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与冲洗的发展和优化

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与冲洗的发展和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6年,特级、一级道路机械化清扫装备率达37%。2003年,上海道路机械清扫冲洗的有382条,面积1558.52万平方米,占全市道路保洁总面积的34.1%。随着城市化区域公共广场、人行道“席地而坐”洁净标准的推行,道路机械清扫和冲洗保洁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的保洁方式,保洁工具、作业工艺的改进,使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水平稳步提升。

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与冲洗的发展和优化

1978年,市区主要道路部分重点路段,实施机械清扫和人力清扫相结合的保洁方式。1980年后,市区特级、一级道路实施以机械清扫(沟底)为主、人力清扫(人行道)为辅的保洁方式。1983年,上海市区机扫道路单程长度约23.62万米,占到专业清扫道路的31%。清道工人针对不同道路的保洁质量要求,机械车辆的特性,采用多种保洁方法。如:特级、一级道路,白天车流和人流量大,就趁夜间行人稀少,用2吨中型扫路车,把沟底的灰沙清扫干净,清晨用人工清扫,清道工人把人行道上的垃圾扫向道路两旁的沟底,然后用小型机动扫路车将沟底的垃圾扫清,为确保沟底垃圾清扫干净,一般是2~3辆扫路车纵向斜排成一字型反复清扫,使马路清扫的宽度幅度有增加;二级、三级道路,针对道路具体状况,有人扫与机扫结合保洁,也有以人扫为主的保洁。为减轻清扫道路时尘土飞扬对路人和周边的影响,环卫工人经过技术革新,在扫路车上安装一个喷水装置,一边喷水,一边清扫。1989年,为提高市区特级、一级道路的整洁水平,扩大道路冲洗范围,长宁、普陀、静安、虹口、黄浦、卢湾、闸北、徐汇等区,进行夜间冲洗的路段有130条(段),近18万米。

1994年,随着机械清扫道路的范围逐步扩大,各区环卫部门相继组建道路机械化专业保洁队,负责管辖区域内的特级、一级道路的机扫、冲洗及大型立交桥和主要路面的清扫保洁。市中心有62条道路(段)实现夜间机械冲洗。

1995年,全市有大中型(2吨及2吨以上)扫路车30辆,道路冲洒水车55辆,小型(2吨以下)机动扫路车56辆,道路冲洒水车5辆。多功能扫路车有77辆。功能从单一的清扫,发展为喷水、吸尘,清扫宽度从1米,发展为2~2.5米,结构从机械驱动,发展为全液压驱动,清扫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1996年,特级、一级道路机械化清扫装备率达37%。

1997年,围绕上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上海继续扩大道路机扫保洁范围,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共投入设施设备费用3762万元,引入配置国内外先进大小机扫车100辆,冲洗车33辆,全年特级、一级道路机扫率达到62%,冲洗率达到98.11%。同年,徐汇、卢湾、静安、黄浦、长宁、浦东等区,为保障第八届全运会在上海举办期间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对八运会体育场馆、运动员住宿地和途经道路,进行“精加工”式的清扫和冲洗,确保43座体育场馆及通往外省市和市区干道的道路清洁。1999年,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道路机扫保洁率达到100%。

机械保洁装备为道路保洁提升技术构成和机械化水平提供了保障。2000年后,随着道路保洁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全市机械保洁道路面积逐步扩大,机扫与人扫、冲洗相结合的新型道路保洁法逐渐推行。

2001年,根据迎APEC会议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要求,全市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加大市容环境建设,会议期间,华山路、常熟路等11条市级特色道路、28条重点道路,有50辆机扫车、13辆洒水车,全天候在路面作业,出色完成道路保洁任务。

