多写作“大”。周代的六卿,经常在周王左右,协助周王处理国家政务,所以青铜器铭文里简称为“三左三右”。“三左”,即大史、大祝、大卜;“三右”,即大宰、大宗、大士。“三左”的大史,掌管起草文书,是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实,保管国家典籍,同时也负责天文、历法和祭祀。其他五卿也都掌管与其职务有关的文书与档案。“三左”的大史之下又设有左史、右史。《礼记•玉藻》中记载左史、右史的职务:“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就是说天子每天的行动由左史记载,言语由右史记载。这就是西周王朝中央的秘书机构。

西周史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人事史官地位明显提高。西周时代,人们逐渐认识到礼的作用大于神鬼,“吉凶祸福在于人事好坏,而不在鬼神的威灵”。《礼记•表记》:“周人尊礼尚施,敬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样,整个社会就由尊神文化时期转变为尊礼文化时期,占卜祭神活动减少,神职史官不仅人数减少,而且对统治者的影响减弱,其地位明显下降。而人事史官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在地位上,都明显地超过了神职史官。据《周礼•天官•宰夫》:“……史,掌官书以赞治。”郑玄注:“赞治若今起草文书也。”这实际上将占卜、祭神一类事务排除出史官的职责范围,明确了秘书人员以文书档案工作为主要职责,从而对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开拓作用。

其二,史官分工趋向精细明确。西周时期,由于已经出现了太史寮这样成型的秘书机构,同一机构中的不同层次和名目的史官分工也就越来越细了。根据《周礼•春官》记载,仅太史寮中就有“五史”,其职掌分别是:“太史掌邦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使乎四方。”可见其分工非常明确。在周天子的王宫内,还配置了专门记录国王言行的左、右史,专门保管天子印信的典瑞和掌节,以及专门为王后掌管礼仪和文书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秘书女史等。史官的明确分工符合秘书工作发展的规律,是秘书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秘书工作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西周的官职较之夏商有了较大的增加,并有了进一步分工,所谓六太、五官、六府之官,其中不少就是专掌或兼掌秘书工作的人员。如六太之太史,是商王的助手,如同后朝之宰相或丞相,总理庶政和秘书机务;太史负责起草商王命令,发布文告;太宗专管宗庙祭祀具体事宜;太祝主持礼仪会务;太卜掌管占卜;太上承办敬神事务。

太史负责建邦之法典、管理文书档案、图书,操持周王室机要。每年春耕、除草、秋收的关键时节,太史都提前把节令通知主管农事之官员。国家的重要活动,如祭祀、战争、太子即位等,太史都要参加,祝辞、誓辞、王命等都由太史起草并宣读。天子遇有重要国事都向太史请教。西周初年的太史尹伕,与周公、召公、太公并称四圣,可见太史地位崇高。

太史的职位是世代相袭的,太史的同僚和属吏很多,主要有:

太宗:又称上宗、宗伯、太祝、宗祝,掌王族的祭祀活动。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在周初曾任中央政府的太祝,即太宗。

太卜:掌管占卜吉凶。西周时期神权统治比商朝弱化,国家事务多由王及三公决定,但一些大事如武王病危、营建洛邑等还须通过占卜向神请示,太卜即司其职。

司商:掌授受氏姓。西周贵族才有姓氏,氏是姓的分支,表示一个独立的小宗,有以封地为氏,有以官职为氏,在宗法和分封制度之下,姓氏的封授事关重大,因此须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国语•周语》上说:“司商协民姓”。

内史:亦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内史尹等,是掌管策命卿大夫的官员。西周王室的册命制度是封授和选官的重要方式。西周实行宗法分制封和世袭制,册命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因此,作册内史的地位很高,以后甚至受封中大夫,位在太史之上。

小史:是太史的副手,如太史不在之时,可以代行太史之职,主要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的家谱

御史:亦称中史、中御史、柱下史,据说常立于朝堂殿柱之下,接收四方邦国之文书并负有保管档案、典籍的责任,是较低级的秘书官员。

眚史:掌管检察军士过失,属于巫一类。周厉王用了卫巫监视诽谤他的人,其作用与眚史相同。

外史:掌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之书。四方之志主要是王畿之外诸侯国内部的世系家谱,这是西周王室册命制度的重要依据,决定由谁来受封,由谁承袭何种官职或何方土地,相当于今天的人事档案。外史还兼有整理、改进、推行文字的责任。(www.daowen.com)

