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说过,外语学习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培养能力。因此,外语课堂的重点不应该是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具备了什么能力。衡量外语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应该是学生的表现。
对学习者来说,他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Walker和McGinnis(1995)专门区分了“学习者”和“学生”这两个概念:“学生”指的是他们在学校里的角色,而只有有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学生才能被称为“学习者”。在外语课堂上,学习者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内的一切资源,包括教师和教材。在没有教师指导和监督的课堂之外,学习者就要依靠自己来管理他们的学习,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对学习的成败承担着主要的责任。
一、课堂之内
学生是课堂上的体演者。在课堂上,学生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他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扮演各种角色,在各种可能的交际场景中体演,练习他们的台词。他们在上台前会紧张不安、手足无措,上台表演时可能会忘记或者说错自己的台词。他们在课堂体演中提前体验了那种口不能言的尴尬,在体演中犯错并得到宝贵的反馈,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对他们未来真实交际的预演。他们在课堂上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解决发音、用词、语法等语言问题。
然而,课堂教学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交际场景,学生必须得在课堂之外去撷取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另外,课堂里的交际练习终究只是对现实的模拟,与现实还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学生在未来将会与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中国人交往,他们需要熟悉和应对不同的说话风格、谈话主题以及各地的口音。同时,外语课堂也无法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需要。因此,学生必须到课堂之外的真实交际中去应用和实践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真实的语境中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
二、课堂之外
在课堂之外,学生的角色可以总结为目的语文化敏锐的观察者、深入的思考者和热切的参与者。
1. 课堂外的观察者
首先,用心观察是理解目的语文化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不管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他们至少“知道那里有些事情不同寻常”(Shepherd,2005)。观察时,学生首先需要放弃“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好的”这种文化自大心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拓展自己的思维,透过新的文化视角去理解别人眼中的世界。理解和接受另一种文化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却是“达到文化理解的关键”(Hall,1976)。
美国学生Solon在他的文化日志中写道:
去中国的时候,我总是尽量让自己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因此,即使事情不如计划中那么顺利,吃的东西不那么可口,中国人对待我的方式也不像美国人一样,我都可以坦然接受。
其次,观察者需要透过那些细微琐碎的表面现象的差异看到深层的文化差异。文化行为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一个庞大系统。进入另一种文化的初始,人们通常只会注意到那些明显的行为差异,比如中美对于如何穿衣和吃饭的差异等。一位美国男生有如下观察:
美国人的衣服通常都是一天一换。否则,别人会觉得他们不讲卫生或者没有足够的衣服来替换。但我发现我的中国同学一连几天都会穿同一件衣服。他们还暗示我,作为一个男生,不要太讲究衣着。
我第一次去中国时,不管是坐公交还是坐地铁,人们都对我推来搡去,而且毫无歉意,这让我感到特别不舒服。更奇怪的是,如果是我不小心碰到别人,我会很自然地立马给他们道歉,可是他们反倒像看怪物一般看着我。要是在美国,如果你踩了别人的脚或者撞到别人身上却不道歉的话,别人会觉得你缺乏基本的修养,脾气差的人甚至会大动干戈。但在中国,人们却对这些行为习以为常,毫不在意。这是因为中国人很多,大家都习惯挤在一起吗?
