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香辛料调味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用调味品

香辛料调味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用调味品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香辛料调味油是以香辛料、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浸提或压榨、调配、灌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产品。从香辛料中萃取其呈味成分于植物油中便可获得系列香辛料调味油制品,如姜油、花椒油、辣椒油、大蒜油、芥末油等。将多种香辛料精油科学组合可配制成风味各异的风味型调味油。香辛料调味油兼有油脂、调味品功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使用方便。

香辛料调味油是以香辛料、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浸提或压榨、调配、灌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产品。

一、工艺流程

(一)热油浸提法

(二)蒸馏法

(三)溶剂萃取法

二、不同工艺操作要点

(一)热油浸提法生产香辛料调味油的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香辛料调味油所用原料主要为香辛料与食用油。香辛料的选择如前所述。食用植物油应选用精炼色拉油。

2.原料预处理

已经干燥的香辛料可直接进行浸提,对于新鲜的原料要经过一定的前处理。如鲜葱(蒜)加2%的食盐水溶液,绞碎后静置4~8 h。老姜加3%的食盐水溶液,绞碎后备用。植物油要经过250℃脱臭处理5 s,作为浸提用油。

3.浸提

采用逆向复式浸提,即原料的流向与溶剂油的流向相反。对于辣椒、花椒等在一定温度作用下能产生香味的香辛料,宜采用高温浸提,浸提温度100~120℃,原料与油的质量比为2:1,1 h浸提1次,重复2~3次。

对于含有烯、醛类芳香物质,高温易破坏其香味的香辛料,宜采用室温浸提。浸提温度25~30℃,原料与油的质量比为1:1,1 h浸提1次,重复5~6次。

4.冷却过滤

将溶有香辛料精油的油溶液,冷却至40~50℃。滤去油溶液中不溶性杂质,进一步冷却至室温。对于室温浸提的香辛料油,直接过滤即可。

5.调配

测出浸提油中的呈味成分含量,再用浸提油兑成基础调味油,将不同原料浸提出的基础调味油,用不同配比配成各种复合调味油。

(二)蒸馏法生产香辛料调味油的操作要点

香辛料的粉碎细度与抽提率有关,以细一些为好,但过细时会影响水在粉粒间的通过,过粗时粉料的表面积小,影响抽提速度。加水量一般为香辛料的4~10倍,加水过少时,香辛料易黏结,不易蒸馏,加水过多时,蒸汽用量大,增加成本。将蒸馏出的精油添加在食用植物油中,混和均匀即可。蒸馏方法中还有真空蒸馏,可以降低加热温度,以避免制品的色泽过深。

(三)溶剂萃取法生产香辛料调味油的操作要点

萃取时的溶剂为水,也可以用含水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等,其含量在80%以下,萃取法适用于加热时易分解的香辛料,原料破碎需稍细一些,以增加萃取面积,浸渍时间与次数也因品种而异。

从香辛料中萃取其呈味成分于植物油中便可获得系列香辛料调味油制品,如姜油、花椒油、辣椒油、大蒜油、芥末油等。香辛料精油一般生产成本高、售价贵,难以直接进入家庭消费,而且纯精油浓度太高,对于家庭烹调使用量也难于控制,根据香辛料精油风味的浓烈度,用精炼植物油稀释成0.5%~2.0%的风味型调味油,以供家庭使用。将多种香辛料精油科学组合可配制成风味各异的风味型调味油。

香辛料调味油兼有油脂、调味品功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使用方便。和水溶性的调味汁相比,它是以油脂作为风味成分的载体,其风味成分具有一定的脂溶性。根据研究,人的味觉受体分布在脂质膜上,风味成分要有一定的脂溶性才能进入味觉受体。因此风味成分通过油脂的运载作用更容易进入味觉受体,产生味觉信息。另外风味成分以油脂为载体更易进入肉类组织,使食品的风味无论从食品的本身还是人的味觉都得到加强。

