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朝的秘书工作——《中国秘书简史》揭秘

商朝的秘书工作——《中国秘书简史》揭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朝的秘书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商朝末年出现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太史寮。太史寮可以视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秘书机构。其下有分工各异的左史、右史、小史等,各负责一方面的秘书工作。祭祀史官主要掌管商王朝祭神和祭祖的典礼事务。除了史官,商朝还有下列秘书人员:宰:或称彖,是王室事务的总管,相当于王室的秘书长,负责王室的生活供应、勤务警卫等一系列工作。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商汤立国后,吸取夏朝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朝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诗•商颂•殷武》也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记载,反映了商王朝在汤的统治下,已经成为强盛的国家。商是中国用文字传下来的历史的开始,从汤到纣凡十七代三十五王。商朝的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商朝的秘书工作有长足的进步。

商朝建立了机构庞大的中央政府,政府中设有各负其责的各种官员,官职名称多达40余种,官位240人,较夏朝增加了一倍。这些官职大约可分为四类:政务官、武官、史官和事务官。其中的史官主要从事秘书工作。

商朝末年出现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太史寮。太史寮可以视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秘书机构。太史寮的长官为太史。其下有分工各异的左史、右史、小史等,各负责一方面的秘书工作。太史寮主要负责对各级史官和政府的政务工作进行协调,掌管商王发布的命令和对各级官吏及封国外服官的册命,组织国家重大的祭祀和庆典活动,并对商王言行、国之大事、天象变异进行记载。这是最早的专门化的国家秘书机构。初创的太史寮结构十分简单,其功能只是原来各类史官分工的简单相加。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秘书机构,其意义与影响是深远的。

商朝史官中除太史外,还有尹、多尹、乍册、卜、多卜、工、多工、史、北史、卿史等名目繁多而又分工明确的史官(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106页)。大致有负责占(贞)卜的史官、负责祭祀的史官、负责制作保管册命的史官和负责记事的史官四大类:

第一类贞卜史官。贞卜史官负责占卜事宜,解释卜兆,刻写卜辞,现存殷商甲骨卜辞多出自他们之手。殷人尊神,凡重大行动均要占卜,请示神灵,负责解释神灵旨意的占卜史官官衔不高,却对商王和其他统治者有很大的影响力。

第二类祭祀史官。祭祀史官主要掌管商王朝祭神和祭祖的典礼事务。商王室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规模相当大,要有条不紊地组织好祭祀典礼,必须有统一的组织指挥者,祭祀史官就是负责祭坛的布置、程序的安排、人选的拟定、位次的排列等事务。他们的工作有点类似现代的会务工作。

第三类作册史官。作册史官有尹、乍册等名目,职掌祭祀时奉商王册命以告神灵,商朝后期专门负责制作和保管重要册命(公文),其性质相当于商王的文字秘书和机要秘书。

第四类记事史官。记事史官的主要职掌是记录商王言行和宫廷大事、保管档案典籍、观察天象、记录历法等。

在以上四类史官中,贞卜史官和祭祀史官处理人(统治者)与神灵和先祖之间关系的事务;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处理人(统治者)与臣民之间关系的事务。从工作性质上看,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职掌的事务更近似于今天的秘书工作。

商朝史官的社会地位十分显赫,神职史官通过阐释天意来参与国家政治的管理,人事史官则通过掌管“官书”来参与政治生活。由于商朝文化以神为本,统治者对神灵和祖先顶礼膜拜,因此神职史官的地位又高于人事史官。商朝史官不仅能对国家政治施以很大的影响,同时又是当时官办贵族学校的主管者。他们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学坛,其活动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史官,商朝还有下列秘书人员:

宰:或称彖,是王室事务的总管,相当于王室的秘书长,负责王室的生活供应、勤务警卫等一系列工作。武丁即位之后,在没有委任主管政事的辅佐官员之前,曾以彖宰管理国政,可见宰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臣:是商王及王室成员的仆役,负责商王及王室成员的饮食起居,相当于王室的生活秘书。

小臣:是商王的近侍,与商王的关系极为密切,经常追随商王左右,参与祭祀、征伐、田猎等项事务,有时传达王命,有时还受商王委派管理某项专门事务。

服:为商王管理车马的内侍。

此外,还有负责管理猎区犬的兽正,以及管理放牧的牧正,管理粮仓的啬或廪人等。总之都是围绕在商王和王室周围受其驱使,为其服务的类似秘书的官员。

我们目前能直接看到的文书出现在商朝,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我们可以确知商朝是“有条理的文书”以及商朝文书运作的基本情形。商朝以契刻甲骨为主要书写方式,但不排除其他书写方式的存在,既有契刻甲骨的方式,也有墨书简牍的方式。甲骨文书、钟鼎文书和简牍文书除了书写方式的不同之外,内容上也各有所侧重。甲骨通鬼神,钟鼎通祖先,而简牍则通现世人事。