我发现中国女生一起走路时总喜欢挎着彼此的胳膊或者挽着彼此的手,这在美国可是很少见的。我甚至还看到两个或者几个男生走路时也会勾肩搭背。在美国,通常同性恋人之间才会有这么亲密的举动。
这些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方面明显的差异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误解却往往产生于那些貌似相似或熟悉的情境之中。Hall(1959)观察到:
这里也有出租车、宾馆、剧院、霓虹灯,高楼里也有电梯,有人还能讲英语。但很快,美国人就会发现,在这些熟悉的表象下是巨大的差异。他们说“好”的时候,不一定就是同意,他们的微笑也不一定表示他们很高兴……你在这里的时间越久,越会觉得这个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国度高深莫测,直到有一天你开始学着去观察那些新的线索,并以此来判断人们嘴里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因此,要想看透这些深层差异,学习者必须去细致地观察和体会。如果只是粗略地看一下,缺乏对新环境的细致观察,他们会漏掉或者忽略那些对他们来说也许至关重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从现实层面上说,不用说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成功交际了,就是在其中生活,他们可能都会有生命危险。比如说,在美国过马路时,人们会去寻找斑马线,因为在斑马线前面,汽车会主动停下,让行人先过。但在中国,人们在过马路时不会寻找斑马线,而是抓住能在车流中安全通过的那段间隙迅速小跑到马路另一边,或者是加入到和他们一样想过马路的人群中等待时机。这一中国特色交通现象,被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美国人如果没有观察到这一差异,在中国却按照美国的交通规则走路和开车,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学习者必须时刻保持跨文化交际意识。人们通常在进入新的文化圈子时会有更多的观察和思考,但时间一长,就逐渐熟视无睹了。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提醒学生保持文化的敏感度。
2.课堂外的思考者
在和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那些跨文化交际越成功的学生,对文化的思考就越深刻。他们观察和分析文化现象的方式与人类学家非常相似。
一般人在遇到与自己的本土文化相左的行为时,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进行批判性的评论,比如认为这些行为“好玩”“荒唐”或者“不可思议”等。但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会这样,他们会试图把自己置于一个旁观者的观察视角,尽量客观地看待这些差异。
美国学生Aliene在中国时,正好赶上有人举行婚礼。为了让她看清楚,她的中国朋友带着她奋力挤进围观的人群中,终于挤到了人群的最前边。她写道:
一开始我有点儿尴尬。在美国,这种行为肯定会被认为是非常无礼的,我肯定不会这么做。但我什么也没说,就想看看周围人的反应。让我觉得惊讶的是,除了摄像师礼貌性地提醒我们稍微让开一下,好像真的没有人对我们的行为表示反感或者生气。新娘看见有这么多人来围观她的婚礼好像还挺开心的!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能从本族人熟视无睹的一些现象中看到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观察和分析有时候会让生活在目的语社区中的本族人都惊讶不已。比如Shepherd(2005)将山东的宴席文化视为一种社交文化游戏。他分析说,这种游戏“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和得分系统”,主客双方都是游戏玩家,从谁该坐哪儿到该点什么菜,都是一种仪式。在这种场合,吃喝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多是为了经营人际关系。
Hall(1976)谈到,任何行为被判定为合理或不合理完全由文化决定,取决于人们在哪种文化情境中做判断。这也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常常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文化使得我们每个人都佩戴着有色眼镜,那些许许多多的“想当然”和“常识”深藏于我们内心,尽管从未言明,却控制着我们的思想,阻碍着我们看清文化对我们自身的改造。然而,当观察和分析目的语文化时,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会经常反观他们自身的文化,努力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以期更好地理解目的语文化。
比如说,美国学生Alex观察到,中国人对待批评的方式和美国人大为不同。在中国,老师批评学生时,学生常常是默默地接受,不做任何解释或者为自己辩解。但美国人正相反,学生会努力为自己的错误或失败开脱或者给出一个理由。通过比较,他进一步总结出:
我觉得,美国老师批评学生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找出学生犯错的根源,因此学生必须回应。如果学生沉默不语,老师会觉得学生是明知故犯,或者是对老师的批评充耳不闻、置之不理。而中国老师批评学生的目的在于树立老师的权威和维护师道尊严,学生的解释或者辩解会被视为对老师权威的挑战,会引起老师更大的反感。因此,对待批评时沉默不语是对老师的尊重。
3. 课堂外的参与者
要想充分理解另一种文化,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身体力行、参与其中,仅靠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
