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问一个做事拖拉的人:“你一天的活是怎么干完的?”这个人回答说:“那很简单,我就把它当作昨天的活。”这就是拖沓的习惯,其实,拖沓岂止是把昨天的活今天来干。有人给拖沓下的定义为:把不愉快或成为负担的事情推迟到将来做,特别是习惯性这样做。假如自己是一个做事拖拉的人,那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浪费时间,做一件事情也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思考,担心这个或担心那个,或者找借口推迟行动,但最后又为没有完成目标任务而后悔,这就是“拖沓者”典型的特点。作为学生,假如我们要想利用好课余时间,那就要拒绝做一个拖拉的人,假如我们把今天的学习任务拖到明天,那将会为明天的遗憾付出代价。
阿尔伯特·哈伯德是一位坚强的个人主义者,一生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地工作着,成功对于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在《致加西亚的信》中,阿尔伯特·哈伯德讲述了罗文送信这样的情节:“美国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以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而是立即出发。”拖沓、懒散的生活态度,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要想成为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就应该拒绝拖沓。
小洋在老师和父母的眼里,绝对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本来他是爱说爱笑的学生,不过最近他总是愁眉苦脸,好像心事重重,而且总说一些让自己泄气的话“唉,我怎么这么没用啊”“累死了,真不想学习了,没意思!”
班主任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把小洋叫到办公室,认真询问。小洋一副很苦恼的样子,他说:“我一直很爱学习,我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学期开始,我就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包括各门功课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在班里争取什么样的位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每天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且我还分科独立制定目标,一门功课一张表。不过令我感到苦恼的是,这个计划仅仅执行了一周,第二周便不能执行了。有时我忘记了这个时间该做的事情,干脆下面的事情也不想做了;有时候觉得累,什么也不想做,就对自己说明天再做吧,结果到了第二天也没做,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老师点点头,说:“别着急,老师帮你分析分析。”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分析呢?小洋的计划是制订好了,不过执行不到一周就出毛病了:今天踢了半天足球,很累,休息一天明天晚上再学习;到了第二天晚上,有篮球赛,算了,明天晚上吧。结果不知道过了几个“明天晚上”,学习计划还是一点也没执行。我们每个学生的大脑里可能都藏着一个或几个早就应该付诸行动的想法,或许是写一篇文章,或许是早起锻炼身体,或是成绩提高10分。每一个学生总想追求完美,怀有不断改进自我的希望,但是像小洋这样的学生也是不少的。
许多学生有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办的习惯,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理由来安慰自己。但是,你知道吗?要想有时间,就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虚度每一天。那些总是向往明天、等待明天而放弃今天的人,就等于失去了明天,结果还是一事无成。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时间相比,我们应该避免这种不幸。
1.留机动时间
一个学习计划太完善了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假如你的计划太过于完善,内容、时间都规定得很具体,一环扣一环,那么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所有的行动就全部实现不了了。因此在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留有余地,有足够多的机动时间。
2.符合自身实际情况(www.daowen.com)
有时候,造成计划实行不了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制订计划时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没有考虑到环境的需求,比如小洋的计划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他把目标定得太高,而根本不去考虑每天上课的时间和安排。
3.拒绝懒惰
有时候我们是因为太懒惰了,我们根本不在乎是否可以实现一个想法,而是只需要享受今生,一直到“老大徒伤悲”时,才会感叹自己“少壮不努力”。
4.做事要立即行动
有时候是我们做事情太过犹豫不决,迟迟未见行动,一再拖延。我们看着制订好的学习计划,总是对自己说:“等一等,等我准备好了就一定开始。”不过,准备又准备,从未就绪,正所谓“时不我待”,只要你失去了马上付诸行动的机会,就没办法成功。
5.不要总是寻找借口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放弃已经确定的目标,我们常常为自己的耽误时间而后悔,又不能及时地约束自己,到最后却一事无成。而且,不要总是找理由安慰自己,比如“这种方法不错,可不适合我”“我已经发誓早起很多次了,可就是做不到,看来我的天性不适合早起”“我一看书就困,试过很多次了,看来,我与别人不同,不适合晚上看书”,这些理由看似合理,实际上都是自欺欺人。拒绝任何借口,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马上采取行动,而且现在就开始,任何借口都是多余的,成功之计在于马上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