2003年,上海道路机械清扫冲洗的有382条,面积1558.52万平方米,占全市道路保洁总面积的34.1%。2004年,市市容环卫局推出市容环卫行业“十大便民利民措施”,要求道路保洁实施冲洗,达到环保降尘。市、区县市容环卫部门落实作业责任,采用新型高压冲洗车进行道路保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冲洗频次,使冲洗后的道路清洁度基本见本色。同时,道路冲洗范围由原来主要道路向中小道路,由路面向人行道、公共广场扩展,形成了以块为单位的冲洗保洁作业方式。同年,12个中心城区各有5条中小道路商业街、2~3个公共广场实施冲洗,79条交通干道的路面和人行道全部实施冲洗,有效降低了城市扬尘。黄浦区加大道路冲洗力度,将原有的道路冲洗队由6人扩大到2队16人,冲洗道路由原来的13条扩大到22条,冲洗面积增加了86%。冲洗时间由原来的23点到清晨4点延长到清晨5点,与早班头遍道路清扫衔接,对人行道较宽的上街沿(广场空地)的冲洗,由原来的清水冲洗,改为专用洗洁精清洗。至年底,中心城区道路机扫率达60.1%、冲洗率54.2%,有39个广场实行了冲洗,面积约35万平方米。

2005年,中心城区2500条(段)中小道路(三级、四级),通过增加保洁作业班次,提高保洁标准,普遍将作业时间延长至晚上7点或9点,基本改变以往晚上5点后无人保洁的状况,大部分中小道路达到一级、二级道路保洁质量要求。同年,根据市容环境建设“人行道、公共广场席地而坐”洁净要求,12个中心城区共有51块、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公共广场实施冲洗保洁。长宁区在虹桥开发区通过上门宣传,发动社会资源,推行了4个500平方米以上公共广场席地而坐洁净活动,广场业主采用了吸扫、冲洗、吸干、巡回拣扫及擦洗保洁方法,基本做到每周冲洗、擦洗一次。环卫部门再辅以机扫和生活垃圾实行上门收集等措施,使其逐步达到“席地而坐”的标准。闸北区组织保洁力量,对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和白玉兰广场实行水冲洗和人工拣扫巡回保洁,使原来人流量集中,比较脏乱的广场达到“席地而坐”舒适、洁净的环境。随着城市化区域公共广场、人行道“席地而坐”洁净标准的推行,道路机械清扫和冲洗保洁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的保洁方式,保洁工具、作业工艺的改进,使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水平稳步提升。(www.daowen.com)

2006年,中心城区道路有4000余条(段)路段做到机扫和冲洗相结合保洁,基本实现小型冲洗车冲刷沟底和人行道,达到路面洁净,垃圾滞留时间缩短。

2007年,中心城区中小道路推进新型道路保洁作业法,提高道路保洁机扫率和冲洗率,推广人行道及路面、沟底冲洗,机械化保洁程度快步提升,机械化清扫道路4387条(段),机扫率达77%,机械化冲洗道路4481条(段),冲洗覆盖率达72%。

2008年,全市道路机械化保洁共5678条(段),总机扫率为62%,中心城区达82%,机械化冲洗道路5538条(段),总冲洗率为53%,中心城区达75%。全市人行道每日实施冲洗有4696条(段),冲洗率达到36%。

2009—2010年4月,全市道路保洁以“道路洁净工程”为核心,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加大投入,梳理工艺流程,推行夜间作业以机械化吸扫、冲洗为主,白天保洁以人工巡回保洁、垃圾上门收集为主的模式,控制道路路面垃圾滞留时间。道路保洁机扫率、冲洗率提高。黄浦区每周三、周日组织大型洒水车对景观道路进行集中冲洗,隔离栏积灰、沟底积水以人工或高压冲洗车配合推扫,达到路面清、隔离栏洁、沟底见本色。

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全市90条主要道路、世博园区外1000米范围内、25个景观区域实施24小时保洁,机械冲洗率100%。内环线以内范围,全面实施16小时保洁,普遍实施“夜间作业、白天保洁”,冲洗率达80%以上。高架道路、桥隧路面做到每天清扫两次。至年底,全市道路保洁总段数11515条(段),机扫率达到69%,冲洗率达到60%。

表5-2 2000—2010年道路机扫、冲洗统计表

资料来源:市市容环卫局、市绿化市容局数据统计年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