当我问我最好的学生之一,他是如何变成一个“中国通”的时候,他说,他的秘诀就是走出教室,和中国人一起做事情。当我们观察这些在中国文化中如鱼得水的“中国通”们时,我们发现,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中国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学习外语最普遍的动机就是在目的语文化中做事情,然而这谈何容易,对于很多外语学习者来说,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是第一步。正如Walker(2010)所言,对于成年人来说,在别人的文化中行事即使不会危及人身安全,也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安和不自在。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很多年,却拒绝改变自己,甚至一句汉语都不说。他们的生活圈子只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区域,与之交往的也是那些和他们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只有在这个他们自己创造的社区中,他们才感到轻松自在,因为他们可以说自己的母语、按照自己的文化行事。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感到自己是在“保护”自己的文化身份。这种情形也普遍存在于美国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和中国移民身上。他们尽管在美国学习或生活了多年,却总也走不出自己的文化圈子,交不到几个美国朋友。另外,在许多中国留学项目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形。有些学生尽管身处中国,却每天只和自己的美国同学混在一起。等项目结束的时候,他们才蓦然发现,尽管他们在留学期间过得很愉快,也见识了不少异国风情,但语言和文化上的收获却少得可怜。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会有意识地去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并尽量远离自己文化的人群和社区。John说,他知道他住的地方有好几个外国人常去的酒吧,但他禁止自己涉足这些地方。他说,在异国文化中生活久了,总会有文化疲惫的时候,这时就希望能到熟悉的文化氛围中喘息一下。但他知道,“一旦开始去这些地方,就会成为一种惯性,就像吸毒会上瘾一样,迟早会远离目的语社区的文化和人群”。
为了融入目的语文化社区,这些美国人学会了打乒乓球、打扑克和唱卡拉OK,按照中国人喜欢的社交方式和中国人交往。这样,他们很快就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而每个朋友又都变成了他们语言上的老师和文化上的向导。当被问及他们有多少中国朋友时,他们会打开手机通讯录,每个人都能给我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还会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让自己沉浸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Terry坐火车时,尽管有足够的钱买软卧,他却总是选择买硬座车票,因为“那里的中国人更多,而且更愿意跟我说话”。Ramon特意参加了一个价格低廉的旅游团,作为团中唯一的“老外”,他切实体验到了普通中国老百姓是怎么旅游的。这些鲜活的经历让他们比普通的汉语学习者经历和看到了更多,也体会得更深刻。
在目的语文化中浸润久了,这些美国汉语学习者发现,他们的行为、文化视角、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等,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他们说,他们开始喜欢在地摊上买东西时讨价还价,习惯了进商店后被店员时时跟在身后,不再像刚开始时那样感到尴尬和有压力。Kevin在日志中写道:
当我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时,我不会再像从前那样,郑重其事地把我的礼物送给主人。我会不声不响地把它放在门边,或者搁在桌子底下。当主人埋怨我不该给他买礼物时,我也不再觉得奇怪和尴尬了。
如Shore(1996)所言,“我发现自己行走坐卧的样子都不一样了。对于肢体语言的新的理解,让我的整个身体都在起连锁反应”。
三、学生对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反馈
课堂体演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改变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了一些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汉语做实际的事情,而且行为方式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笔者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例子:上完第一堂汉语课后,学生和老师一起去乘电梯。电梯来了,学生刚想走进电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马上后退两步,对老师说:“老师,请!”让老师先走。这是因为他们刚刚在课上练习的就是这个情景对话。
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在第二个学期结束后可以申请去中国参加为期八周的暑期留学项目,培养他们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与中国人交流的能力。一些学生在谈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时说:
“我有一天在一个快餐店居然和一个中国老太太用汉语聊了一个多小时。我很兴奋,因为我才学了两个学期的汉语!”
“我没有太多文化震荡,很多场景我们在课堂上已经看过图片或者练习过那个对话了。”(www.daowen.com)
“刚开始跟中国人说话的时候,我还很紧张,比在教室里当着同学们的面表演对话更紧张。我是真的在中国了!”
