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产池信用增级的方式及效果简析

资产池信用增级的方式及效果简析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用增级是指借助于担保、保险、保证、优先/次级分层、超额利差、储备金账户等方式对债务人、资产池、资产支持证券提供不同程度的信用支持,以达到设计的信用级别。在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交易中,CCA常常用来为资产池提供信用增级。

资产池信用增级的方式及效果简析

信用增级是指借助于担保、保险、保证、优先/次级分层、超额利差、储备金账户等方式对债务人、资产池、资产支持证券提供不同程度的信用支持,以达到设计的信用级别。

1.外部信用增级

外部信用增级是指通过引入一些外部机构来实现信用增级。比如以下5方面。

(1)担保或保证(collateralization或guarantee):即信用水平较高的保险机构、政府机构或企业对资产支持证券提供违约或及时偿付等信用担保或保证,如美国城市债券协会(Municipal Bond Insurance Association,MBIA)、安巴克保险(Americcen Municipal Bond Corporation)(Ambac)等一些保险机构提供的违约保险,政府学生贷款担保机构给学生贷款提供的违约担保,信用较好的企业给资产池基础资产违约提供的担保,等等。

(2)信用证或备用购买合同(letter of credit或standby purchase agreement):长期短期信用均较高的机构如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可为证券化产品在规定时间提供回购承诺或担保,以使证券化产品达到设计的短期信用评级。比如在浮动利率即期票据(Variable Rate Demand Notes,VRDO)的设计中,商业银行提供的回购承诺可以提高VRDO的短期信用评级。

(3)流动性支持机制(Liquidity Facility):金融机构可以为资产池暂时的流动性短缺提供支付承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内部储备金(Reserve Account)相似的功能。

(4)现金担保账户(Cash Collateral Account,CCA):是一种以现金账户来提供外部信用的增级方式,也旨在抵补资产支持证券可能发生的损失或暂时性的流动性短缺。CCA是独立于证券化基础资产之外的一个现金信托账户,该账户一般由第三方银行贷款组成,账户中的资金可以投资于随时可变现的短期债券类资产。在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交易中,CCA常常用来为资产池提供信用增级。

(5)互换(Swap):证券化交易中的互换一般有利率互换、货币互换、信用违约互换等,这3种互换分别用来规避利率风险、货币风险和信用风险。信用违约互换更多出现在合成型资产证券化交易中。

2.内部信用增级(www.daowen.com)

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SPV可以将基础资产现金流进行期限或信用上的分割或重组,以形成不同设计信用水平的产品组别(Tranche),此即为内部信用增级。

(1)优先/次级结构(Senior/Subordinated):这是最常见的内部信用增级方法之一。在这种结构中,优先级部分的信用受一组或多组次级组别产品的支持,一旦出现损失,次级部分首先承担,只有在次级部分发生全额损失时,优先级部分才开始遭遇损失。

(2)超额担保(Overcollateralization):当SPV以低于基础资产池面值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时,基础资产超出证券化产品面值的部分就形成该证券化交易的超额担保。在已发行的证券化交易中,一些资产信用较好、超额利差较高的基础资产也出现过担保低于100%的情况,在这种结构设计中,多余现金在释放(release)之前必须滞留在SPV中直到超额担保达到事先设定的程度,如100%或更高。

(3)超额利差(excess spread):是指基础资产所形成的利息收益减去投资者利息、相关费用(如第三方信用增级费用、资产服务费、各中介机构服务费用,等等)及确认的资产损失后的余额。超额利差能较为敏感地反映基础资产的违约(default)、损失(loss)、早偿(prepayment)、恢复(recovery)等信用指标。另外,通过偿付结构的不同设计,超额利差可作为储备基金账户的来源,也可用来提高超额担保等。例如在一些学生贷款证券化交易中,SPV需要超额利差来不断增加自己的超额担保,比如达到102.5%,当SPV的超额担保达到这个层次后,才允许向SPV股权所有人释放多余现金。

(4)储备基金账户(reserve account):账户的资金来源可以是证券化产品发行所得,或者是SPV的超额利差。储备基金账户一般在证券化交易完成之时就已经到位,但也可以部分到位,在一段时间(比如一年)之内通过超额利差的逐渐积累达到设计水平。该基金规模一般可以随着证券化产品本金的逐步偿还而减小。

资产证券化是当代国际金融创新的典范,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逐渐在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得到发展和推广,其资产类别、结构设计不断扩大和复杂化,并日益渗透到了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资产证券化市场成为金融或非金融机构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2007年美国爆发和一直蔓延的次贷危机,给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让很多市场参与者和有关监管部门对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作用产生了怀疑。但实际上,次贷危机是资产证券化各参与者在宏观流动性过于充沛以及金融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迈出更具冒险性一步的产物。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倡导在坚持适当监管的条件下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