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与优化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与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仿真性仿真性是情景模拟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而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活动的身心体验中对某一情景中的人和物进行移情性理解,也能够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进行反思,从而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参与到某一道德与法治“缄默知识”的学习中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逐步对该缄默知识进行内化。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与优化

内涵和特点是事物的两个基本维度,而且是相互关联的两个维度。从事物的内涵,可以窥见事物的特点,而通过事物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因此,在情景模拟教学法内涵辨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它存在以下四个特点。

(一)仿真性

仿真性是情景模拟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仿’指模拟、模仿,‘真’指真实的生活。也就是说,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在与真实场景有所差异但又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活动。‘仿真情景’是在对社会现实生活情境的简单化或复杂化处理、改编而设置的。”

学生要参与到仿真活动中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在“模拟场景”中完成一段、一场“真实的生活”,在自己的经验和学习的基础上感受某一生活情景可能发生的复杂因素,体会自己在某一场景中对人、事、物的情感和态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非平衡无序性

非平衡无序性是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特征之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情景模拟活动的设计除了主题制定外,在过程、环境、安排上会有很大的弹性,即要求学生依据情景模拟中出现的情况,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独立做出自己的决策。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主体的生命意义才能得到实现,他们才会真正有所感悟与收获。(www.daowen.com)

其次,学生在活动中主要受情景活动规则而不是课堂纪律的约束。这可以让学生在更加放松的状态下展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去做有违自己内心的表演。

(三)体验性

体验性是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又一重要特征。在情景模拟活动中,学生的体验不仅仅是身体的参与,还有情感和心理层面的体验。道德与法治课有许多“缄默知识”,学生学习这一类知识时需要有大量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其中。而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活动的身心体验中对某一情景中的人和物进行移情性理解,也能够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进行反思,从而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参与到某一道德与法治“缄默知识”的学习中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逐步对该缄默知识进行内化。

(四)迁移性

迁移性是情景模拟教学法的重要特征之一。“知识迁移理论指出人类社会对其所学知识不仅要能够重复应用和表达,而且要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知识迁移主要受到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人们头脑中储存的迁移经验处于惰性状态,只有人们意识到新情况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才会主动发生知识迁移。”

根据知识迁移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学习及后来迁移中涉及的社会情境。情景模拟教学法建构了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接触的既不是完全的理论,也不是完全的实践,而是二者之间的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