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0年,上海生活垃圾处置经历了从送肥下乡、高温堆肥、滩地(堆场)堆放、卫生填埋、生化处理、垃圾焚烧等多元化的技术处理过程,从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到资源化手段应用的变化,联结起垃圾产生—垃圾物流转运—垃圾处置的全过程。
1978年,市区垃圾的处理仍沿袭解放初期送肥下乡的做法,由环卫水运单位把垃圾运往上海郊县和江、浙两省部分的农村,经过一段时间的简易堆放发酵后,用作农作物的肥料。1980年,随着农村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农民耕种因使用化肥方便,不愿使用生活垃圾发酵后的肥料,市区垃圾运到农村后遭到农民拒绝,上海垃圾面临出路难的困境。为解决市区垃圾出路问题,当年6月,副市长、建委主任杨堤组织调查组,提出了垃圾处理要新辟垃圾堆场和研究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措施。环卫部门在江、浙两省和上海市郊,租赁一批农田建立垃圾临时堆点或利用滩地堆放,应急处理市区垃圾的消纳。1983年,上海开始对垃圾技术处理进行探索,如高温发酵技术处理垃圾(俗称“熟垃圾”),使之成为农作物肥料;垃圾集中填埋处理,改变了以往分散、裸露的简易堆放,有效减少了污染;厨余垃圾集中生化处理,生产有机肥用来种花和喂养观赏鱼,达到环保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000年后,上海2座千吨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入运营,部分生活垃圾实施焚烧处理。至此,上海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基本实现了集填埋、生化、焚烧等多元化的技术处理方式,并逐步形成以焚烧为主,其他技术补充的垃圾综合处理模式。(www.daowen.com)
2007年,新修订的《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出台,预测2010年以后,上海日生活垃圾处理量将保持在2万吨以上。2010年,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利用东南部围垦的储备用地加以扩建,建设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基地,该场实现了垃圾处理集填埋、焚烧、生化等多元处理技术方式,还包括城市污泥、焚烧灰渣及其他废弃物的最终处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