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策略的优化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策略的优化探索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行为源于生活实际,作用于生活实际。组织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面,笔者将展示一则能够同时实现智育和德育教学比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课程教学案例。因此,结合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可以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开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策略的优化探索

爱因斯坦曾说过:“现在这一代人往往只注意我们这一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实际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道德行为源于生活实际,作用于生活实际。虽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重要,但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不能缺少。学生迫切期待更活泼、更有趣、更轻松的学习氛围。组织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智育与能力并重

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而“品德”的教育单纯依靠教师讲,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去实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是后天经验得来的,先天的因素对其作用不大。认知结果是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实现的,动作是认知的开始。每个儿童一出生就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通过自己的需求信号与周围的环境引起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的发生。因而,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参与实践,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刺激与内心活动处于协调状态,不仅促进智育的发展,也使心智更加成熟。

实践性教学活动不仅仅是采用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还包括尝试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常规的教学形式中,也可以挖掘出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素材

首先,创设情境。在进行教学互动时,教师通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设置情境问题,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能够进入情境,把自己的感知映射到情境主人翁的角色中,探索角色的内心世界。这样,在创设情境—思考问题—组织演示—提升归纳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的参与热情、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使学习的内驱力得以激发、创造性的思维得以培养。

其次,尝试自学。当教学内容要通过训练,反复练习掌握的知识以学会方法时,可以提出目标问题,让学生尝试自学,试图回答教师已提出的问题,而教师适度地提醒内容回答的情况,进而反复练习。学生通过提出目标—尝试自学—教师点拨—反复练习的方式,可以进行反复尝试,找出问题的规律,掌握规律,从而学会方法。特别是在课堂练习的试题分析中,这种上课方式可以保持学生课堂的积极性,从容应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得到答案,享受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快乐。

但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要注意把握分寸。首先,做好预判。在安排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时,要判断学生在做什么,探讨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帮助,以及教师的援助是否有必要。其次,确定目标。再三思考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清楚,那么不要轻易组织。因为盲目的、没有主题的活动会让学生无所事事,或者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活动而活动,效果会不尽如人意。第三,减少干预。避免接管或指导学生的活动,按照学生活动中出现的情况,灵活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永远不要打断还在表达或者进行的活动内容,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匆忙地催促学生尽快结束。最后,反思活动结果。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有没有对教学起到引导作用,哪种情况下与学生的互动效果最好,这些教学活动的经验都会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教学规律,达到学生智育与能力兼顾提高。

下面,笔者将展示一则能够同时实现智育和德育教学比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课程教学案例。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辩论赛活动”教学案例

一、学情分析

告别了刚步入初中时的手足无措,已经度过适应期的七年级学生逐渐步入了初中生活的正常轨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始变得游刃有余。正处于青春期与逆反期的他们,普遍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希望能够自主决定一切,摆脱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强烈地捍卫个人“权利”的现象。同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有着自我主见的“大人”。而事实上,他们依然带着浓厚的孩子气。虽然身高和体重已经接近成人的标准,但是因为其行为和心理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成人,所以他们理解和表达成人感的方式总是处于表面,呈现出幼稚、简单的特点。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课堂中开展辩论的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给予他们能够表达自我意见的平台和空间。平时在开展课程教学中,如“七年级学习的苦与乐”“七年级使用网络的利与弊”,都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辩论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课程的时间限制,使得学生未能充分地发挥,往往意犹未尽地结束。同时,由于课堂的内容限制,辩论赛未能采用科学而又正规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能力锻炼有限。因此,结合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可以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开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活动实施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辩证矛盾的理论依据,结合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本轮辩论赛共占用2课时来开展活动。

