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上海引进第一台日本赠送的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采用生物堆肥发酵的工艺,将垃圾中的菜叶、果皮、剩菜剩饭等有机(厨余)垃圾集中处理后生成有机肥,该机器日处理垃圾量300千克,置放在普陀区曹杨五村七居委。1998年开始,国内研制的日处理90~160千克的生化处理机开始逐步在有条件设置垃圾生化处理机的单位、居民生活小区推广,上海部分有机垃圾实现了就地处理。
1999年,普陀、杨浦区等部分居住区有10个有机垃圾生化处理站投入运营,试行厨余垃圾就地处置。(www.daowen.com)
2001年,上海市住宅发展局、上海市市容环卫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上海市新建住宅应用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技术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上海新建住宅小区,特别是在中心地区,建筑面积在25000平方米以上的,申报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技术试点,并将此项申报工作与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居住区、“四高”优秀小区工作相结合。当年,徐汇、黄浦、浦东、杨浦、闸北、虹口、普陀、宝山、松江、金山、闵行等区共有25个新建住宅小区,成为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技术的试点区。有机垃圾用发酵、氧化等技术方式处理,无二次污染,生产的颗粒型有机肥可以用来种花和喂养观赏鱼,达到环保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002年,上海第一座千吨级有机垃圾生化处理厂——浦东美商生活垃圾生化综合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垃圾经过前处理(自动分拣分类),有用物资进入回收利用和循环处理系统,湿垃圾进行生化处理,生成有机营养土和再生燃料。当年,静安、杨浦、闸北、浦东、松江等区也相继建成垃圾生化处理厂(站),至年底,全市共有96座垃圾生化处理厂(站)投入运营。2006—2009年,嘉定、青浦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相继建成投入运营。至2010年,黄浦、静安、虹口、闸北、杨浦、卢湾、徐汇、长宁、普陀、嘉定、奉贤等11个区共设立了162座有机垃圾生化处理站,日均处理700余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