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快速解决疑问和难题

如何快速解决疑问和难题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一些专家组介绍,他们在为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向许多学生征集问题时发现,他们所提问题与科学技术很有隔膜。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写出每天的疑问清单,包括今天都问了哪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吗?

如何快速解决疑问和难题

提问,其实是孩子的天性:天为什么是蓝的?人为什么要吃饭?大海究竟有多大?像这样类似的问题,有哪个孩子没缠着父母问过呢?不过,遗憾的是,我们渐渐地发现,随着孩子年龄、受教育的时间增长,他们变得越来越不爱提问了。据一些专家组介绍,他们在为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向许多学生征集问题时发现,他们所提问题与科学技术很有隔膜。就在不久之前,有报道说,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编辑发现,年龄跟学生提问的质量成反比: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提出来的,而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新意。不懂就要问,这几乎是我们开始步入学习生涯之初就受到的教导,而真正将这句话施行下来的又有几个人呢?

史学大师蒙文通晚年在四川大学任教,他让学生大开眼界的是他独特的考试方式:蒙老师考试,不是老师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问题问老师。考场也不在教室,而是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怎么样考试呢?考试那天,学生按指定分组去陪蒙老师喝茶,喝茶之际,由学生向老师提问,蒙老师回答。

这可以说是一个高招,因为这种方式真正将学生变成了考试的“主体”,享有相当的自由度。而且,老师根据学生提问的水平,完全可以判定学生的专业水准。尽管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了,不过,假如没有掌握所学,没有读懂指定的参考书,问题一出口就会显露出来。因此,往往是学生的题目一出口,蒙老师就可以考出学生的学识程度。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方式可以真正培养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与老师的互动中逐渐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爱提问了?其实是教育上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围着应试的指挥棒转了。尽管小升初没有进行统一的升学考试,不过学生要想进那些所谓的名牌初中,也是需要竞赛证书作“敲门砖”的。更别说在中考高考压力之下,许多学生只能每天埋头于题海之中。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好学生的标准就是——按所谓的标准答案答题。而那些喜欢提出奇怪的问题、喜欢质疑标准答案的学生,不仅不会受到表扬,反而会受到压制。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好像唱歌一样。等到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而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是从来不讲的。

有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面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孙中山回答说:“会背了。”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www.daowen.com)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乔布斯和他团队研制的“苹果”系列产品可以说是风靡全球,而这大部分产品都产自中国。不过,我们只得到了可怜的加工费,大部分利润都让苹果公司赚了。许多人在叹息之余,将之归结为我们缺乏创新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多提问,有疑问就问,这样才可以逐渐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提问能力、质疑能力是发明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不管是牛顿,瓦特,还是爱因斯坦,这些大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中,几乎都有少年爱问的故事。比如,牛顿“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的故事,几乎是妇孺皆知。

1.每天整理疑问清单

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有许多疑问,这无数个问题,我们整理了吗?许多同学觉得问题既然弄清楚了,就没必要记录下来了,其实,这是个误区。人大多有遗忘的趋势,当这个问题暂时被解决之后,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还是毫无头绪。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写出每天的疑问清单,包括今天都问了哪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吗?问题的最终答案是怎么得出的?是靠自己独立思考的,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的?假如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的,那自己在思维上出现了什么偏差呢?这些都需要记录下来,以供自己复习。

2.不让难题过夜

人都有懒惰心理,有的学生在遇到一道难题的时候,总想对自己说:放弃吧,明天再来做吧。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是今天遗留下来的问题,那就今天解决,而不要把难题留到明天解决。而且,当我们攻克一道难题时,大脑是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时的想法就是不做出来绝不睡觉。在这样强大的意志力下,即便自己不能独立解决,也要请教父母或同学将难题解决了,而这个过程所留给自己的印象也是异常深刻的。至少,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难题,我们就可以回想起那个与难题抗争的晚上,自然所有的思路就打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