(一)课时1:辩论基础

教学目标:掌握辩论的基础,并初步具备辩论技巧,培养辩证矛盾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辩证矛盾思维。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逻辑学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辩论”的原意是指谈话、对话,后来专门表示以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讨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指通过合乎逻辑的论证来寻求真理。苏格拉底开启了在对话中揭露和克服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胜为实质的辩证法。人们把他的方法称为“助产术”,即自己提出问题,向他人请教,又不断反驳他人的回答,最后使他人在引导下说出自己的主张。例如,苏格拉底关于欺骗的“助产”。一天,苏格拉底如同往常一般,衣履蹒跚,光着脚,在大街上行走。当他来到市场上,他拉住一个路人说:“劳驾!我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个我不懂的问题?想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每个人的目标,那么什么是道德呢?”路人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做人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的行为应该就是道德。”苏格拉底问:“不能骗人的是道德,那么两军交战之际,我方将领为战胜敌人,使用很多策略来欺骗敌人,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那人答:“对敌人进行欺骗符合道德,但是不能欺骗自己人,那样就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我军在和敌人作战中被包围,处境困难,士气低落。而将领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组织突围成功,战胜了对方。那么,将领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是也是不道德的?”那人说:“那是在战争中没得选择才这样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欺骗人。”苏格拉底还问:“在日常生活中,父亲溺爱孩子。在儿子生病的时候,父亲让儿子吃药,可儿子不愿意。于是,父亲就告诉儿子说,这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种欺骗就是不道德的吗?”那人只好老老实实地承认说:“这种欺骗应该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说是道德的,那究竟要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您告诉我道德能不能用欺骗人来说明吧。”那人没别的办法,只好回答:“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苏格拉底十分高兴地说道:“您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我终于弄清了一个长期搞不清的问题。谢谢您告诉我道德就是道德本身的知识。”这种不去直接指出其错误,而是根据对方回答问题的观点再提出问题,并且继续指出其观点中存在的漏洞,让对方不断处于自相矛盾的境地的方式就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提问。

教师讲述完关于欺骗的道德论断后,提问学生: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苏格拉底是如何发现对方语言中矛盾冲突的?是如何反驳的?学生两人小组实战演练,列举生活中逻辑存有漏洞的实例,如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因此我们要通过整容手术来改善自我形象;偶像崇拜能帮助我们成长,因此,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星等错误论断,并加以改正。

赏析2016年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精彩片段。

(二)课时2:A中学第一届政史节辩论赛

活动宗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校形成一种勤于思考、敢于思辨、善于思辨的积极探索的良好学风,特举办A中学第一届政史节辩论赛。

参赛学生:七年级全体学生。经班主任推荐、学生自主报名和选拔,确定本次辩论赛的参赛选手。正方由七年级一班和三班的四名学生组成,反方由七年级二班和四班的四名学生组成。为保证公正性,辩论赛主席由九年级学生担任。

辩题:通过搜集历届大专院校辩论赛的辩题,并公开面对全体学生筛选,确定本次辩论赛主题为“科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还是阻碍环境保护”。

辩论赛流程:辩论赛开始—宣布比赛规则—介绍评委和嘉宾—宣布辩题—参赛代表队入场—参赛队员亮相—辩论比赛开始—评委打分—观众参与提问—评委宣布比赛结果—评委点评—辩论赛结束。

辩论赛细则:在辩论中,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以黄牌提醒;用时满时,以出示红牌终止发言,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开篇立论部分由双方一辩立论陈词,要求以事实为依据,逻辑清晰,言简意赅;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而且攻辩双方必须本人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辩阶段完毕后,正反方一辩分别进行攻辩小结,内容要从方才的辩论中总结提炼;在自由辩论中,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队员开始,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于重要问题回避交锋和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纠缠不放的,主席可适时提醒。此外,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形式进行总结陈词,观众可就自己质疑的问题向任何一方任一辩手进行自由提问,而辩手根据问题作答,表现将计入本队成绩。