三、常见香辛料调味油的加工

下面举例介绍几种香辛料调味油的加工方法。

(一)辣椒油

辣椒油是以干辣椒为原料,放入植物油中加热而成。可作为调味料直接食用,或作为原料加工各种调味料。

1.主要设备

夹层锅(或铁锅)、多切机。

2.配方

植物油与干辣椒的质量比为3:10,辣椒红少量。

3.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

(1)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的红色干辣椒。要求辛辣味强、无杂质、无霉变。

(2)将新鲜植物油加热至沸熬炼,使不良气味挥发后,冷却至室温。

(3)挑出杂质的干辣椒,用清水洗净、晾干,切成小碎块。

(4)将碎辣椒放入冷却油中,不断搅拌,浸渍30 min左右。然后缓缓加热至沸点,熬炸至辣椒微显黄褐色,停止加热。

(5)捞出辣椒块,待辣椒油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加少许辣椒红调色,即为成品。

5.质量标准

鲜红或橙红色,澄清透亮,有辣油香,无哈喇味。

6.注意事项

过滤后的辣椒油可静置一段时间,进行澄清处理。所用植物油不得选用芝麻香油。也可将辣椒和其他香辛料如葱、姜、花椒、八角、桂皮等一起用植物油浸提,制备辣椒风味调味油。

7.应用

辣椒油可广泛用于烹制辣味菜肴、拌制凉菜。

(二)芥末油

芥末油是以黑芥子或者白芥子经榨取而得来的一种调味油,以独特的刺激性气味和辛辣香味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具有解腻爽口、增进食欲的作用。目前国内生产芥末油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蒸馏法,采用蒸馏酒的原理及设备,将芥菜子粗粉碎,炒拌,静态蒸馏,取其精油,然后用植物油勾兑;另一种是动态蒸馏法,将芥菜子粉碎,经水发制,放在带搅拌及冷凝器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动态水蒸气蒸馏,馏出物用植物油萃取,精制后即为成品。后者提取精油得率比前者高。

无论采用哪种工艺,其原理均为芥菜子粉碎后,在水中保持一定的温度水解,芥末中的前体物质芥子苷在芥子酶的催化下产生强烈的辛辣刺激味(这些物质为烷基异硫氰酸酯),然后蒸馏出芥末精油—芥子油。

1.静态蒸馏法

(1)主要设备:恒温水浴锅、磨碎机、蒸馏器、油水分离机、浸泡容器、调配容器、灌装机、贴标机、包装机

(2)配方:植物油99%,芥末精油0.1%~1%。

(3)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选择子粒饱满、颗粒大、颜色深黄的芥菜子为原料。将芥菜子称重,加入6~8倍37℃左右的温水,浸泡25~35 h。浸泡后的芥菜子放入磨碎机中磨碎,磨的越细越好,得到芥末糊。用白醋调整芥末糊的pH为6左右。将调整好pH的芥末糊放入水解容器置恒温水浴锅中,在80℃左右保温水解2~2.5 h。将水解后的芥末糊放入蒸馏装置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将辛辣物质蒸出。蒸馏后的馏出液为油水混合物,用油水分离机将其分离,得到芥末精油。将芥末精油与植物油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为芥末油。将芥末油灌装于预先经清洗、消毒、干燥的玻璃瓶内,贴标、密封,即为产品。

2.动态蒸馏法

(1)主要设备:不锈钢反应釜、冷凝器、萃取罐、收集器。

(2)工艺流程。

(3)操作要点:芥菜子粉碎时必须干燥,无草根和土砂等,最好现用现磨,不要受潮,应该放在干燥处,其粉碎粒度为30目。在0.5 m3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300 kg水,然后在搅拌下少量多次加入150 kg芥末粉,到其为炭状物时继续搅拌约5 min。盖严釜盖,75℃保温2 h,需间歇搅拌多次。向反应釜中输入蒸汽,经蒸汽夹带芥子油与蒸汽混合蒸出,通过冷凝器后变成蒸馏水一起流出。预先放入收集萃取罐中50 kg植物油,得芥子油蒸馏水混合物300 kg。搅拌萃取使芥子油完全溶于植物油,一般搅拌0.5 h。搅拌萃取后,将油水混合物静置,油水分层,用虹吸法将水抽出或用离心式分离机进行分离,即为成品。

3.质量标准

芥末油应为浅黄色油状液体,具有极强的刺激辛辣味及催泪性。

4.注意事项

水解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避免辛辣物质挥发逸失,影响产品质量。蒸馏时尽量使辛辣物质全部蒸出,减少损失。芥末油应放在阴凉避光处,避免与水接触,否则易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产品质量。

