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及提升专业素质情况分析

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及提升专业素质情况分析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针对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现状,市环卫局建立“8235”干部队伍建设工程。2001年,市市容环卫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人员通过部门、上下多岗交流、挂职锻炼和交叉任职等一系列制度施行,加大了干部培养、人才交流和引进力度。至年底,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50.7%,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比例达到28.4%,高学历、高职称占到一定比例。全系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提高。

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及提升专业素质情况分析

1979年,环卫系统管理人员200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7.4%,大多从本行业职工中选拔聘用,初中以下学历占八成,且年龄偏大。1980年开始,管理人员比例有较大提高,至1989年,管理人员有3836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2%。1991年,市环卫局确定“环卫业务”“环卫管理”为环卫系统主体管理岗位,凡在主体岗位的管理人员,都须通过全脱产40天或半脱产3个月规范培训,逐步达到持证上岗。当年,静安、长宁、闸北、崇明、金山、奉贤等区县141名管理人员参加培训。1992年,市环卫局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从业务操作实用性着手,修订岗位培训大纲,对管理人员全面开展主体岗位培训。同时,对年轻后备干部采取选送党校、干校进行培训。1984—1993年,全系统共选送87名年轻干部参加市委党校、市建委党校及其他高校培训学习。有2万余名(人次)干部参加各类层次的文化、专业知识、政治思想培训和学习,环卫系统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知识明显有了提高。

1992年,环卫系统管理人员417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2.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处级干部达到50%。

1994年,针对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现状,市环卫局建立“8235”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对全系统1982年后获得大中专学历、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分析,从中挑选一批表现好、有一定工作能力的管理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为培养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发展环卫事业奠定基础。

1995年,市环卫局为增强环卫发展后劲,培养跨世纪年轻人才,继续以“8235”干部队伍建设工程为主要抓手,年内有60名年轻干部走上科级助理以上管理岗位。同年,市环卫局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招收国家公务员7人,充实到行政管理政策法规和财税等专业岗位。

1996年,根据市环卫系统人才引进规划要求,全系统接收大学、中专毕业生58人,招收录用国家公务员10人。在“8235”干部队伍建设工程中,大胆起用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处级领导岗位。

至1998年,环卫行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例占职工总数的30%,职工队伍结构明显得到优化

1999年,市环卫局选派14名干部参加市建委党校举办的中青班、青年大学生班和科技干部政治轮训班学习,选派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外系统挂职锻炼。同年,环卫系统引进各类人才95名,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硕士研究生5人,为人才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www.daowen.com)

2001年,市市容环卫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人员通过部门、上下多岗交流、挂职锻炼和交叉任职等一系列制度施行,加大了干部培养、人才交流和引进力度。同时,根据岗位需求,加大各类人员引进。至年底,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50.7%,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比例达到28.4%,高学历、高职称占到一定比例。

2002—2003年,市市容环卫局委托同济大学定向培养22名在职硕士研究生。同时,全系统引进各类人才62人。全系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提高。

2004—2006年,市市容环卫局以培养复合型,具有独当一面工作能力的青年管理干部目标,在全系统实施“1160”人才工程,即培训1万余名市容环卫作业服务单位一线管理人员,培训1000名市、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人员,引进60名左右急需、紧缺的骨干人才。其间,市市容环卫局还分批外派20余名优秀青年干部赴新加坡德国学习深造,与香港环境保护署组织互派公务员交流培训,提升在职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2006年年底,市市容环卫局调配10名干部岗位交流,新提拔4名(40岁以下)年轻干部走上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优化干部年龄结构,大胆起用优秀年轻干部。

2007年,加强干部队伍梯队建设,调整局级后备干部6人、处级干部2人。

至2010年,在编在岗管理人员(干部)10144人,占职工总数40568人的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