三、辩论赛活动评价

辩论赛活动评价表如表3-2所示。

表3-2 辩论赛活动评价表

四、活动结论

本次辩论会辩题涉及当前科技发展与环保问题,与时代密切相连,有时代的气息。同时,对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学生能结合身边实际,有内容可讲,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唇枪舌剑,精彩纷呈,而且赛后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在辩论赛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是自由辩论,辩手们伶牙俐齿,反应敏捷,并且团队配合默契,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为了更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辩论赛中设置了观众提问环节。观众们跃跃欲试,不仅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指出了辩论场上双方辩手未留意的问题,使辩题的讨论更加深刻。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科技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由于对网络电子产品的接触和运用,所以接触到的有关此方面的知识很丰富。环保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如地下水污染、雾霾、城市垃圾处理,对学生来说就在他们的身边,一点都不陌生。虽然对辩题的知识储备上具备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对国情、国策仍缺乏了解,所以在辩论的过程中,对辩题中关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对立的矛盾挖掘仍然不够透彻,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

辩论赛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示,而且更需要团队之间的默契。因为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成为优秀的团队。此次辩论赛打破了班级之间的限定,是在年级内以抽签的方式临时组成的团队,在短时间内学生的表现不俗,有一定的配合和团队意识。但因为熟悉度不够,缺少一种长期相处而形成的默契。例如,自由辩论中出现了同一团队的二辩和三辩同时抢话筒,但是抢到了话筒又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使得辩论赛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本次辩论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辩论前,选手积极主动地去准备关于辩题的知识和材料;辩论中,选手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难能可贵的是,关于自我观点的表达和捍卫,选手们在用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来试图说服对方。这些都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于自我观点的表达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帮助,而且团结协作的种子就此埋下,并会生根、发芽和结果。

(二)课内与课外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上,实践性学习就是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体验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类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教学理论与现实情境中找到平衡点和立足点,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向课程外,走进生活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使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有学者对将学生的课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做法持悲观态度,认为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真正把学生的课外教学资源做出效果形成机制并不是一件易事。其实,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中,蕴藏着大量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只是我们经常忽略一些稀松平常的教育机会。学校教育走出课堂,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还可以充当小记者组织现场采访,也可以尝试实验研究,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性活动等各项活动。在学校内,可以参考借鉴心理学的沙盘游戏,建立社会实验室,开放课堂空间。而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自行决定故事情节,自主完成活动主题,教师只需从旁加以引导和辅助。在开发研究课内外活动时,教师要先做好调查,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整体把握学生学习基础、生活现状、行为能力、具备优势和存在不足等方面,选取适合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

此外,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还需要教师有灵活的教学成果考评机制。对于课堂内容,可以进行简单的书面测试,而课堂之外,需要采取多种的灵活考查方式。例如,对于家务完成情况的考查,可以让学生现场完成教室卫生,也可以通过记录家务完成的时间长度,然后换成相应的得分;针对长期观察记录的学习实践,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量表,观察学生取得的活动效果等。课外教学成果的考评要避免过于量分化。只要学生达到一定的行为能力,教学的目标就已实现,而还未取得一定行为能力的,也不需刻意强求,只需多加引导即可。只有这样的培养机制和考核,才能真正摆脱品德的应试考核,让学生逐步落实行为规范,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下面,笔者将展示一则充分利用了课外资源而展开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案例。

“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一、学情分析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包罗万象。而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都很感兴趣。给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社会的机会,把学生置身于开放的课堂中去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深化课堂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用价值,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以延伸与升华。这既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道德与法治育人和开展校本课程的需要。

本课程的实践活动可以提供丰富的素材,而且学校推行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基于学习压力,青少年缺少动手的机会。因此,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感受丰富多彩的河南文化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实施

(一)活动目的

“发现美的眼睛”——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到丰富多彩的河南文化,以激起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我有一双灵巧的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真实的情境去实践,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心悦享美食”——学生之间交流并感受河南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增加弘扬、传承、建设家乡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前,预设活动目标,避免学生在活动中信马由缰,让活动更加贴近教师所预期的结果。

