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Grossman(1992)模型的基础上,根据Chae(2004)交易规模与信息量模型与 Alzahrani(2009)大宗交易价格和订单规模的模型,设场内市场股票的价格与订单规模Xi的关系为:
其中为随机误差项。
而大宗交易市场的价格,根据Lin(1995)的模型,基于量大批发性或者流动性需求,交易者愿意为价格实施一个折扣λi,同时根据Seppi(1990)的模型,交易者愿意博弈给出一个特有的信息量ζi,那么与订单规模Xi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则有大宗交易价格为:
根据Campbell(2001)和Grossman(1992)的模型,若令,,其中(1−)为不可观测股票特质风险,则有:
设Ωi为公开信息集,Wi为成本差异因素,为某支股票选择不去场内市场交易而去大宗交易市场交易占比差异,则有:
式子4.2.5说明交易者选择在大宗市场交易还是在场内市场交易,取决于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易前的公开信息集;二是成本差异;三是订单规模量;四是股票的特质风险。(www.daowen.com)
若令Zi=(Wi,Xi),令θi=−k(1−)|Ωi,则有=γ′Zi+θi形式。
依据图2−2,在特质风险较高时,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交易双方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需求越强烈,越愿意选择议价交易。设交易行为的发生服从正态分布,利用标准正态密度函数φ和累计正态密度函数Φ,假设一个订单选择去大宗交易市场还是选择去场内交易市场服从0−1分布,即,可得:
大宗交易市场价格的表达式为:
其中σu是θi与的协方差,。
因此,大宗交易市场价格的表达式为:
同理,场内市场价格的表达式为:
其中。
因此,根据上述理论和式子4.2.5,提出本章的研究命题:
命题4−1:在场内场外市场不存在明显成本Ω差异,订单规模差异不大时,特质风险(1−)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议价需求越强烈,股票交易越容易在大宗交易市场发生,越大。
命题4−2:伴随着特质风险(1−)的增加,信息含量增加,持有该股票需要被议价的需求增加,即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发生的交易量增加,大宗交易发生量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