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城市中,剧院造就都市独特的文化景观,是辨别、认知城市的重要文化元素。剧院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除了担当地标式的文化景观以外,还扮演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改写市民文化的角色。另外,戏曲现代戏自命名之日起,便承担着双重历史重任:一是表现现代生活;二是创造现代戏曲样式。戏曲院团中,大幕拉开时已经具有区别于其他演出的艺术气质和被广大观众所认同的舞台风貌。然而,这个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剧目建设,与现代戏曲建设紧密相连。
现代戏的发展,戏曲为本,内容为新,守本而创新,将时代语言融进传统程式中,在尊重传统基础上进行富有时代性的编配,呈现出一种属于新时代的审美追求,一种从身到心的朴实和真诚,使现代戏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当然,心象外化未见得够新颖,但确实起到丰富戏曲表演剧场空间的作用。从立象到造境,都是戏曲艺术服务剧情和人物的主要手段。现代戏的守本是追求如何十分得体地把程式化与真实性结合起来,与观众达成新的默契。通过程式动作创造,最终形成总体艺术风貌,做到美中求真、虚中化实,通过程式化移动变化布局,区隔不同的时空,从而做到耐人寻味。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新,是艺术文化得以延续的必经之路。新,既是现代戏,故事必然要求立足当下,以重要的时间节点为主要创作依据,演绎一群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群,这点毋庸置疑。仅凭新题材、新故事并不是创新。创新,不仅局限于题材,而是更多的内容与表现。戏曲离不开唱念做打,创新也离不开。现代戏曲终究是戏曲,创新是形式的创新,需建立在唱念做打基础上。所以,戏曲讲究创新,不是一味地摒弃和添加,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排列组合之法。如同音乐创作,人们并不会凭空创造音符,而是要想办法如何把音符创造性地排列起来,形成新的旋律。戏曲也是如此,成套的戏曲元素摆在人们面前,打散后再合理地组合摆布,再把新的理念融入传统技艺中,使其完美结合,最终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www.daowen.com)
例如,滇剧《回家》,剧中一段反映下岗工人的片段,融入了一段堂鼓表演,以一段浑厚的鼓声,表现新时代建设者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回家》的创作团队并没有成套搬运,而是选择其中一个点,把艺术化融合在剧中。剧场内,鼓声擂擂,堂鼓不再是兵将沙场的代表,而是一种人心的鼓舞,没摆脱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制约,而是“打”出了人物,也“打”出了情节,主题随着振奋的节奏得到观众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为表现滇剧特色,《回家》在此基础上还融入滇剧锣鼓的打击乐律,采用滇剧“三叠鼓”,创造性地接入和替换后半段京剧锣鼓“水底鱼”中的调式。此“双本”合璧,表现出全新的旋律,伴着耳熟能详的旋律,在剧情最重要的时间点飘进观众耳中,时而激昂,时而婉转,舒心中又唤起情怀,一次次地打动观众,获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也把云南省滇剧院现代戏的创新诉求传递到观众心里。
“创新”是传统文化艺术的永恒主题,我们需要让传统文化艺术以更新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不断造就文化艺术的新辉煌。戏曲创作者也需要针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深入讨论,以期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创新提供一定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