(二)活动过程

1.确定主题,制订计划。

课上,教师播放关于河南文化的视频资料,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后,提出自己想要去研究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梳理,最后确定“发现美的眼睛”“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心悦享美食”三个子课题。学生依据课题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活动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小组长与组员一起制订小组活动实施方案,并根据各自的特长,做好组内分工。这样,在活动开始,就可以确定活动研究范围,避免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保证每个组员有任务可做,不游离于活动之外,让活动更加有效。在子课题的确立上,需要教师把关,既要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积极依托于社区和家庭的资源,又要排除掉社会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及学生安全的隐患,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2.合作探究,自主体验。

根据各小组的活动方案,各小组组员自由结合,推选组长,制订活动计划,展开活动。

(1)“发现美的眼睛”。

小组的组员分工协作,以图文、音像资料等形式去收集河南文化,从建筑、节日、手工制作、服饰等方面去整理,制作出自己眼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认为最美的河南文化,以文字、图片、PPT、微电影等方式呈现。该活动使学生将视线穿越学校的教室,投向更为广阔的课堂,来到社会中间。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课堂上,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动手实践,唤起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投入丰富多彩的河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2)“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小组组员结合所在家庭和社区资源,亲手制作出代表河南文化的物品。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现场制作,也可以将制作过程以照片、视频的形式保留下来,在活动总结时为大家介绍。本小组组员经过商讨,结合自己身边的可利用资源,自由结合,选择了剪纸、钧瓷、麦秸秆瓶等文化代表,然后亲手去制作。而某学生家长从事钧瓷制作的职业,并且在业内具有一定的权威,可以为本小组的学生提供场地和指导帮助,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小组在活动之初,积极查阅关于河南文化的资料,并进行筛选。同时,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去接触、了解家乡文化。活动中,亲手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当看到富有历史感或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工艺在自己手中呈现时,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感会油然而生。如此,在这样的接触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欣赏、接受、热爱上家乡的文化,同时,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心悦享美食”。

小组以美食为主题,呈现河南特色小吃,有条件的可现场制作,主要以调查问卷和调查访问等方式去收集关于街头巷尾的特色河南小吃,在活动小节中为大家呈现。除了知名度比较高的开封灌汤包和河南烩面外,对自己家庭中,尤其是老家的一些传统小吃都可以介绍。在此活动中,学生搜集并展示了几十种关于面食的特色做法,如洛阳的粉浆面条、新乡的糊涂面条。同时,“民以食为天”“心悦享美食”小组的学生从美食入手,了解了河南特色小吃。有心的学生还根据地区差异来分析小吃的区别,以及出现不同的原因,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活动拉近了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和孩子之间的距离(随着学生步入中学,儿时接送上下学以及在生活中照顾孩子较多的爷爷、奶奶与学生越来越缺乏共同语言)。同时,在亲子互动中,为祖孙辈的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3.整理资料,展示交流。

通过分组体验活动,各小组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获取了很多信息,并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做成了PPT进行展示;更有学生以自己录成的微电影来呈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一切生成的最高境界都在于学生本身的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有效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内在的发展。

4.活动总结,延伸拓展。

活动接近尾声,应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的方式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通过评价表彰总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虽然实践活动接近尾声,但还有些学生由于对活动的某个内容仍充满好奇,所以探究活动依然不停止。这些宝贵的好奇心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而,教师要鼓励他们自己去进一步探索发现,并采用多种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中感受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促进活动的持续开展,打造成为学校的精品校本课程。

三、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表如表3-3所示。

表3-3 活动评价表

四、活动结论

在丰富多彩的河南文化实践中,不仅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也变得更具有广阔性。在汇报展示阶段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呈现出了自己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文化。

