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戏曲属于文学范畴,因为中国早期戏曲作品源于文学与歌舞的结合,中国早期戏曲的语言是从诗词转化而来,属于传统抒情文学范畴,也使戏曲的文学性更加突出。
戏曲现代戏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戏曲现代戏的发展受到整个文学理论发展影响。近代之所以会产生戏曲现代戏,是因为文艺理论的变化。近代以来,尤其晚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政治舞台以后,开始宣传文学的社会政治使命。晚清文学理论变化的另一件事情是,先进的知识分子根据西方文艺理论,抬高戏曲小说的文学地位,促进广大戏曲者的革命热情和为革命而创作的热情。正是因为当时的文学理论使得戏曲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宣传变法和革命的工具,才推动戏曲现代戏的产生。
戏曲剧本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这些剧本一般文学性很强。叙事文学的艺术成就之一,在于刻画人物性格,而戏曲作为叙事文学的一种,其目的是不刻画人物性格。例如,《倒霉大叔的婚事》刻画了倒霉大叔的憨厚正直形象。而这些形象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剧作家提炼农民在特定时代的典型语言和行为的结果。
戏曲文本的文学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展现:(www.daowen.com)
第一,戏曲文本充满旋律,这些旋律不是音乐的而是文本语言本身的,是剧作家呕心沥血锤炼的结果。因为我国文学作品注重文字本身音节变化。戏曲创作者充分了解每一个字的音节高低长短,然后考虑听众听觉审美习惯后进行艺术化组合,最终产生“听声类形”的文字艺术。我国明清时期极为流行的剧种——昆剧,在最初时只局限于江苏昆山一隅,文字粗鄙,唱腔不够优美。魏良辅等人经过多年努力,对昆剧的文字音节进行研究,删去粗鄙、不恰当的部分,修改不优美的部分,最终形成昆剧圆润、悠扬的唱腔特点。其基础之一是对戏曲文本的文学性锤炼。中国戏曲语言由曲辞、道白两大部分组成,读起来具有很强的韵律感,给人以文学审美享受。同样,作为戏曲的一种,戏曲现代戏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吸引观众,证明作为戏曲现代戏表现形式的正当性。
第二,中国戏曲语言喜欢押韵,使整个剧本具有声韵之美。用韵是世界各国抒情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中国戏曲中更是发挥到极致。通过在句尾安排相同韵母的文字,使文本在声音音节上有了内在统一性,增强文本的韵律和节奏感。著名文学家高尔基与老舍坚持认为,文学真正的美在于文字的艺术性。中国戏曲与戏曲现代戏看重文字锤炼,追求文字本身的美感,无疑代表它们具有巨大的文学魅力。
第三,戏曲语言充满文字“物象意境”之美。中国文学讲究意境,而意境是依靠文学家通过裁剪语言产生的。为了表现场面宏阔,会使用诸如“江水东流”“万里长沙”等词汇;为了表现欢喜会,使用大量明亮的色彩,向人们传递欢快的感觉。这些内蕴不同的单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会产生统一的意象,从而引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产生特殊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就是所谓的意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