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馆简介
上海科技馆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首家通过ISO9000/14000国际质量/环境标准认证的科技馆,国家AAAAA级科普旅游景点,国家一级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占地面积6.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包括11个风格各异的主题展区、5个特种影院、3个古今中外科学家及其足迹的艺术长廊、2个主题特展和若干个临时展厅,生动地演绎着“自然、人、科技”的永恒话题。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新馆,于2015年4月18日开放,坐落于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内,建筑面积45 257平方米,展览教育服务面积32 200平方米。上海自然博物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设有10个常设展区以及临展厅、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域。
上海科技馆的另一个分馆——上海天文馆正在建设中。上海天文馆选址临港新城,总用地面积58 6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 164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包括一幢主体建筑,以及魔力太阳塔、青少年观测基地、大众天文台、餐厅等附属建筑。上海天文馆以“连接人和宇宙”为主题,将充分展现宇宙的“大历史+大结构”,展区分为“家园”、“宇宙”、“征程”三个展区。
(二)拓展类教育活动介绍
上海科技馆和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已形成展览教育、拓展教育、线上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面向全龄段受众开发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上海科普大讲坛是一个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栏目,内容选题上聚焦科技前沿、解析科学事件、关注民生热点,注重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的互动,2009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30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超过230多名,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内外院士50多位,现场观众超过3万名,线上直播受益观众超过1 000万人次(数据截至2019年8月)。
2015年暑期,上海科技馆与上海STEM云中心、上海青少年科学社合作协力打造的“STEM科技馆奇妙日”主题活动,将专业研究人员引入科普课堂,结合STEM课程理念,利用场馆展示资源,引导孩子发现、探究、动手、分享。活动设计了7个子主题:DNA项链、电磁动力火车、迷你污水处理系统、风能怪兽、谍影重重——密码学初探、仿生虫机器人、水火箭的空气动力学。每一个子主题实施过程中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STEM教师会由任务驱动方式让孩子们到科技馆相应场馆中完成前置知识学习和体验。第二部分:完成任务的孩子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坊中,并动手实践完成属于自己的STEM作品,并进行展示分享。
2019年,上海科技馆推出全新品牌活动“遇见@科学家”。每月选取1位当月出生的、在科学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大家,当月围绕这位科学家的科研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多方位展示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科学精神、科研成就和科学理念,打造科学家“明星”,营造全民崇尚科学的新风尚。活动包括科学家寄语、科学家生日派对、快闪表演、DIY工作坊、达人带你逛、科学家驿站等单元。创设更多科学家与公众面对面的机会,让公众在博物馆、校园、社区、商场“遇见”科学家。
“博物馆之夜”活动是上海自然博物馆2017年推出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大型活动,深受大小观众喜爱,3年来已成为大家追捧的明星活动。2018年推出“恐龙季”主题活动,观众们跟随科普志愿者一起走进夜晚的自然博物馆,回到“侏罗纪世界”,分享古生物背后的科学故事。2019年则围绕“鸟类”主题,开展“寻鸟季”主题活动,举办“科学之夜——百鸟汇”夜场活动,上演“百鸟争鸣”吸引了众多观众。
自2015年6月底开始,上海自然博物馆以每月2~3场的频率举办“绿螺讲堂”,这是一个科学家与公众探讨、思辨的平台,主讲人均为自然或科技领域科研人员或科普达人。其中还有一个子系列“新问题沙龙”,聚焦科学新看法、新观点、新发现。在这里,科学家将与公众一起进行探讨、思辨。这是上海自然博物馆致力于馆研合作、搭建科研成果发布平台而跨出的第一步!新问题沙龙围绕某项最新发布的科研成果,主讲嘉宾由该科研团队2~4位成员组成,从不同角度阐释,结合PPT和视频,将科研成果进行图像化、科普化、启发式的诠释,并全程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2019年6月1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了专为3~6岁孩子打造的原创幼儿教育活动品牌“野孩子(yeah kids)”。该活动通过探究课程、酷玩学习单、表演秀、亲子互动展览、儿童主题导览路线、儿童户外活动等6大活动类型,让幼儿感受自然之乐。
(三)馆校合作开展情况(www.daowen.com)
1.馆校合作机制
上海科技馆的馆校合作项目在不断实践中进行着探索,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开展各级合作交流、跨部门协作项目。在中国科协、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学校、社会机构与科技馆合作的大科普格局逐步建立,形成了跨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成功搭建起教育部门、科技馆和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国内外合作交流的平台,有效整合校内外科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进行校内外科学教育衔接模式的实践探索。
