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城市绿色世博展:城市环卫合作交流平台

生态城市绿色世博展:城市环卫合作交流平台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展会以“生态城市、绿色世博”为主题,围绕城市环境卫生建设的重点工作,以及政府、市民和参展商共同关注的热点,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提供解决方案,并为相关的产品、设备和技术营造展示交流的平台。展会室外的面积达5000平方米,各种环卫作业车辆轮番进行现场演示。其中配备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的垃圾、扫路、吸粪、道路清扫车属首次露面,还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的清洗、清扫“二合一”车辆等。

生态城市绿色世博展:城市环卫合作交流平台

上海国际固体废弃物专用设备与技术展览会暨上海国际清洁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由市市容环卫局和国际贸促会上海市分会、国际商会上海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上海国际固体废弃物专用设备与技术展览会暨第一届上海国际清洁设备与技术展览会”于2002年5月20—23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展览期间,副市长韩正亲临展会仔细询问部分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原理、性能、建设投入、运作成本等基本情况,参观多功能喷洒水车,使用便捷封闭性能好的集装式垃圾转运车、水上保洁船、太阳能生态型公厕、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及焚烧、废水处理垃圾减量化处理设备技术等。韩正指出,垃圾处理是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上海的着眼点就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水平,逐步向生态化、环保化方向发展。此次展会吸引来自德国、美国、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国内各地区50多家环保、环卫设备制造商参展,多功能喷洒水车、使用便捷封闭性能好的各式集装式垃圾转运车、水上保洁船、太阳能生态型公厕、餐厨垃圾的生化处理及焚烧、废水处理垃圾减量化处理设备技术等20多种环卫专用车辆及多种生活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技术参与现场展示。展览会期间开设了“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与设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与设备”“生活垃圾收运中转技术与设备”方面的6场高新技术研讨会。为期三天半的展览吸引了全国各地近2万专业观众前来参观、洽谈。

2004年5月12—14日,“第二届上海国际固体废弃物专用设备与技术展览会暨第二届上海国际清洁设备与技术展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随着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成功,城市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理、处置设备与技术,城市清洁设备与技术加快向高科技、环保化方向发展,环卫装备也进入更新换代的发展期。此次展会以“清洁的城市、美好的生活”为主题,吸引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瑞典、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家展商参加,更有40部各种环卫专用车辆和处理设备参与现场展示,集中展示近年来最新的固体废弃物处置设备与技术。全球知名环卫、环保企业对本届展览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意大利英波基洛集团、新加坡胜科集团、瑞典瑞华公司以及日本川崎市市长专程带队前来参展并举行技术研讨会。各家参展企业都在展览会上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如瑞典智能化分类垃圾投放系统(垃圾房),属于实用专利技术,不仅外观新颖美观,而且具有智能化、免接触、分类投放、自动限位、语音问候等功能;紫外线定时杀菌装置通过紫外线对有害微生物的照射;电子趋虫装置针对蟑螂、老鼠的致命弱点,通过电磁波、超声波及红外线害虫神经系统进行强迫干扰,使之无法生存;上海复旦绿色环境公司带来了最新车辆清洗设备,无须水源,循环使用,节能环保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2006年11月1—5日,第三届上海国际固体废弃物专用设备与技术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2006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同期举行。展会还得到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固体废弃物协会和欧洲废弃物管理与环境服务联盟的大力支持。2006年的展会根据国际环境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展出环卫、环保领域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特别是室外展区的各类环卫车辆的现场动态演示成为一大亮点。展会以“生态城市,绿色世博”为主题,吸引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企业参加,包括首次参展的法国雷诺卡车公司、利用再生资源发电的意大利ASJA.BIZ公司、致力于废弃物焚烧并具备一流环保工程技术的日本杰富意工程技术公司、垃圾焚烧发电等固废处理的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具有最先进处理技术的日立造船株式会社、从事垃圾焚烧的株式会社美达科和株式会社田熊等,瑞士AEBI公司带来了两款多功能高级环保扫路/高压冲洗车。国内企业展出了最新的和各具特色的产品。受到全国各地环卫管理部门和相关科研院所及车辆装备厂商的关注。