(一)甲骨文书(www.daowen.com)

甲骨文书最常见的名称是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清朝光绪年间,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便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有2 500多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纪录。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朝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朝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是天气晴雨,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求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

一篇完整的甲骨文书由四部分组成:

叙辞(或称述辞、前辞),首先记叙占卜的时间、地点和占卜者;

命辞,即向龟、甲陈述要贞问的具体事情;

占辞,即对经过钻、凿、灼之后龟甲上显示出兆痕的预测;

验辞,即根据预测结果记录的应验事实。

(二)钟鼎文书

“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朝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商朝的统治者为了炫耀武力、歌功颂德,使其所谓的功绩和威名代代传扬,通常将国家政治、军事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商王及其功臣的成就业绩,以官文书的形式镂于青铜器皿之上,后人称之为钟鼎文或铭文、彝文、金文。据考察,商朝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这些青铜铭文由于制作工艺十分繁杂,体积重量也很庞大。因此文字都很简略,多者几百字,少则数十字。但这些文书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状况,因此十分珍贵。

(三)简牍文书

简牍是奴隶社会秘书工作凭依的物质手段,也是中国远古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简与牍是两种不同的文书形式。

简是用毛竹制成。其方法是:取用合适的毛竹,裁断劈条,经过烘干(称杀青)后称作签。每一竹签上所写字数不等,少则八字,多则三十字,一般在二十二至二十五字之间,一篇公文一般需数板竹签,刻字以后的签称之为简。将写好字的简用色丝绳或熟皮带连接起来为“策”(通册),古人则称策为篇。牍是用木板制成的公文书写材料。其制作方法大体是:选取合适的树木,按一定规格裁成段,每段锯成薄厚均匀的木板,经刮削使其平坦光滑,称做版(通板),书刻文字于其上称为牍。牍的尺寸通常为一尺见方,长方形状。牍通常仅限于书写短文,每篇在一百字以内,每版为独立一篇,也常用来绘图、制表。简牍因以竹木为材料,较易成就,但也容易腐烂、破败。因此,考古发现的简牍一般时代较晚。

在我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简牍文书最早是战国时期的,以秦汉为最多,至今尚无商朝简牍文书的实物发现,但根据当时文书发展状况和《尚书》等一批史籍中关于文书的一些记载来看,商朝应当已经有简牍文书。因为从简牍文书的制作工艺来看,它远比甲骨文和钟鼎文简单,而且用于制作简牍文书的材料,竹板、木板较兽骨、龟甲更为广泛,加工更为便捷。《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册就是用绳子连系在一起而形成的公文书卷,说明在商朝已有简牍文书的存在。《墨子•贵义》中说:“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根据墨子的说法,周公读《书》是为了了解商朝的历史、民情和典章制度,以便以仁爱之心制订出安置殷商遗民的措施。同时,周公读《书》更是为了借鉴商朝的经验,吸取商亡的教训,为新生的周朝确定长治久安之策。毫无疑问,周公所读之《书》当是商朝的“典册”。而这些“典册”当是商朝简牍文书的汇编。

后世史籍在提到商朝史料的情况时分析,商朝保存下来了一些简牍档案。不少史家提到周武王灭商后,曾拜访过商王室的贵族箕子,并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道理。箕子感其恩义,把《洪范》呈送给武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记载。不少学者认定现载于《尚书》中的《洪范》是战国时的档案,作者有原始材料作依据。《洪范》是大禹平定洪水之后,受“河图洛书”的启发,向舜帝陈述的“天道”(洪范九畴),箕子据此增益成篇。箕子著《洪范》大致可信。箕子呈送给周武王的《洪范》大致可以视为商朝的简牍档案。商纣王牧野战败,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史籍上记载他命人将美玉珍宝搬来一起焚毁,虽未言及典籍档案,但现在看来,攻入朝歌的周军在得到许多财富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档案。周初,周公读《书》百篇,并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以及周武王受“丹书”之戒,都证明商朝有简牍档案保存下来。

随着甲骨文书的大量出土,使人们了解商朝甲骨档案的状况有了可能。我们已经知道,甲骨文书记录了以商王为中心的各种活动、世系、祭祀谱系、贵族谱系、官制、天象、干支等。毫无疑问,这些直接关系到王朝利益的文书,既记录了历史,又具有查考、参照的价值。因此,当它们被制作并使用之后,商王有必要命人将其收藏起来,以便日后查考利用,从而形成了档案。从甲骨文书的出土、发掘情况来看,商朝已有了比较自觉的档案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