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而解题的关键就是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一切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都来源于认真审题。审题是什么呢?审题就是弄清问题,是解题者在思维的参与下对题目提供的信息的发现、辨认和转译,并对信息做有序记录,明确题目的条件、要求和相互的关系,充分去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和已知所求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在解数学题时,审题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学会正确审题,才有助于我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1.审什么
审题就是弄清问题,主要是指弄清题目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又需要我们去做什么,从题目本身获取“如何解这道题”的逻辑起点、推理目标以及沟通起点与目标之间联系的更多信息。那审题到底是审什么呢?
(1)题目的条件是什么。在试题中给出的数学条件,通常都存在着显性和隐性之分,弄清楚条件就是要把它们全部找出来,不要遗漏。同时,还要弄清条件所蕴涵的数学含义,也就是看清楚条件所表达的到底是哪些数学概念、哪些数学关系。
(2)题目的结论是什么。有的题目的结论是明显给出的,比如“求证”题,这就要求我们可以弄清结论到底与哪些知识有关系、与哪些数学概念有关系;而有的题目的结论是需要我们去寻找的,比如“求解”题,探索题、填充题,这时弄清结论就是弄清求解、探索的性质或范围,与哪些数学关系、哪些数学概念有关,明确推理或演算的方向。
(3)条件与结论有什么关系。在弄清条件数学含义、结论数学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弄清条件与结论知识之间存在哪些数学联系,这些联系就表现为题目的结构。例如:设集合S={A0,A1,A2,A3},在S上定义运算+为Ai+Aj=Ak,其中k为i+j被4除的余数,i, j=0,1,2,3,则满足(x+x)+A2=A0的x(x∈s)的个数为()。
(A)1(B)2(C)3(D)4
分析:在4元素集合上定义一个封闭运算显得抽象而陌生,在理解题目的字面含义和数学含义后,题目的结构并不复杂,可以认为就是一个条件、一个结论:
①题目的条件:在S上定义了一个运算+。用同余知识理解这个运算就是:
i+j=4n+k, i,j, k∈(1,2,3,4)
②题目的结论:对所定义的运算+,求“方程”(x+x)+A2=A0解的个数。
③沟通条件与结论的基本联系,可把①代入,得(x+x)+2=4n, x∈(1,2,3,4),求n的个数。(www.daowen.com)
审题进行到这一步,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接着,因2x+2是4的倍数,而x∈(1,2,3,4),故有2x+2=4,8得x=1,3选B。
2.怎么审
审题的实质是从题目本身去获取从何处下手、向何方前进的信息与启示。审题不仅开始于解题工作的第一步,而且应贯穿于探求的过程与结果的反思。所以,审题应该是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1)仔细。仔细是审题中最重要的策略,数学语言的表达往往非常精准且具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审题时,需要仔细看清楚题目的每个字、词、句,只有领悟其确切的含意,才可以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全面理解题意。有的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并未明确提出,需要解题者自己去发现。
(3)抓住关键词。审题,除了弄清每一个“字、词、句”的意义,熟悉问题的整体背景之外,还需要特别抓住关键词,以此打开思维。例题:李老师从油条的制作受到启发,设计了一个数学问题,在数轴上截取从原点到1的对应点的线段,称AB,对折后,A与B重合,再均匀地拉成1个单位长度的线段,这一过程称为一次操作(如在第一次操作后,原线段AB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均变成了二分之一,二分之一变成一,等),那么在线段AB上(除A, B)的点中,在第二次操作后,恰好被拉到与1重合的点所对应的数之和是()。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就是审题,首先要读懂定义中的“一次操作”的真正含义:先对折再拉长与原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也就是1个单位长度。第一次操作后,在二分之一处为对折点,均匀拉长后二分之一变成一,原线段AB上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均变成二分之一,这在题目中已有提示;第二次操作后,在线段二分之一处有两个数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为对折点,均匀拉长后这两个数都变为1,按照题意,在第二次操作后,恰好被拉到与1重合的点对应的数为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这样应该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4)准确地作出必要图形。其实,作图并不难。但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有的学生为了节约时间,往往作图时马虎了事,不能充分认识作图的重要性。其实,正确的图形对解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而不正确的图形往往会给我们造成错觉,引出错误的思路,无疑是浪费我们的时间。
(5)善于挖掘看不见的条件。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比较复杂或不明显,那在审题时就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让题目露出庐山真面目。因为隐含的条件一旦暴露,便为解题提供了新的信息与依据,解题思路也就随之而来。
(6)想办法实行转化。在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条件和不宜于直接计算的算式化为能直接计算的算式,把不便进行数学处理的条件化为便于进行数学处理的条件。尽管这方面比较难做,因为它的前提是要求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这种方法却是十分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