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效果好不好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将听课与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边听课一边思考也成为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通常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一边听课一边思考,就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慢慢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假如只是听课不思考,那就相当于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这根本算不上真正地掌握知识,更算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比如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这些思考,以此来促进我们听课,这样就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
优等生小文说:“通常我边听课边思考的源头是带着问题去听课。假如可以做到带着问题去听课,那么通过老师的讲解就可以快速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当堂理解所听到的知识点。否则,则很容易陷入盲目地泛泛而听,不知道自己应该听什么,也不知道哪里才是重点需要听的,从而会导致自己上完了一节课之后感到很迷茫,不明白老师到底讲了哪些知识。”
在小文看来,促进自己大脑在课堂上积极活跃的原因,主要在于带着问题听课,这不仅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而且为自己的思考找到了恰当的对象。他是这样建议的:“我们在听课之前,最好可以通过自己的预习提出一两个问题,这样上课听讲的时候就有了思考的目标,知道自己需要重点听什么,从而保证课堂上有不错的收获。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些疑问要自己先进行深入思考,这样听讲时可以将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假如相同,则可以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记忆,假如不同,则可以及时纠正自己先前理解的错误。”
当然,针对小文所提出的“带着问题听课”方法,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我们也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把要听课的重点归纳出来,列在一个表格里,对于自己已经弄懂的内容,则可以填写在表格上。而对于自己没有弄懂的部分,则可以留出空格。在实际听课过程中,我们就将表格作为听课的提纲,尤其是当老师讲到关于表格的空格的内容时,我们要认真听讲,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归纳起来,记入自己的表格中。比如,对那些零散的知识内容列表归纳,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比较彼此之间的异同,对有些相对、相似的知识内容,通过列表比较异同,这样方便自己掌握各自的特点。
那么,在实际听课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将听课与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呢?
1.良好的听课心态
学习态度,影响着听课的质量。假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又不明确学习目的,上课只是敷衍了事,那么他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也会影响听课的质量,觉得老师的课讲得好,就会认真听课,觉得老师课讲得不好,就会马虎大意。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听课质量,促发自己的思考,端正心态就是一个不能马虎的问题,这有赖于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2.整体状态要好(www.daowen.com)
有的学生课间活动太激烈了,浑身都是汗,等到上课之后,兴奋劲还没消失;而有的学生课间十分钟也不放过,不是赶作业,就是看书,大脑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这自然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听课效率。因此,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轻微的运动,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样会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然后调整好上课的情绪。有的学生一上课就觉得厌烦,觉得上课没意思,总是希望快点下课。这样的学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希望在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此一来,才能使大脑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从而提高听课的效果。
3.带着问题听课
孟子曰:“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一个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假如一个人有了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他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效率自然会提高很多。同样的道理,假如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就有了听课的目的性,上课时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思考,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了。自然在听课时,思想就会更加集中,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4.边听边思
学起于思,可以说,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过程中,边听边思考则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只有将“听”和“思”结合起来,我们与老师之间才会形成互动,而我们在思考过程中也自然会体会到课堂的价值。在听课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课堂上假如不善于思考,老师的课讲得再好,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5.边听边记
记,就是课堂记笔记,所谓“笔记”,是人脑有效的外存储器,是人记忆能力的延伸。在听课时除了专心听讲之外,还可以适当做笔记,这样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促进积极思维,增强听课效果,且有利于课后的复习。做好听课笔记,那么学生的思维进程就应该和老师的思维进程保持一致,一定要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偷懒,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大量事实表明,做笔记的人比不做笔记的人在测验和考试时成绩要好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