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原则:优化方法

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原则:优化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是承载道德与法治信息的重要载体,初中学生的分析、推理与解决问题活动都需要依托具体案例。可以说,案例是决定案例教学法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的基本因素。这一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这就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一)案例教学的特征

1.以案例为载体

案例教学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案例的应用。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常常使用案例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但是案例所占教学比重与教学分量比较少,案例的开放性与灵活度也不够高,所以只能被称为举例教学,而非案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案例教学和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举例教学法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所要阐述的一定观点和原理,都为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都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虽然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具有明显的差别:二者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占据中心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围绕案例而展开的,分析案例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在举例教学中,事例居次要地位,教师往往在讲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原理、概念、观点之后再举例子,目的是通过举例子使一个较为难理解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或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此原理,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选择一个具体的、典型的、有针对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的是中心角色。而举例教学是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释义、解疑、说理,利用有关事例进行分析、论证,以求获得正确认识的一种方法,其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角色。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一般要求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和方向性等特点,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强调的知识内容,而以大量鲜活的案例构成学生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关键点。而举例教学相对来说较为简明扼要。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是承载道德与法治信息的重要载体,初中学生的分析、推理与解决问题活动都需要依托具体案例。可以说,案例是决定案例教学法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的基本因素。

下面,笔者将展示一则教学案例。

“维护宪法权威”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理解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2.能力目标。

提高自学、合作、表达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重点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7年7月17日上午,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批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工作完成。

思考: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宣誓仪式本身就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1: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活动1:阅读周记。

阅读教材内“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并解决她提出的问题。

思考: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提示:

(1)填在书上的图表内,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

(2)国徽是国家宪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活动2:宪法规定知多少。

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

提示: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师归纳: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二)目标导学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

1.活动3:生活剧场

在山东邹城某村,年终农民人均分红人民币4 000元,年满60周岁长者另有500元贺金,同时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年满18周岁的女性旅游。

思考:

(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教师归纳:宪法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人民当家做主必须有经济基础作为保障。

思考: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表本组的看法。

提示: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这就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思考:

(1)什么是公民权利?

(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体现在哪里?

提示:

(1)公民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等。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起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讨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思考: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呢?

总结:我们也是国家的主人,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2.活动4:实例再现。

思考: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提示:

(1)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2)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教育改革、高铁发展等。

教师强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找一找:阅读教材,找出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2)总结:第一,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第二,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思考:我国是怎样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

提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而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思考:保障公民权利,行政机关应该怎么做?

总结: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思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保障公民权利?

教师归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3.活动5:走进法治宣传。

讨论:请为法治宣传教育设计几个宣传口号。

提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用法律武装人,提高人”“遵守法纪,从我做起”“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等。

教师归纳: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4.活动6:减贫在行动。

思考:

(1)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

(2)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教师总结:

(1)可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等方面总结。

(2)政府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利用科技脱贫致富等。

三、课堂总结

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以及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对宪法的基本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

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知识。由新的材料引入新课,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课本中的知识概括性强,学生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详细讲解。结合大量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宪法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当积极学习、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2.深刻的启发性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一种以道德与法治、文化、经济、文明案例为问题依据的教学活动,包含着一定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和道德与法治信息,与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生经历有所联系。所以这能够在初中学生和道德与法治学科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以初中学生熟悉的案例资料来引出道德与法治问题,从而对初中学生起到启发作用。因此,案例教学带有深刻的启发性特征。

下面,笔者将展示一则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的教学案例。

“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教学案例

课程标准依据】

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本案例属于内容标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要求学生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案例是(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中第三框的内容,与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相对应,紧紧围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这个中心而展开,包括“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内容。(www.daowen.com)

【学情分析】

当代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信息量不断增长、传媒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他们已经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了解还不够深入,只是通过网络、影视等媒体了解到一些问题的表象,而对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之路还不清楚。特别是笔者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较少,很难理解我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因此,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设计理念】

第一,立足生活,给学生一个互动对话的课堂、一个情感体验的课堂、一个合作探究的课堂。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与同学的交流和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性学习。

第三,教学活动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不变的答案,而是根据活动展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调整和引导。

【授课理念】

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教师引导,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建构“立体—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资源现状和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能力目标。

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并勇于同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做斗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

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如空气、土地、森林、水等资源。其中,水是生命之源。这节课就从水资源开始。