5.应用

芥末油是食用调和油中最特殊、最有风味的一种。属纯天然食品,由植物油和芥子油精心调制而成,适用于各式菜点佐餐调味,特别是日式饭菜、海鲜火锅等调味,更是必不可少。

(三)大蒜油

大蒜精油是大蒜中的特殊物质,呈明亮透明琥珀色的液体。大蒜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属于硫醚类化合物,包括烯丙基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大蒜素等,对一般健康及心脏血管的健康很有帮助。大蒜调味油的制作过程是先以菜子毛油为油源,毛油经通常的油脂精炼方法,进行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得到菜子高级食用油,再采用熬制法以高级食用菜子油制取大蒜料中的风味。

1.主要设备

脱皮机、离心机、磨碎机、蒸馏器、调质锅。

2.配方

菜籽油与大蒜的比例为20:3,菜子油的数量包含了破碎大蒜时加入的食用油量。

3.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

(1)选择蒜味浓郁的独头蒜或其他品质较好、味浓、成熟度俱佳的大蒜为风味料。蒜瓣用稀碱液浸泡处理,至稍用力即脱皮。然后送入脱皮机内将蒜皮去净。光蒜瓣用温水反复清洗,然后用离心分离机甩干表面水分,稍摊晾或烘干一下,至蒜瓣表面无水分。

(2)将晾干的光蒜瓣送入齿条式破碎机中进行破碎。为便于破碎操作,可边送入大蒜边混入一些食用油,以防止破碎机堵塞并减少蒜味挥发。

(3)将破碎后的大蒜混合物置入盘管式加热浸提锅中,并同时加入浸提的食用植物油。按比例加好食用油后,充分拌匀。接着进行间接加热同时不断搅拌,加热至混合体温度达95℃,并保持温度至水分基本蒸发掉,再加热至145℃左右,保持8 min,即通入冷却水将混合物冷却降温至70℃,将油混合物打入调质罐,保温12 h,再将物料冷却至常温,将冷却物料送入分离机分离除去固体物,收集液体油即是大蒜风味调味油。

5.质量标准

具有浓郁的蒜香味,口感良好,无异味,色泽为浅黄色至黄色澄清透明油状液体,允许有微量析出物(振荡即消失),无外来杂质。

6.应用

本品可作为调味品直接供家庭和餐饮行业使用,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焙烤食品及海鲜制品等。

(四)花椒油

花椒油是一种从花椒中提取出呈香、呈味物质于食用植物油中的产品。花椒油保持了花椒原有香味、麻味,具有花椒本身的药理保健作用,食用方便,用途多样。

1.主要设备

脱皮机、离心机、磨碎机、蒸馏器、调质锅。

2.配方

菜子油与花椒的比例为10:1。

3.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

(1)选用成熟的花椒,除去花椒子及灰尘等其他杂质,如有必要用水淘洗,则洗后应甩去表面水分并干燥。

(2)将花椒以粉碎机破碎至20~30目,颗粒状。

(3)风味提取:将精制好的植物油(如菜籽油)加入提制罐中,用大火加热至110~130℃,熬油直至无油泡,将花椒末浸入热油中,提制罐密闭保持一段时间,让花椒风味尽可能多地溶于油中。将混合料降温至约70℃,送入调质锅中保温调质12 h,最后离心。用分离机将油中的花椒末分离除去,即得到花椒油。如油中含有水分,则应加热除尽水分,最后冷却至常温,才可成为成品油。

5.质量标准

花椒油为浅黄色至棕黄色澄清透明油状液体,具有花椒特有的香味和麻味,口感良好,无异味。

6.应用

主要用于需要突出麻辣风味的各类咸味食品中,如中、西式火腿,肉串、肉丸、海鲜制品,以及速冻、膨化、调味食品,也适用于餐饮酒店制作美味佳肴。

(五)生姜调味油

1.主要设备

切菜机、压榨机、蒸馏器。

2.配方

菜籽色拉油100 kg、鲜老姜45 kg、精盐3 kg。

3.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

将鲜老姜洗净,用切菜机切成姜丝,摊晾晒至半干(或在烘房于60℃以下烘至半干)。色拉油加热至130℃,缓慢加入姜丝、食盐,恒温110~120℃,搅拌40~50 min,待姜丝基本脱水、酥而不焦糊时为止。连油带渣放出夹层锅,降温至60℃。吸取上面的姜味油压滤,即得具有姜香味、姜辣味的黄色透明的姜味调味油。剩下的姜丝装入布袋,趁热用螺旋压榨机压榨出油。