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尤其是河南文化作为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周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供利用,可惜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缺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即便有,也是教师起主导作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作为主体自己去调查、去体验的时候,积极性就会被广泛调动,通过亲身实践,切身地去体会、感悟家乡文化,使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拓展。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仍是教师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在活动开展之初,针对学生多样化的建议,教师要通过预设,发现潜在的可能对学生人身造成伤害的安全隐患,对课题的确立严格把关,并上报学校主管领导签字备案,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巧妙地借助家长的力量,依托部分学生家长从事关于文化产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场地和实践机会。但仍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在小组活动中未能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辅导教师力量薄弱,且缺少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等问题,对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过度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的结果,但这种做法基本上是辅佐考试的,具有功利性。而新的教材肯定要摒弃工具化的教学要求,从新的角度出发,建立发展的三维目标,即形成以能力目标为核心的,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纽带的知识架构。(www.daowen.com)

1.明确要锁定的目标

不管是从知识体系的建构还是从情感深度的设定上,都要有一个清晰的准备。每堂课每个教学模块需要完成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将要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这些内容是否是学生所迫切需要学习的、是否是学生可以点拨接受的、是否是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是否能够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提供帮助和引导,要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确定教学目标,这样教学活动才会有合理参考的客观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教师在进行三维目标的设定时,想要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展示所有的教学目标要求,而有些课堂的教学知识点传授相对丰富,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势必就会减弱,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不需要进行,这时,可以在知识点的传授中挖掘人文案例,挖掘情感色彩,达到寄情于理。

2.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引导

朱熹先生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而陈献章进一步说明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读书不能局限于学习,更需勤于发问。其中,问就是内心的理解与知识本身矛盾而引起的行为。基于有问题的求知,才能维持学习的终身化。问是学习者自觉行为的反射,有问题才会有所为,有所为才会有所作为。同时,善于发问,才能善于探究新知识,但教师要明白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精神比知识的掌握更匮乏。此外,一味地批判知识的“满堂灌”,盲目地拓展课外知识,生硬地在课堂教学中“嫁接”“移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让情感斑斓的色彩和崇高的价值理想不但没了活力与生机,而且还会黑白颠倒。而架起知识与情感的桥梁就是过程的指导、方法的应用。关注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道德情感变化的过程,关注活动参与的过程,关注学生课后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自身实践的过程,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如“真棒”“厉害”“出色”。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如“再坚持一下”“再试一次”“再思考一会儿”“你一定能行”。当学生行为出现过失时,要给予制止,但不能用责备的口吻,而应给予建议性评价,如“这样做不对,你可以……”“这样做会造成……尝试一下这种方式”。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过渡的时期,容易叛逆,对评价非常敏感。如果评价语气过于强硬和极端,那么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会适得其反。因此,建议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尽量采用正面的、肯定的、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探究学习。

3.在实践进程中力保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才会发现事实真相,才会有揭露真相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教师要学会把抽象深奥的问题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就像解决一件生活小事一样,学会理性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生活才是真正的教科书,教书育人不从真实事例和生活故事出发,不从学生的学习实践出发,去引导学生感悟知识,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矛盾,学生的学习就会和社会脱节,造成在课堂上是教师的“宠儿”,而在生活中成为“弱势群体”,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挫败感。

下面,笔者将介绍一则能够体现三维目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案例。

“循环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教学案例

【活动背景】

1.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

2.当前,全国许多地方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活动,增强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在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3.提高收集资料、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4.了解循环经济的有关知识。

5.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搜集资料,从网络、书籍、报纸、杂志上查阅循环经济的有关知识。

2.调查当地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的情况。

3.搜集各地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的具体案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关循环经济的内容。

学生讨论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

二、学习认识循环经济的有关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一谈对循环经济的理解。

教师讲解: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实际上,它就是对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更深刻的理解是,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大计。

教师提出问题:当前我国面临着怎样的资源形势?

学生: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教师:对此,我们国家应如何应对?

