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在视界与现实生活的透析简评:熊国太诗集《持烛者》优化

内在视界与现实生活的透析简评:熊国太诗集《持烛者》优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离开江西在浙江温州某大学任教的熊国太,与傅菲、渭波、林莉、徐勇等诗人东西遥相呼应。与傅菲的天人合一的人生观与哲学观创作角度不同的是,熊国太更注重从内心与灵魂做反省式的深入挖掘的角度予以切入。因此,熊国太的诗歌作品,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形态。熊国太以诗的方式把握世界与探索人生,透析内在的视界与现实的生活,宣泄灵魂隐秘的超越,力图达到独立思考与重新建构的和谐统一。

离开江西在浙江温州某大学任教的熊国太,与傅菲、渭波、林莉、徐勇等诗人东西遥相呼应。他是这几位诗人中离开家乡最久的,但他的诗歌作品却离不开故乡的一草一木。《持烛者》这部诗集中收录的大部分诗作,都表现了家乡变革时期的灵山和信江以及他的第二、第三故乡的民情风貌等地域文化。在诗人眼里,信江是一条连接历史与现实、农村与城市的,代表地域文化的河流。在对这种文化进行审美观照时,熊国太同样关注着个体的命运和生存的努力,比如《五只白鹭》一诗:“事实上,三天前/五个留守儿童溺亡在鱼塘里/他们在异乡打工的父母还没回到家乡/悲怆的哭声就先到了一步。”诗人在作品中的这种自觉的反省与呐喊,为变革时期的家乡留下了一条条痛苦的足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不断加重。

与傅菲的天人合一人生观与哲学观创作角度不同的是,熊国太更注重从内心与灵魂做反省式的深入挖掘的角度予以切入。因此,熊国太的诗歌作品,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形态。在这些形态的审美焦点上,由表面外在客观的叙事性的描写转向内心世界与灵魂意识的表现。

诗来自生活,但不应该直接去复制生活,应该要经过诗人内心与灵魂的过滤与溶解并进行重新的建构。熊国太的诗歌作品努力向人的内心与灵魂做反省式的深入挖掘,折射过去和未来以及理想与现实的面影。比如他的《持烛者》一诗:“大地已沉睡,天边归来的持烛者/你持烛的手成了光芒的支点/但一枚烛光踽踽穿行在黑色的走廊里/只能静静地映亮走廊的表面”“而谁,早已捕捉到你微弱的光芒/流泪的光芒。我能够看见的/只是你的烛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此诗给读者传递出的是处于黑暗中的人对光明的期盼后,但“持烛者,当你归来是否有人说过/在光明泛滥的地方,黑暗也是一盏灯/这灯谁曾见过,是否又完整如初”?事物总是矛盾的,也总是二律背反的,总有无数的可能,亦有无数的不可能。诗人在这里深挖出丰富的内涵,光明与黑暗早就植入于人的内心,它已经完全是个人化的视角,烛光不再单纯为外在的物象,在诗歌作品中已转化为“照亮我曾丢失的岁月和思想”的心灵符号,而且隐喻和变形以及象征等写作技巧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持烛者”灵性四溢的意蕴视境和个体心理的直觉喷薄。又比如《配电房》一诗:“当黑暗淹没眼帘之时,没有/光芒的火焰,寂静地通过两根黑色电线/抵达我们低矮的屋前/它们看上去就像两条蛇倒悬在屋檐下/我知道,我距离/郊外的那座配电房已不太远。”“有很多年了,郊外的配电房/因为操纵光明依然坐落在寂寞的围拢中/在它向北的墙上,那/一只只闪烁的指示灯,仿佛一双双怒睁的/眼睛;那一排排沉寂的电表/也说不清楚自己浪费了多少光芒”等。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透溢着诗人对光明的一种期待、一种渴望、一种憧憬,而且这些诗歌都已超越了写作技巧上的艺术想象的界限,转化并升华为诗人灵魂的思想闪烁,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感受与诗意发现。(www.daowen.com)

熊国太以诗的方式把握世界与探索人生,透析内在的视界与现实的生活,宣泄灵魂隐秘的超越,力图达到独立思考与重新建构的和谐统一。同时,在诗歌意蕴的传达中,诗人以切合创作实际需要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模式,努力摸寻并创新诗歌艺术的范式,并获得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原载《南昌晚报》2016年10月15日,第13版《品读》;《泰州晚报》2016年11月20日,第12版《读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