“在街上、商店里、教室里,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几句我们在课堂上练习过的对话,几乎一模一样。”
这个项目的中方老师对这些学生的表现也非常满意。一位老师在采访中说道: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很懂事、很有礼貌,跟我们印象中的美国学生不一样。他们都很谦虚,对老师和长辈都很尊敬。有的学生下课后主动帮老师擦黑板,在路上见了老师都热情地打招呼,而且跟他们的中国室友相处得也特别融洽。中国同学都觉得他们很友好、很合作。在中国的这八个星期里,他们从来没给我们带来过什么麻烦,大家对他们的印象都非常好。”
那么学生对体演文化这种教学方法的看法如何呢?笔者在南佛罗里达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中随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收到的20份调查问卷中,有15人表示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法,4人表示喜欢,1人表示不太喜欢。学生们喜欢这种教学方法的理由大致如下:
(1)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对他们将来在汉语语境中生活和交际非常有帮助,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练习的都是真实的场景,而且是以表演的方式真正使用汉语。一些学生说:
“这是学习口语最好的方式。在做中学非常实用,远比坐在教室里看书要有效得多。”
“我很喜欢这种方式。我认为学好外语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声说出来,而且每天都要被这种语言包围着。”
“在我经历过的所有外语学习方法中,这是最好的一种。每日课程安排让我能有计划地按照课程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学习。”
“和别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能让我更快地开口说汉语。”
“我相信这种教学方法对我们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会非常有用,因为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在真实场景中的人际交往。”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学习汉语这样的语言。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所以要多说多练。让学生自己听和说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课要有用得多。这个方法正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我以前还学过一年的西班牙语,但我觉得我在这一年的汉语课上学到的东西比在西班牙语课上学的要多得多。用DVD随时随地学习很方便,每天的准备和练习也非常有用。”
“我在高中时学过四年西班牙语,可是现在一句话都不会说。现在只学了一年汉语,就可以完成很多基本的对话,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我每天晚上准备和练习的语言材料,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在真实场景中表演对话,让我有真切地在使用这种语言的感觉。”
(2)当众表演的压力让学生担心出丑和丢脸,这种心理让学生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
“在同学们面前表演很不容易,有时候还会觉得很尴尬、不自在,但就是这种感觉会迫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如果没有这种每天都要站出来表演的压力,我想我就不会这么努力地学习了。”
“站在同学面前表演让我更加自信了。”
“我知道如果我不好好准备的话,表演时我就会当众出丑,这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同学面前丢脸的话,就每天都提前准备功课吧!”
“这种方法让我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外学习汉语,但我认为这对学习一门外语很有好处:天天学!”
“这种方法督促我每天都要练习汉语。”
“它让我理解了语言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如果你不想努力的话,就别选修这门课。”
(3)全中文的语境对学生的听力、发音、语法和词汇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全中文对话会迫使我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听,这对听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同学们表演时不断地重复对话会帮助我加深记忆。”
“全中文的语境对我的听力和发音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学的是如何使用一种语言,而不仅仅是按照语法规则把词汇说出来。全中文语境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喜欢这种学习方法,但也有几个学生提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一些问题或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每节课分配给每个学生表演的时间太少。
“班里有20个学生,每节课只有50分钟。有的时候我只能有三次表演机会,其余时间只能是看其他同学表演。”
经费问题导致班级人数过多,这确实是很多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理想的班级人数应该控制在15人以下,这样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更多,上课的进度也会更快,学生更容易保持注意力。但是,任课老师也指出,这个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阶段听的重要性,而过多地关注于说的能力。在初级阶段应加强听力训练,为发音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听其他同学的发音和老师的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发音的敏感度。
(2)不能用英语及时问问题。
“有时候我对一个生词或者概念不清楚,但又不能用汉语清楚地表达出来,老师又不允许我们说英语,于是这个问题就会整节课一直困扰着我。”
对于这个问题,任课老师的解释是,这是全中文语境带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学生在度过了最初的不适应阶段后应该会逐渐习惯。另外,不准说母语会帮助学生逐渐摆脱对母语和翻译的依赖。之后他们会发现,他们在语境中猜测词义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需要培养的技能。
(3)缺少时间准备。
“我知道这门课要求天天预习准备,但有的时候我真的太忙了,找不到时间准备,而不准备去上课根本就没有办法听懂。”
对于这个问题,任课老师认为,外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学习更符合记忆的规律,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课前不准备就没办法听懂,这样的设计正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天天学习的习惯。
(4)当众表演让学生感到紧张。
“我不喜欢当众表演,因为我总是会很紧张。我觉得如果因为紧张而表演不佳,得不到一个好成绩,对我来说很不公平。”
任课老师认为,学生的性格在最开始确实会影响到他们的表演,但经过长期的训练,一些内向害羞的学生也会慢慢改变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自信和大方,这对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也将大有裨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