学生:略。

教师:我国提出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要形成规模。也就是说,生态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的理念在不断深入人心。我们过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确实带来了社会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深感到一些问题的存在,那就是环境问题。比如,对水环境的污染、对大气层的污染、对地表的污染……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所以,国家提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发展我们的社会,发展我们的经济,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教师提出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我们在循环经济的观念认识上、在制度环境上、在法律与政策上、在管理体制上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还需要我们努力。循环经济应该是对经济发展方式一种新的追求,是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形式。它需要实现一种经济增长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这种转变不容易。我们需要克服在发展循环经济当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这是一个过程。

三、探究实践

教师提出问题:据你们调查了解,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可供循环使用的资源?

学生:水、纸张、木材等。

学生就纸张、水、木材等资源的循环利用,设计了可行性方案,或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尝试设计了一个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或生活生态工业循环系统方案。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补充回答:例如,在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时,充分回收生活垃圾中的热能;农民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因此,建立家畜养殖场和沼气池,农作物秸秆和家畜排泄物进入沼气池,向农民提供燃料,池中有机物发酵后,作为肥料返还农田等。

学生讨论交流:循环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师归纳概括: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保护环境。

四、反思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可循环使用资源是否做到了节约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做到了自觉保护环境?

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哪些?

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上述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之后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而总体来看,情况较好。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正在提高,速度也快了,同时收集到的资料能够比较准确地说明问题。

本次活动课主要运用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活动。因为对本课内容,学生存在不同的看法。而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的不同观点在讨论中相互碰撞,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在活动中表现活跃,思维开阔,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课充分利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满怀激情,积极讨论,在愉悦的气氛中增长见识,提高认识,并激发他们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尽自己一份力的热情。

本节课的目标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循环利用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献计出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谈谈自己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尽一份力,并通过反思与讨论明确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四)活动型道德与法治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活动型道德与法治课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可从学生、小组、教师、学校、家长等方面来对学生在活动型校本课程中的表现展开评价。不同的评价主体由于对推动参与的体悟和对活动认知的差异,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也不同。学生的评价应在关注学生能力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本书主要从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4个维度来进行。

1.学生自我评价

在活动型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中,学生是参与的主体,因此,学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角。学会自我评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提高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来评定自己参与活动的效果,也可以运用描述性的语言,给自己写评语。

2.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可以是小组对组员参加活动情况的评价,也可以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小组评价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鼓励,努力发现组员的优点和进步,并给予赞扬。对于有缺点的组员,不能进行包庇,在维护组员自尊心的前提下,以合适的方式委婉指出。小组评价内容主要围绕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采纳他人的建议,协商分工、明确责任,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方面,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而展开,由小组组员和组长来进行评价。在小组评价中,同样设置开放性问题,如小组在完成任务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改进,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来提高小组的活动能力。

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反省积累经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学会悦纳自我,增强自信心,初步学会欣赏他人,学会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和欣赏。

3.教师评价

作为活动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不能像传统课堂中的评价方式般标准划一,而应坚持发展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同时,采用过程管理和学习成果评价相结合的表现型评价方式,按照学校的要求,最终给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之一的评价结果(其评价标准如表3-4所示)。

活动评价鼓励更注重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感受和领悟。在各个小活动中,学生能认真参与,静心思考,会收获很多。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不能说不重要,但综合性活动课程在评价中很难做到一概而论。若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评价结果表示不认同或存在异议,那么学生可以将意见陈述给教师,与教师进行沟通;若能提出有效的不予认同的理由,并且有根据,那么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商定最终的评价等级。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并避免在评价过程中过于依据教师的主观意愿,从而造成对学生有不客观的评价。

表3-4 教师评价标准

4.学校评价

活动课程评价是学校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追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活动课程促进本校学生发展。学校评价标准如表3-5所示。

表3-5 学校评价标准

总之,活动型的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可以扩大道德与法治课学科的外延,将学生从知识课堂引向外部知识世界,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观选择和判断;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加以运用,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积极服务于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学会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思维能力。其中,校本课程同样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下面,笔者将对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亮点——校本课程展开分析,并据此介绍教师如何利用校本课程来丰富和充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