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卫码头垃圾下河治理措施优化方案

环卫码头垃圾下河治理措施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年开展检查726次,发现垃圾下河现象127起,与同期相比下降36.82%。2003—2005年,市环卫局健全环卫码头整治联席会议机制、三级检查和竞赛评比机制,加大垃圾装卸设备改造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控制垃圾下河污染管理机制初步形成,环卫码头垃圾下河污染水域现象明显减少。苏州河沿岸环卫码头全部拆除,垃圾下河现象得到根治,苏州河沿岸市容环境和水面环境实现了“整洁、卫生”的整治目标。

环卫码头垃圾下河治理措施优化方案

苏州河水体受到污染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上海工业和人口的迅速发展,苏州河污染状况渐趋严重,至70年代末,苏州河上海段全线遭受污染,市区河段终年黑臭、鱼虾绝迹,两岸环境脏乱。80年代末,以建设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为抓手,苏州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实施。

1995年,市环卫局组织力量配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苏州河及支港污染现状进行调查,找出船舶污染、两岸垃圾堆场、粪便码头污染、底泥污染等六大污染源,制订整治计划,召开由市规划水利、市政、环保、港监、水上公安和各区环卫局等管理部门参加的专题协调会,明确职责分工,提出整治工作要求。先后6次对苏州河东港口至北新泾、陆家嘴浜江大道、彭越浦、龙华港的联合整治活动,全年共计出动800余人次;调派车、船30辆(艘)次;整治污染点22处;清除淤泥杂物50多吨、沿岸生活垃圾30多吨、建筑垃圾200多吨、煤渣100多吨;打捞水面漂浮物300多立方米,使苏州河及部分支港水面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有效改观。1996年,加大对苏州河及其支港污染源整治工作力度,市水管处每月组织两次对环卫码头垃圾下河现象的检查,同时,先后组织对苏州河东港口至北新泾、陆家嘴滨江大道、彭越浦、龙华港进行联合整治10余次,出动100余人次,出动车船50余辆(艘)次,清除淤泥杂物80余吨、沿岸生活垃圾30余吨、建筑垃圾300余吨、煤渣200余吨,打捞水面漂浮物400余立方米。

1997—2000年,市水管处发动苏州河两岸6个区、17个街道(镇)开展“四无”(无乱倒乱堆垃圾、无违章搭建、无乱设摊、无拾荒乱堆废品)创建达标活动,数次组织环境整治统一行动日活动,行动日中参与整治人数达1000余人次,沿岸路段基本达到“四无”创建标准,苏州河两岸环境面貌明显得到改观,为净化环境迎“八运会”做出了贡献。以组织开展实事工程立功竞赛为抓手,全力推进苏州河水面环境整治工作。市水管处制定《关于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实事立功竞赛水管处分赛区创建规划》,重点整治长寿路桥至铁路桥水域,综合整治效果明显。组织苏州河沿岸的北站、天目西、长寿、长风、周家桥等5个街道,开展苏州河两域(水域、陆域)市容环境卫生共管共建工作。

2002年,市市容环卫局下发《关于加强垃圾装卸码头市容环卫管理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码头管理,减轻垃圾码头对水域的污染。市水管处建立码头管理方、垃圾装载方、水域保洁方三方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职责,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及作业规范,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和联合考核机制。并对环卫作业码头采取轮流定点跟班和日间、夜晚不定时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强监控,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对环卫码头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容环境质量监督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开展小改小革项目,对环卫垃圾码头进行改造,在卢湾区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全年开展检查726次,发现垃圾下河现象127起,与同期相比下降36.82%。(www.daowen.com)

2003—2005年,市环卫局健全环卫码头整治联席会议机制、三级检查和竞赛评比机制,加大垃圾装卸设备改造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控制垃圾下河污染管理机制初步形成,环卫码头垃圾下河污染水域现象明显减少。市水管处建立苏州河水面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评估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数据汇总系统、评价系统、报告系统等4个子系统。在苏州河东港口至凯旋路垃圾码头段设立16个监控采样点,每日8:30~11:30对水面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进行监控采样,运用计算机对照片及文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当日采样段照片总体分值对苏州河水面质量做出评价。健全黄浦江、苏州河水面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市市容环卫局政府网站公布质量指数,加强专业评价。全年黄浦江、苏州河景观水域水面环境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

2006—2007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启动。苏州河沿岸环卫码头全部拆除,垃圾下河现象得到根治,苏州河沿岸市容环境和水面环境实现了“整洁、卫生”的整治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