建立与学校的共建机制,积极探索学校与场馆之间的教育衔接,形成学生培养、实践教育平台。例如,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长期合作共建协议,签署《上海科技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关于共同探索公费师范生培养新模式合作协议》,利用科普资源共同探索公费师范生培养新模式;与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华师大二附中共同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为科技教师打造自我提升的第二讲台和科技创新拔尖学生科技创作和展示平台;与法国勃艮第大学合作共建,共同致力于探索科学教育与传播的新发展;与杨浦区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科技创新与普及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拓展“学校”的范围,先后与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干部培训中心共建现场教学基地,成为上海市领导干部进行科技与创新教育的“一线课堂”。
2.资源开发及利用
上海科技馆和上海自然博物馆注重与各界的联动,着力打造集馆校、馆研、馆际、馆企等合作于一体的“科学教育共同体”。2016年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两馆启动“利用场馆资源提升科技教师和学生能力的‘馆校合作’项目”,针对学生、教师、学校不同层面,设计规划了“馆本课程”、“博老师研习会”、“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实习研究员”等6个子项目。旨在培训一批善于利用科普场馆资源开展基础性、拓展型、研究型教学的学校教师,培养一批主动学习、敢于实践创新、富有科学精神的青少年,形成一套科普场馆与学校间可复制推广的馆校合作模式。
科学表演从内容和形式上日趋成熟,在表演和创作人员上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科学表演创作,多学科拓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环保、能源等学科和主题,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立足于上海科技馆特色项目“科学小讲台”,由一线科普教育工作者参与,紧密结合场馆展示内容,设计开发了30多个课件和表演剧目,在周末和节假日面向公众表演,每年平均演出200多场次,年均受众约2万人次。在馆内演出的基础上,还积极走出科技馆,走进校园、青少中心、少年宫、图书馆、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绿色军营、上海书展等,面向更广泛的大众播撒科学的种子,探索科学传播的呈现方式和途径,不断向系统化、专业化、艺术化方面发展。还走出上海,先后赴浙江、江苏、江西、北京、天津、广东等省市演出,继而走出国门先后受邀赴法国、韩国、波兰演出,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当地观众的喜爱。
3.人才培育
上海科技馆在做好学校、社会力量之间的科普资源衔接的同时,在场馆自身能力建设和科学教师培训方面,也做了不同的努力和尝试。为提升上海科技馆科普作品创作与表演的能力,举办了《上海科技馆——法国勃艮第大学2012年科普剧创作与表演培训班》,一线展教员工20多位参加培训;2013年与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合作开展“科学与自然——走进科技馆”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是来自杨浦区的小学科学与技术学科专职教师,中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学科专职教师近200名。2014年3月,受苏州市科协的邀请,对苏州市中小学校170名科技教师进行科普创作表演培训,是科普展教项目“走出去”进行推广培育的一次创新性尝试。科学传播的方式由单一的表演增加为表演和讲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兼具表演、示范、指导、培训的功能,受众转变为担当“科学诠释者”重任的中小学教师,以“授人以渔”的工作思路,加速科普信息的推送。后续,又与苏州市高新科技园区青少中心合作,以“有偿智力输出”的形式,举办“趣味科学实验培训班”,对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科学秀节目的表演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学员能够独立完成两个科学表演节目的实施。
(四)困境和挑战
从事拓展类教育活动策划、实施的展教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差异较大,继续教育需求明显。尚未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专业发展目标和途径不明确,很大程度阻碍了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
科普教育配套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科学教师参与科普教育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相应的政策引导、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缺乏成熟企业的支撑,为科普教育工作提供服务和配套资源支持的相关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从事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展品展项、教具设计和制作的人才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未能为科普教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质资源保障。
展教人员对于学校科学教育状况和学生需求的了解欠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适合度仍有待提高,深入开展校内外科学教育衔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较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