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市环卫处设立了科技科,此后,行业科研机构逐步成长,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工作逐步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1982年12月,市环卫处科技科改为科研室,负责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研究、环卫机具的改革和环卫设施的研制,并开展环卫科技信息工作。1983年2月,上海市环境卫生设计科研所成立。1984年7月,市环卫局成立科技处,加强对环卫设计科研所和全局各单位科技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局直属单位和区环卫所相继成立技术科,形成环卫系统科技组织网络。1986年3月,市环卫局设总工程师,加强对全局科技工作领导。1988年12月,市环卫局职工技术协会成立。同年,先后成立环卫局工程技术人员高级、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并设专业评议组,负责评审环卫工程技术专业的高级、中级工程师任职资格。1989年4月,召开上海首次环卫科技大会,此后每4年左右召开一次(市容)环卫科技大会(共5次),对市、区两级市容环卫科技发展起到较有力的推进作用。1993年10月,市环卫局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其间,以市建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垃圾卫生填埋场研究”为重点,为把老港废弃物处置场建设成卫生填埋场,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设计科研工作。至1995年,市环卫系统取得科技成果99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奖三、四等奖各1项,获国家新产品奖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获上海市第二、第三届科技博览会金奖3项、银奖4项、优秀奖2项,获市政府决策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65%。
“九五”期间,环卫行业科技投入累计近3000万元。完成科研项目225项,其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环卫地理信息系统”、自流提升式清扫船等15项分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三等奖和上海市标准化科技成果奖三等奖,7项研究成果申请了国家专利。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具备一支专业趋向齐全,中高级人员搭配趋向合理的科技队伍,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137名,其中高级职称68名、中级职称454名。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完成老港三期改扩建等,在闵行、徐汇、浦东白莲泾等码头建立生活垃圾称重系统;提高上海市区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置能力、环保标准和管理水平。市容景观管理科技含量逐步提升,各种新材料、新光源、新工艺和先进的灯光监控等技术在夜景灯光相继采用。建立垃圾渗滤水处理、环卫专用车辆、市容环卫信息管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4个局级专项技术研发工作室;与知名企业合作建立5个上海环卫专用设备研发基地。制定《市环卫局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等6项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研究的质量及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7家环卫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与市教委合作普及小学生环境科学知识教育,1998年,《环境与卫生》正式列入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的教学计划,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环境意识和文明习惯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五”期间,市容环卫科技由“常规性”转变为重点“强化性”工作。全系统共投入经费超过8000万元(其中信息化投入近5000万元)。中高层科技人才不断增加,已形成了门类较全、结构较为合理的科技队伍。全系统共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216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03名、中级职称的有632名。2005年出台《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科技兴业实施方案》(2005—2007年),确定行业科技工作规划。以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联盟取得初步成效。全行业有7项科技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大型滩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与运行关键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系统研究”等6项获三等奖。“水草拦截打捞装置”等70项自主创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的批准。有计划地引进一些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并坚持进行二次技术创新,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生化处理厂和卫生填埋场。市区环卫运输车辆全面实现机械化,市区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100%;成功研制粪车对接技术,有效降低了污染和作业噪声。景观灯光控制实现无线控制、有线控制、远动技术、数字和互联网等多种控制手段。环保节能型的LED、高效荧光材料、低压霓虹灯等先进光源灯具逐步替代常规设备。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成生活垃圾自动称重网络系统,实现称重数据的实时传输,为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和费用结算奠定基础。市容环卫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组织和参与编制《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建设标准》《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等各类国家、行业、地方标准20余项,对推动市容环卫的发展,指导市容环卫建设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www.daowen.com)
“十一五”期间,市容环卫依托行业装备研发基地,通过新产品研发方向引导,加快新能源装备的研发、新型装备的研制工作,成功研制具有国内发明专利,填补国内空白,集清洗、扫路、垃圾污水回收功能为一体的道路洗扫车,开展城市景观照明LED光源应用技术研究,构建适合上海生态定位城市景观照明。科研成果进一步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同时,通过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系统,整合渣土申报和车辆监管平台的功能,增加卸点付费系统,实现建筑垃圾的全过程监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