5.质量标准(www.daowen.com)

生姜调味油为黄色至橙黄色油状澄明液体,具有浓郁的生姜特征香气和辣味。

6.应用

主要用于低温肉制品、方便食品、焙烤食品等,也可直接用作家庭调料或用于速冻食品、膨化食品及海鲜制品。

(六)复合香辛料调味油

复合香辛料调味油具有多种香辛料的风味和营养成分,集油脂和调味于一体,独到方便。风味原料选用数种香辛料,油脂采用纯正、无色、无味的大豆色拉油或菜子色拉油,以油脂浸提的方法制成。

1.主要设备

过滤机、磨碎机、蒸馏器、调质机。

2.配方

风味原料可选择茴香肉桂甘草丁香等,其配方组成如下(以1000 kg原料油脂为例):茴香10~16 kg,肉桂3~5 kg,甘草5~8 kg,花椒1~3 kg,丁香1~3 kg,肉豆蔻1~2 kg,白芷1~2 kg。

3.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

(1)风味原料的准备:先将各香辛料作适宜的筛选除杂、干燥处理。如果采用鲜料,则应洗净并除去表面水分。原料应选用优质料,去除霉变和伤烂部分。用粉碎机对茴香、山柰、胡椒等硬质料进行破碎,使粉碎粒度介于0.1~0.2 mm左右,过40目筛。

(2)风味提制:先将色拉油打入提制锅中,并加热升温到风味浸提温度,放入茴香、花椒、肉桂等。如有新鲜风味加入,则应等前面的料浸提一定时间后,最后加入鲜料,再浸提10 min,全过程温度不应超过90℃。浸提完毕将混合物冷却降温至70℃左右,送入调质锅保温调质12 h,接着用板框过滤机过滤将固体物除去(滤出的固体物可用压榨机作压榨处理,使油脂全部榨出并回收),得到提制粗油。当风味料含有鲜料时,粗油应进行真空脱水干燥,脱水温度50℃左右,真空度96 KPa以上,搅拌下干燥10 h(至水分含量符合安全要求)。

5.应用

本品可作为调味品直接供家庭和餐饮行业使用。

(七)川味调味油

川味调味油是烹饪过程中常用的辣味调味油,色泽浅黄,具有天然香辛料与油脂的正常气味。川味调味油的制作工艺简单,成品油香辣可口,十分受欢迎。剩下的香辛料油炸残渣,可细磨后添加生产川味麻辣酱。

1.主要设备

切菜机、压榨机、蒸馏器、夹层锅。

2.配方(按100 kg基础植物油计,见表4-7)

表4-7 川味调味油配方(kg)

3.工艺流程

4.操作要点

将辣椒干用直径4 mm的筛片粉碎机粗碎,大蒜用切菜机切成蒜片,生姜切姜丝,晾晒至半干(或在烘房于60℃以下烘至半干)。葱白洗净,晾干水气,寸断备用。其他香辛料混合细碎成80目,与食盐混匀,用酱油加适量水润湿4 h。将色拉油加热至130℃,放入香葱油炸片刻,再缓慢加入姜丝、蒜片,恒温110~120℃,断续搅拌约10 min。至蒜片、葱白微黄时加入润湿的香辛料混合物,继续恒温浸提约30 min,待油水泡变小、稀少,蒜片、姜丝脱水发黄、酥而不焦糊时连油带渣放出夹层锅。等油温降至60℃,吸取上面油泵入压滤机压滤,箱装密封即可。

5.应用

川味调味油不仅可用于炒菜、烧菜,还可用于餐桌调味,麻辣风味浓郁,使用方便。

(八)香辣调味油

制作香辣调味油的理念来自于厨师烹制川菜的一般手法,体现了传统烹饪技艺理念与现代工业手段相结合的特点。香辣调味油的生产均采用天然原料,无任何化学合成成分,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具有麻、辣、香等特点,香气扑鼻,诱人食欲,适用于天然调味品。