太史寮的官员各有不同的等级和分工,就其整体功能而言,主要是协助周王和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它所发挥的参谋咨询、上传下达、综合协调、起草文告、协理大典礼仪等方面的职能,说明它是一个较为独立的中央秘书机构。

西周的中央秘书官员,除太史寮之属吏外,还有如下官职:

大行人:掌管天子与诸侯之间相觐、聘问等事务的官员,根据所负责任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受王命出使的称为行人,也称“行理”或“行李”;在边境迎候宾客的人叫候人;掌管关隘的叫“关人”;负责语言翻译的叫“舌人”。

相:这是在有关的礼仪场合临时设置的秘书官员,辅佐天子掌管礼仪,因此虽属临时设置,地位亦很重要。《诗•周颂》:“相维群公”。朱熹注:“相,助祭也。”《逸周书王令解》:“相者,太史鱼大行人皆朝服有繁”,注:“鱼,太史名,及大行人皆赞相宾客礼仪也。”

司会:负责各诸侯国及王畿人口、土地等各种统计数据、资料及各类书契。

司盟:掌周朝天子与各诸侯间的会晤、盟约等事项。

此外还有司书、职金、象胥等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秘书事务的官员。

围绕在周天子左右,还有直接为周天子及王室服务的王室秘书机构,其主要设置及人员如下:

宰:是王室的事务总管,也是周天子重要的内侍之臣,根据王或王后的命令处理王室内部的事务,管理王室内部的近侍、杂役、宿卫等各类秘书人员,有的也受周王委托处理某些具体的政治事务。周初周公旦曾兼管王室事务而称为冢宰或太宰。

膳夫:掌管王室的膳食,因为膳夫经常与王在一起,因此有时直接派遣膳夫出宫传达天子命令。

左史、右史:陪侍在王的左右,专掌记录天子言行。西周时,记录天子的言行已有一定的规则,称为“书法”。史所记的资料秘藏于王宫之内,供后代史官作为撰写史书的依据。

内小臣:是周天子的私人秘书,专管周天子及王后的私令,办理周天子交待的大量私人事务。

承:侍立于天子之侧,为天子提示遗忘之事,回答天子提问的秘书官员。

女史:系有文化知识的女性,主要负责有关王后礼仪的典籍收藏,根据王后的命令承办部分事务,并掌管文件的书写、呈阅和收发。这是中国女性参与秘书工作的最早记载,女史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秘书。

师氏:或单称师,掌教王子武艺并负责王宫的警卫,有时受天子指派领兵出征或守戍边关。

太仆:主管周天子平时所乘之车,经常陪同天子出行,也经常代天子传达命令,接受臣下的奏请。

寺人:又称苍伯,即宦者,掌管后宫的事务。

此外,还有御、门尹、趣马、九御、火师、水师、大酉等生活秘书,主要是为天子或王室服务的人员。

西周王朝实行国野制,国是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野则是分封给诸侯的广大领土。西周的地方政府,主要是相对独立的诸侯国和诸侯国内由大夫统辖的邑。西周地方政府的组织,曾有“五服”“五等”的说法。所谓“五服”,就是依据诸侯封地的远近,分封为甸,侯,宾,要,荒五服。服就是服事天子之邦国。《荀子•正论篇》说:“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基本以周王室为蓝本而有所损减。诸侯国的秘书机构为太史,但太史没有如周天子的太史那样有官署、有僚属,他只是一个负责秘书工作的官员,其下也可能有协助其办事的掾吏。但诸侯国内除太史之外,没有御史、内史之设。诸侯国的天象历法、文化教育、历史记录、公文撰拟、参谋顾问都由太史完成。此外,诸侯国的国君也有类似周王室的私人秘书系统,围绕在国君周围,代国君宣布诏令,为国君的政务活动和生活服务。