二、新课讲授

呈现目标(多媒体显示):我国资源国情是什么?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分别是什么?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组阅读课文,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多媒体展示)

材料1: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水资源居世界第四,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六,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森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草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

教师:结合这则材料分析,谈谈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学生: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学生回答不完善,教师可引导补充完整)。

(多媒体展示)

材料2: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25%;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国家的23倍。

教师:结合这篇材料,请同学们谈谈我国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多媒体展示视频《珍惜水资源》)

教师:在刚才这段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挑水的少年、因水污染而生病的人们。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严重。我们居住在美丽的随州,水资源丰富,可能感受不到水资源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但大家一定感受过水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今年夏季自来水发臭,大家还记得吗?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今天我们又了解了资源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应如何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呢?

学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一味索取,否则必然会受到惩罚。

教师:面对这些影响,人们达成共识,要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

学生: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师:因此,我国提出了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学生:可持续发展战略。

(多媒体展示)

材料3: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

教师:结合这则材料,请同学们谈谈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多媒体展示视频《胡锦涛同志关于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教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那么同学们想一想: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讨论、展示,教师引导、归纳。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感想?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资源的国情,以及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四、课堂练习

1.“十一五纲要指出了节能和环保的约束性指标,五年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这一目标的提出()。

①表明我国资源压力依然十分严峻

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③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④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下列措施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

A.退湖还田

B.讲究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C.禁止开发不可再生资源

D.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五、拓展延伸

教师: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一下,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有哪些好的建议和做法?

六、结束语

(多媒体展示《喝完最后一滴水》视频)

教师:同学们,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从喝完瓶中的最后一滴水做起。

板书设计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我国资源国情。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坚持科学发展观。

4.突出实践性。

在案例教学中,真实的案例是现实社会的缩影,能把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过的案例中充当角色。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逐步得出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决策。如果学生能够在校园内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那么他们便可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用,从而学到真正实用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3.过程互动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并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所以,案例教学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多种互动活动,教师需要给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引导学生在各类互动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讨论。当然,因为案例教学具有较高的开放性特征,所以许多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唯一结论,而是具有多元特征,无所谓对错之分。因此,初中学生只需要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不同认识程度进行回答与探索即可。此外,案例教学法的这一特征直接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与初中学生多互动,为初中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宽松、平和的学习环境。当然,为了引导初中学生在案例探究中变得更加积极,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与初中学生一同选出最佳结论,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实效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的实施原则

1.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案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交流,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参与到学生小组活动中,对学生碰到的困难与问题给予关怀、鼓励、引导和点拨,尽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让学生敞开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利用案例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利用一些初中学生熟知的道德与法治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以案例来激发初中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平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会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另外,人类本就是环境生物,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与熏陶,而各位教师所组织的有效教学活动都有一个共性特征,即课堂氛围十分优良,每个学生都能够展开热烈讨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保持活跃的思考状态。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营造与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是案例教学法所应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2.多向思维原则

案例教学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答案的多元化。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案例教学要求给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提供一个更开阔的空间与视野,引导学生对各种观点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不同认识程度去回答与探索,允许学生多个角度发散思维。

在选取道德与法治案例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案例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因为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以开放性与多元思维来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会通过辩论、争论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辩论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多元思维与多向发展中变得更加谨慎和细心,促使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与高速的思考中学会另辟蹊径地解决问题,以便让学生形成多元思维。

3.互动性原则

所谓互动,是指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案例教学应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动机,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分析案例的过程有着师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能使学生领悟道理,增长知识,增进情感,学会认知、做事和合作,使学生变成知识的探索者,感悟到学习的乐趣。

案例教学通常是由大量的学习资料组成的,而且以学生的主动学为主。这就表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互动已经无法适应案例教学法的要求,也从侧面要求教师要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来组织案例教学活动,以便让初中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获得更好的认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互动过程中,初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视野是开阔的,能够在互动激励与启发下产生一些在灌输式教育中难以产生的创新思维火花。所以互动性原则是组织案例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4.创设问题情境原则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不是感知,而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只能停留表层或流于形式。”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中要重视优化问题情境。这有利于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案例。

实际上,案例分析本就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因为几乎每一个案例中都包含着不止一个道德与法治知识,需要初中学生综合调动自己已经形成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结构来进行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答案。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原则就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组织案例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便有着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长处,因而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理论、指导原则等多个理论知识,同时要分析设计与组织案例教学活动的各种策略,以便保证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