1.主要设备

压榨机、蒸馏器、夹层锅、粉碎机。

2.配方

按100 kg基础植物油计,见表4-8。

表4-8 香辣调味油配方(kg)

3.工艺流程

同川味调味油。

4.操作要点

将辣椒干用直径4 mm的筛片粉碎机粗碎,八角、花椒、姜混合粉碎成80目,混合后加食盐、酱油和适量水充分润湿,以手捏成团而指间不滴水为度,放置3~4 h。将色拉油用带电动搅拌器的蒸汽夹层锅加热至130℃,在搅拌中(转速45 r/min)缓慢加入润湿的配料及炒香破碎的芝麻面。油温控制在110~120℃之间,恒温提取约30 min,见油面水泡变小、稀少且辣油红润、辣味足,则连油带渣放出夹层锅。待油温降至60℃,吸取上面的香辣油,泵入板框压滤机压滤,装瓶密封,即得色泽深红、晶莹剔透、色香味俱佳的香辣油。

5.质量标准

黄褐色至褐色液体,协调的麻辣香气和肉香,无异味。脂肪含量≤30.0%。

6.注意事项

香辣油收率一般为85%~90%。剩下的辣椒渣是生产辣椒酱的极好原料。

7.应用

在加工食品中应用:火锅、拌菜、小食品加工、肉食加工、膨化食品加工、馍片加工、调料加工。在餐饮中应用:麻辣调料。

(九)香辣烹调油

在烹制鸡鸭鱼肉菜肴时,为了增进菜肴风味和消除原料中的腥膻气味,往往在烹调时添加生鲜的大蒜、葱、茴香、花椒之类香辣调味品,特别是中式菜肴烹调十分重视这种调味技术。如果将各种香辣调味品按一定的配比添加于食用油中,使香辣味有效成分溶于食用油,制成香辣烹调油,烹制菜肴时加入,就可以制得各种美味可口的菜肴。

1.主要设备

切菜机、压榨机、蒸馏器、夹层锅、粉碎机。

2.配方

生菜油1 L,茴香10~30 g,花椒5~15 g,葱40~80 g,大蒜30~60 g,姜10~50 g。

3.工艺流程

同川味调味油。

4.操作要点

各原料粉碎成80目,混合后加食盐、酱油和适量水充分润湿,以手捏成团而指间不滴水为度,放置3~4 h。将色拉油用带电动搅拌器的蒸汽夹层锅加热至130℃,在搅拌中(转速45 r/min)缓慢加入润湿的配料。油温控制在110~120℃,恒温提取约30 min,见油面水泡变小、稀少且辣油红润、辣味足,则连油带渣放出夹层锅。待油温降至60℃,吸取上面的香辣油,泵入板框压滤机压滤,装瓶密封,即得香辣烹调油。

5.质量标准

黄褐至褐色液体,协调的麻辣香气,无异味。

6.应用

同香辣调味油。

(十)肉香味调味油

肉香味调味油是一种具有肉香味,且保存了生姜和鲜葱中原有活性成分的调味油。肉香味调味油能使生姜、鲜葱原有的风味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最大限度溶入植物油并不被热破坏。

1.主要设备

粉碎机、蒸馏器、离心机。

2.配方

以每100 kg色拉油计,八角粉1.5 kg、肉桂粉0.8 kg、甘草粉0.6 kg、茴香粉0.33 kg,花椒粉0.3 kg、肉豆蔻0.2 kg、白芷0.1 kg、沙姜粉0.21 kg、丁香粉0.1 kg、鲜葱4.0 kg、鲜姜1.5 kg。

3.工艺流程

同川味调味油。

4.操作要点

将鲜葱、鲜姜清洗,切碎投入加热至120~125℃的大豆色拉油中,炸至微黄。然后加入其他香辛料粉,在120~125℃恒温10~20 min,冷却至60℃以下,离心过滤,分装,得到成品肉香味调味油。

5.质量标准

该产品色泽橙黄,具有浓郁的炸鸡风味。

6.应用

既可作为炸鸡调味油,也可广泛用于烧烤、佐餐、凉拌、方便面等作为调味油使用。

香辛料调味油中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酸价、过氧化值、重金属含量及微生物指标可参考食用植物油标准。