以大夫为长官的邑的秘书工作一般由大夫的家臣担任,由于邑的封地和人口较少,对外要直接受到国君的控制,较少独立性,其主要的职能是组织公田的耕种,向诸侯国国君上解贡品,征发兵士,行政管理事务较为简单。因为被称为宰的家臣往往既是邑内政务的管理者,又兼有政府秘书长和大夫私室总管的角色,其下有一些称之为马正、工师、祝宗的小官员协助其工作。

(一)正副本制度

文书的正副本制度创始于西周。那时王命文书及各种专用文书都设有正、副本,有些重要的文书甚至有几份副本。这在《周礼•春官•内史》《周礼•秋官•大司寇》《礼记•内则》等文献典籍中都有记载。《周礼•春官•内史》记载:王命文书宣读颁行之后,正本交于受命者,副本则由内史收藏于王室,以各查考。《周礼•秋宫•大司寇》也记载:“凡邦之大盟约,涖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意思是说,凡是天子与诸侯订立盟约时,大司寇要到场察看起草盟书,并把盟书交给天府登记收藏。大史、内史、司会和六官都收下盟书的副本并保存起来。

(二)代王宣命制度

代王宣命制度,就是由内臣、文官代替天子传达旨意。这在《尚书》《周礼》《仪礼》以及金文中都有记载。《尚书•洛浩》中记载:“王命作册逸视册,惟告周公其后。”意思是说,成王命令作册官名逸宣读册文,报告文王、武王,周公将继续住在洛邑。《周礼•天官•内竖》中记载:内竖的职责是掌理传达周王下达于内宫或卿大夫关于小事的命令。

(三)调查、报告制度

西周建国前的古公亶父、季历、姬昌、文王时期,就注重“采风观政”的社会调查,到了武王、戊王,鉴于商朝灭亡的教训,对采风观政、了解民情、竿握民心、甚为重视,认为是治国之要。《尚书》《周礼》《礼湖》等文献典籍中都有记载。《尚书•无逸》中记载了周公还政成王后,怕成王贪图享乐、荒废政事、不注重社会调查,以商朝兴盛与灭亡等史实,告诫成王:做官不可贪图享乐,要了解耕种收获之艰难,知道老百姓的痛苦。《周礼•地官•乡师》中记载:乡师每年四季巡行国都及城外六乡四郊,救济万民的艰难困苦,以周王的名义施给人民恩惠。每年年终,考核六乡的治绩,呈报给周王和家宰,有功的赏之,有过的则废之。

(四)用印制度

用印制度也起始于西周。不过那时不称印,而称为玺,用上玺作为凭证的称为玺节。玺节在西周已作为权力的标志,作为货物通行的凭证。《周礼•地官•司市》中记载:“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乡”。意思是说,凡货物运输,要用玺节作为出入通行的凭证。《周礼•地官•掌节》中记载:“贷贿用玺节”。意思是说:货物通行用玺节。汉代蔡邕在《独断》中释空道:“玺者印也”。东汉郑玄在《周札注释》中说:“玺节也,今之印章也。”

(五)秘书选拔制度

西周的秘书选拔制度,主要有国学培养、家族世袭和考察举荐。这些制度散见于一些文献典籍中。

“国学培养”是通过学校教育选拔。西周的学校教育有“国学”“乡学”两种。设在王都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称国学,国学分大学、小学。周王的大学称“辟雍”,诸侯国的大学称“泮宫”。“国学培养”,当然不是指专门培养秘书人才的,而是包括秘书人才在内的吏治人才的培养,学习时间为9年。

“家族世袭”,这种制度是与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内容就是世世相传,嫡长子继承父位为大宗,庶子分封为小宗。也就是说其父原来是史官,其长子就可以继承父位继续做史官。

“考察举荐”,就是通过实地观察和治绩考察发现人才,推举选拔。因为这种制度比“世袭”有生命力,西周统治者就设立专门机构,由其官吏巡视各地考察,分辨查明那些有才能而可以任国事的人,考察乡里的治绩,呈报上级审核选拔。

这五种秘书工作制度,对后世的文书管理、代王宣命、社会调查、报告情况、人才培养与选择,起到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为秘书工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思考与练习

1.古代的“秘书”一词有哪几种含义?

2.简述古籍记载的黄帝时史官的职责。

3.为何说夏朝的“誓”是一种古代公文文体?

4.为何说我国秘书工作形成于殷商?

5.简述西周太史寮的“五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