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案例教学法已在教学领域实施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应用中,案例教学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教师是案例教学法中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出现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教师深受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主观上很难接受新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案例教学法只是哗众取宠的噱头,不仅实施起来要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还不一定有所保障。
2.教师经验缺乏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虽然备受推崇,但对大部分教师来讲是一种新鲜事物。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选择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比较年轻,他们掌控课堂、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欠缺。首先,在案例选择上,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案例学习与理论学习联系不上;其次,不能很好地动员、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例如,在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时,不能及时拉回主题;在讨论出现冷场时,不能很好地“救场”等。
3.课堂时间分配不当
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时有限,所以合理地分配时间尤为重要。在有限的课时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既要给予学生学习、分析、讨论案例的时间,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把案例升华到理论层次上。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时间分配不当的问题。教师往往在前期讨论、分析案例上花费大部分的时间,而后期案例升华的时间不够用,只能草草地做一下总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甚至使得教学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4.侧重点出现偏差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案例这一重要载体。但有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法教学时太过于强调案例,对案例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进行反复的分析讨论,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解决案例的问题上,导致学生的焦点出现偏差,认为这堂课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个案例,而不是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达到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5.教师角色错位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更多地充当了一名引导者,但许多教师对这种角色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有的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就是个旁观者,课堂的主人仅仅是学生,从而在学生讨论中遇到问题时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在讨论偏离主题时也没有加以引导。此外,教师角色错位的另一种表现是插手过多,即每个学生发言后,教师都要加以点评,评其优点,评其不足。这不仅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发表意见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发言过多,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观点,对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顾虑增加,信心不足。
(二)学生方面
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中,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参与者便是学生。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有最为直接的影响。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参与度不高,出现冷场(www.daowen.com)
案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而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各自为政、埋头苦干,有的学生坐在一起谈论与案例没有关系的其他问题,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到案例的讨论中。尤其是当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课堂局面陷入僵局。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学生对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害怕说错;第二,学生害羞或者害怕成为注意的焦点;第三,学生对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习惯,对问题导向的教育方法准备不充分;第四,学生更愿意当一名倾听者。
2.问题不集中,讨论偏离主线
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对同一个案例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甚至偏离了案例的主线。同时,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针对案例中的某一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后,发现学生的答案都不在点子上,最后往往只能自己做一下总结,尴尬收场。
3.问题讨论不能深入本质
案例教学法更适用于那些知识面广、阅历丰富的学生。学生在对案例问题的讨论上,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对案例问题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浅层面上,而对于更深层次的内容,很多学生把握不到。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总是依赖其他同学的观点,不能自己独立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三)案例教学法本身的缺陷
要想案例教学法能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更好地运用,我们要对案例教学法本身的缺陷有明确的认识。
1.案例教学的效率有时较低
案例教学法的顺利进行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学生的有效参与为前提,以精选出来的符合教学实际的案例为载体,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案例课堂往往比讲授式课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有时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
2.一个案例通常是用较短的材料来表达某个具体事件,很难保持内容与实践之间的协调一致
案例教学在让学生了解过程、领会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对案例的学习上升到理论层面,但有的学生可能对案例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其形成错误的认识。
3.道德与法治课案例库源严重缺乏
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自己专门的案例库,甚至有的学校案例资源库的建立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案例资源不能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资源库形同虚设。由此一来,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在案例素材的搜集与整理上,大大地增加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负担。
4.案例教学法更适用于对新课的讲授,在复习课上无用武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