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年大阅兵在北京举行,让世界透过一件件“国之重器”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当所有人的目光被这些军事武器吸引着的时候,很少有人想到或知道,那些站在武器装备背后的人——大国工匠。
看过一篇关于中国航天科工首席技师毛腊生的报道,他的工作主要是铸造导弹的舱体。这项很了不起的事业,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其实有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枯燥。很多人大概都不会想到,毛腊生在整整39年的时间里,做得最多的事情不是研究制图和结构,而是每天跟沙子打交道!
在周围人眼里,毛蜡生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无趣”的人,他几乎没有什么爱好,有时连表达都成问题。当别人沉浸在喧闹、刺激的娱乐活动中时,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枯燥的翻沙工作中。恰恰是这份“无趣”,让他积累了厚重的潜力,将所有的心思、时间和精力,倾注到自己的工作中,沉稳专注、精益求精。
在他身上,“无趣”并不是“木讷”的代言,而是对专注和敬业淋漓极致地诠释。若不是真的热爱,心怀责任与敬畏,如何能在漫长的39年里无怨无悔、甘于寂寞呢?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一份安静和淡然,有自己的主见,不为外物所动。
敬业,与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并没有多大关系。著名管理咨询家蒙迪·斯泰在给《洛杉矶时报》撰写的专栏里写道:“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工作的权力,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这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工作是人的天职,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当我们把工作当成一项使命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种工作态度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应付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的日渐平庸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只是损失了一些金钱和时间,但是对你的人生将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
的确,在社会分工的任何一个岗位上,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唯有不重视工作的人。工作的高低之分,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做事的人是否敬业。只要发自内心地尊敬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努力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就是具备了敬业精神。
我接触过一位企业家朋友,他曾经在员工品德和精神大会上,说过这样一番话:“当你看到一个人为工作忙碌而感到高兴,为自己闲下来而痛苦时,毫无疑问,他一定是个敬业的人。”
这番话说得很中肯。放眼望去,有哪个优秀的员工是无所事事的?有哪个优秀的员工需要人指使才去做事的?他们通常都很积极主动,一刻都不愿让自己闲下来,在对作品的精雕细琢中找寻乐趣,将工作视为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
“他总是一边喝酒一边工作,直到深夜,累了倒地就睡,也不管满地都是金属零件。”这是一位跟川田信彦相处多年的同学,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无比热爱机械的川田信彦,毕业后进入本田公司工作。他沿袭了读书时的自强精神,并很快打动了上司。
1963年,川田成为本田公司研究开发部的领导人;1990年,他被提升为首席执行官。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将本田发展成了继丰田和日产后的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在国外市场上的利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他还改革了公司的经营风格,除了跟高层们沟通,还通过演讲、酒会等方式,拉近与不同阶层职员的距离,了解真实的情况,并给他们带去鼓舞和激励。他说:“我告诉大家要考虑效率、速度和成效,这样才不为旧观念所束缚。”
川田还很重视市场反应,经常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想一些新点子。当他意识到年轻人喜欢“自由”时,就开始推出新款车,结果销量大增。可以说,在管理领域,他真的是一位堪称工匠的企业家,一直保持着敬业的精神,并追求完美的个性。
没有基本的敬业精神,就难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说到底,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无须任何人强迫,发自内心地想去做好一件事,渴望在工作中安身立命,在完美中获得心安,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任何领域的匠人,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把工作的好坏与人格荣辱联系起来,这种使命感促使着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固执地追求手艺的熟练。(www.daowen.com)
这一刻,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把生命的信仰和工作联系在一起?你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完成每项任务,不讲任何条件?你是否能在遇到挫折、期望落空的时候,继续保持向上的动力,忘记辛苦和得失,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如果不能,那么你最该做的不是换工作,而是换一种工作态度了。
20世纪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汉斯·韦格纳,就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工匠。他一生中设计的椅子超过500件,被誉为“当代坐具艺术大师”,也被称为“椅子大师”。
这个出生在安徒生故乡的工匠,一生都在践行自己说过的话:“去做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是一种挑战。The chair不存在,一条好的椅子是人永远无法完全达到的。一条椅子没有正面背面,所有的侧面和角度都是漂亮的。”
韦格纳所有的热情都来自于木头,他与木头之间建立了一种类似亲人般的关系。
从记事时起,他对木头就非同寻常地痴迷,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奔跑嬉戏,而是更热衷于把村里废旧的老木头房子拆掉,用那些老橡木的碎料制作和雕刻船只模型。他的父亲是一位鞋匠,这样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让他早早认识到了工具的重要性,以及注重细节的手工艺技能。他曾经说过,自己的父亲闭着眼睛都能熟练地使用工具。
13岁时,他做了一个细木工匠的徒弟,从师两年后成了一名技术纯熟的细木工匠,15岁那年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一把椅子。他说:“当我是一个学徒的时候,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工作,甚至在停工后就会感到失落,几乎不能等到明天的到来。当我完成一件作品,把它装上车拖到顾客那里时,那种感觉简直太棒了。”
后来,韦格纳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细木工匠,不断高涨的设计热情,像是一股助推力,让他对更加广阔的世界蠢蠢欲动。随后他去了哥本哈根,在那里的工艺学校学习,毕业后受邀为奥尔胡斯城市大厅设计室内陈设品与装饰物。几年后,他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韦格纳的设计,几乎没有生硬的棱角,转角处都会处理成圆滑的曲线,给人一种亲近感。1947年,他设计的“孔雀椅”被放置在联合国大厦。他一生创作了超过500件的椅类作品,是最优秀的家具设计师中最高产的一位。人们说起他的作品,往往会用“永恒”、“不朽”的字眼来形容,而他一生也都在专注于创作。
在嘈杂浮躁的环境里,能有多少人像韦格纳一样,认准了一件事,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着,只为内心的热爱而专注,只为做好一件事而努力。做木椅的工匠很多,但像韦格纳一样的匠心大师却是难得。
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任何行业、任何市场都是博大精深的,需要用一辈子的经历去钻研和奋斗。我们所看到的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他所在的那个领域内的大师。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事事通不如一事精。选定了一个领域,努力做下去,十年、二十年,就算无法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至少不会碌碌无为。人生的成功,不总是成就辉煌伟业,能够专注于一件事,真正把这件事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