2008年5月28—30日,第四届上海国际固体废弃物专业设备与技术展览会(SWET)暨第四届上海国际清洁设备与技术展览会(CET)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展会得到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的特别支持。展会以“生态城市、绿色世博”为主题,围绕城市环境卫生建设的重点工作,以及政府、市民和参展商共同关注的热点,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提供解决方案,并为相关的产品、设备和技术营造展示交流的平台。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为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上海的市容环卫装备系统,亟须迈向技术先进、能力高效、外形美观的目标。展会的展出面积为8000平方米,来自美国、日本、荷兰、芬兰、德国及国内60多家中外参展商集中展示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存储、运输设备及技术;固体废弃物大型中转站压缩设备、转运车辆及技术;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固废的填埋、焚烧、生化处理;固废污水、异味处理等方面的设备和技术。同时展出道路清扫、水域保洁、环卫车辆运营及管理、城市流动/生态厕所等相关的新产品和实用技术,包括生化无污染处理排泄物、全球渣土车定位系统等。展会室外的面积达5000平方米,各种环卫作业车辆轮番进行现场演示。其中配备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的垃圾、扫路、吸粪、道路清扫车属首次露面,还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的清洗、清扫“二合一”车辆等。此外,展会还首辟医疗废弃物和电子废弃物板块,通过这一专业平台的展示和国际交流,提高国内对这两类特殊废弃物的处置和管理能力。展会同期还举办以“世博、装备、科技”为主题的2008年中国环卫装备技术与应用论坛,深入探讨国内外环卫装备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符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国内城市环境卫生发展需求的环卫装备技术,推进节能环保型新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使环卫装备向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城市方向发展。(www.daowen.com)

2010年5月19—21日,第五届上海国际固体废弃物、清洁专用设备与技术展览会暨2010上海园林机械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展会以“精彩世博、示范未来”为主题,展会面积达到17146平方米,云集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荷兰、日本等近50家世界知名企业和国内技术先进的一流企业,展出的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处置、道路清扫保洁、新能源环卫车辆、公厕设施、园林机械等系列新装备与新技术,体现了国内外环卫、园林先进装备水平和环卫、园林装备环保化、高效化、信息化、景观化的发展趋势。展览活动期间,还举办以“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0年环卫、园林装备技术与应用论坛”。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深入探讨国内外环卫、园林装备技术发展趋势,推进节能环保型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使环卫、园林装备向满足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方向发展,为促进环卫、园林装备技术、产品信息交流和合作,推进环境卫生、绿化园林事业发展,提供一个共同发展的互动交流平台。参观本届展览的观众达4000余人次,参加论坛的有200人。

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2005年,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管理范围和内容面临新的挑战,亟须开展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与复旦大学基于服务上海、促进学科发展的办学思路不谋而合,经双方友好协商与认真筹备,决定建立“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这是国内第一家由高校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合作共建的学科平台,致力于城市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城市公共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研究。2006年5月30日下午,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举行揭牌仪式。中心共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以及讲师、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5名。在城市环境管理及公共政策、循环经济等诸多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市市容环卫局每年资助中心30万元研究经费,合作双方希望通过“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这一平台,以上海城市环境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为研究课题,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环境管理学科的全面发展,并以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人才缺口为教学与培训工作的切入点,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城市环境管理的专门人才。中心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升环境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在应用成本-收益分析、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城市低端经济活动分析等领域取得进展,同时关注大都市郊区农村环境建设,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成立近5年期间,追踪国际城市管理理论前沿研究成果,在探索和推进国外先进经验、理论研究成果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出版《城市环境:治理与执法》《消费领域的环境税费》《环境经济学》《城市环境管理概论》《论循环经济》《新农村环境建设》专著或教材,对城市管理中的“急难新”等问题进行专项理论研究。2010年6月18日,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以“城市执法与摊贩经济”为主题进行沙龙式的讨论。市、区(县)城管执法部门与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和分析摊贩管理等当前上海城市管理“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研讨现代化大都市城管执法理念、“世博会”与上海城管执法艺术以及行政执法与民意指导等内容,共同探讨城市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路。中心与局政策法规处、市容环卫协会、市局财务处等部门联手针对环卫市场化改革及推进现状与问题、小型环卫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以及生活垃圾收费政策后评估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为后续研究的跟进做了铺垫。中心研究人员完成城市管理相关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专著(译著)13部、编著8部、论文50余篇,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