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于2015年年底发布的《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14)》中显示,由于资金充沛的中资银行在我国保理市场上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中资银行的保理业务经营策略很大程度决定了我国保理业的发展态势。
结合《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4〕第5号)的业务分类相关规定,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业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FAC”)对银行保理产品进行分类,以便于业务数据统计分析,促进银行保理产业全面发展。FAC首先将银行保理产品分为国际保理和国内保理,其中国际保理包括出口保理和进口保理;国内保理包括卖方保理和买方保理;结合保理4项服务的实务开展情况,FAC再将出口保理和卖方保理细分为有追索权、无追索权银保合作保理,并将进口保理细分为承担进口商风险的进口保理及托收型进口保理。
根据FA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FAC全体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2.92万亿元,同比下降7.89%,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为1 224.4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国内保理业务量为2.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5%,但仍是我国保理市场的重头,如图3-2-2所示。
图3-2-2 2014年银行保理主要产品占比情况(www.daowen.com)
从中外资银行市场份额来看,中资银行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在国际保理业务中,中资银行占比98.22%;在国内保理业务中,中资银行占比99.34%,如图3-2-3所示。
图3-2-3 2014年中外资银行保理主要产品占比情况
从区域分布看,2014年环渤海区域和西部地区业务发展较快,特别是环渤海区域以近56%的增长率位居各大区域之首,其中山东、北京和河北3省市的业务发展非常突出。长三角地区则从第一大区域下降至第三,业务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和上海。
从行业分布看,2014年保理客户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和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受到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影响,各细分行业保理业务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呈上升趋势的有化工能源、医药、租赁行业,其中化工能源上升较明显;呈下降趋势的有商贸、冶金和工程建筑行业,特别是商贸较2013年下降超过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