(十一)香辛料强化剂

香辛料强化剂是以某个香辛料为主,辅以其他食用香料或香辛料来增加其香气强度或留香能力,弥补这些香辛料在加工过程中易挥发成分的损失,以增加仿真程度和降低成本的一种较简单的香辛料混合物。其中所用香辛料大都采用精油或油树脂形式。

1.姜油类

(1)姜油强化剂-1(g):姜油10.0、橙叶油0.5、乙酸乙酯3.0、茶油84.0、丁香油0.5、丁酸戊酯2.0。

(2)姜油强化剂-2(g):姜油35.0、姜黄精油10.0、β-倍半水芹烯10.0、红没药烯8.0、莰烯6.0、桉叶素2.0、β-水芹烯3.0、乙酸龙脑酯0.5、香叶醇0.3、2-壬酮0.2、橙花醛0.2、癸醛0.1。

2.花椒油强化剂(g)

花椒油10.0、芫荽子油1.0、大茴香油0.25、芳樟醇(90%)1.25、姜油0.25、月桂叶油0.25、食用酒精(96%)87.0。

3.小茴香油强化剂(g)

小茴香油84.5、肉桂皮油2.5、辣椒油树脂3.75、众香子油2.5、丁香油2.5、月桂叶油1.25、芥菜子油1.25、蒜油1.75。

4.蒜油类

(1)蒜油强化剂-1(g):蒜油18.0、二烯丙基硫醚1.75、二甲基硫醚0.04、醋酸(纯,食用级)0.06、烯丙基硫醇0.1、硫氰酸丁酯0.1、桔皮油80.0。

(2)蒜油强化剂-2(g):二烯丙基三硫醚30.0、二烯丙基二硫醚30.0、蒜油25.0、二烯丙基硫醚15.0。

5.众香子风味强化剂(g)

众香子粉19.0、众香子叶油树脂1.0、姜粉2.0、抗结块剂0.5、抗氧化剂0.01。

6.芫荽子油强化剂(g)

芳樟醇74.0、2-莰酮5.0、对伞花烃2.0、γ-松油醇6.0、α-蒎烯3.0、柠檬烯2.0、2-癸烯10.0、乙酸香叶酯2.0、芫荽子油16.0。

7.肉桂油类

(1)肉桂油强化剂-1(g):肉桂油7.6、石竹烯3.0、乙酸肉桂酯5.0、α-松油醇0.7、桉叶素0.6、肉桂醛76.0、丁香酚4.0、芳樟醇2.0、香豆素0.7、4-松油醇0.4。

(2)肉桂油强化剂-2(g):肉桂油5.0、丁香酚80.0、石竹烯6.0、乙酸桂酯2.0、肉桂醛3.0、异丁香酚2.0、芳樟醇2.0。

(3)斯里兰卡肉桂油强化剂(g):肉豆蔻油3.4、小豆蔻油1.0、斯里兰卡肉桂油5.0、苯丙醇1.35、苯甲醇11.4、姜油0.7、黑胡椒油3.0、月桂叶油2.05、众香子油4.0、丁香油11.4、肉桂醛56.0、愈疮木油0.7。

8.莳萝子油强化剂(g)

莳萝子油15.0、α-水芹烯25.0、香芹酮35.0、柠檬烯25.0。

9.肉豆蔻油强化剂(g)

肉豆蔻油12.0、α-蒎烯21.0、肉豆蔻醚10.0、γ-松油醇4.0、柠檬烯3.0、黄樟素2.0、桧烯22.0、β-蒎烯12.0、4-松油醇8.0、香叶烯3.0、桉叶素3.0。

10.迷迭香油强化剂(g)

迷迭香油14.0、桉叶素20.0、莰烯7.0、龙脑5.0、乙酸龙脑酯3.0、α-蒎烯20.0、2-莰酮18.0、β-蒎烯6.0、香叶烯5.0、α-松油醇2.0。

11.八角油强化剂(g)

八角油2.7、柠檬烯8.0、芳樟醇0.8、大茴香醛1.0、甲基黑椒酚0.5、茴香脑8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