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之外,老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与中国人交往,在实践中进行体演。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中国留学项目,可以利用周围的华人社区,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与中国人进行交际。
一、留学项目
对于远离目的语文化语境的美国汉语学习者来说,暑期去中国留学对他们的汉语学习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因此,许多美国学校都开设有暑期中国留学项目,时间为两周到两个月不等。
到目的语社区去留学,如果组织得当,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效果会非常显著。研究发现,海外留学对于外语学习的帮助巨大。然而,正如住在山洞里并不会帮助你自动成为一个地质学家,一个优质高效的留学项目必须要精心组织,才能让学生在短暂的留学期间实现语言和文化能力的快速提升。有的留学项目将学生带到中国后,把教学全盘交给当地的合作院校,旅游则交给当地的旅行社来包办。这样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为海外留学课程需要精心设计,使得学生在当地的学习与在美国本土的学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既能有效衔接,又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只有这样,留学项目才能成为外语学习项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关于留学时机的选择,我们认为,如果学习者是在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去留学,他们就会透过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滤镜去看待在中国遇到的一切现象,这样就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偏见。因此,比较理想的时机在于学习者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对目的语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这时候学习者对去目的语社区学习和交流的愿望最为强烈,学校和老师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来组织留学项目。
留学之前,要先给学生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强化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并不会刻意回避向学生展示中国文化中一些负面的情况,比如,我们会告诉学生他们在中国可能会看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者不排队一哄而上等不文明现象,也会提醒他们在人群拥挤的地方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路边的小吃摊可能存在卫生状况不良等情况。这种正视现实的客观介绍会让学生对中国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短他们进入中国后产生的文化休克期。
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得体地交际。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2.学生需要具有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3.学生需要有一个与之交往的中国人群。留学项目的各项组织安排均要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在课程设置方面,留学项目一般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模块。课堂教学主要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课外活动就是让学生运用课上所学,与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进行交流。同时,老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表现给出反馈。下面我们将对这两个模块逐一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请看下面这个示意图:
图2-3-1 留学课程设置示意图
要素一:宣示性知识。宣示性知识是学生需要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这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比如关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习俗、行为礼仪的知识。
要素二:过程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是学生运用宣示性知识的能力,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知识不等于能力,Walker(2010)用阅读篮球入门书与打篮球的关系来形象地比喻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打篮球的具体规则和基本的动作要领,但是了解了这些并不等于具有了打篮球的技能。语言学习也是这样,有足够的词汇量、能够准确发音、懂得语法规则,也不等于具备了使用外语的能力。只有当使用外语交流时能够准确地识别对方的交际意图并能准确得体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才算是具备了使用外语的能力。
要素三:人际网络。人际网络指的是学生与之交往的目的语文化社区的人群。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能够用外语与之交往的人群有显著差异。根据ACTFL(2012)的语言水平测试标准,初学者通常只能“使用自己见过、记住并能想起的孤立的单词和短语来完成交际任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用外语与之交往的人群主要包括习惯于与外国人打交道的高校老师和大学生,商场、宾馆、餐厅等场所的服务人员,公交车售票员和出租车司机,以及愿意与之进行简短交流的陌生人等。对于中级学习者来说,他们的谈话“一般限于那些在目的语文化中生存所必需的具体且可以预料到的交谈”。与初学者相比,他们交往的人群范围已经从不得不或者习惯于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人群扩大到那些不习惯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人,但总体而言,中级学习者的交往人群依然局限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场所,如商场、医院、银行、旅游景点、实习单位等遇到的人群。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高级学习者已经可以“以积极的参与态度加入对话,就与个人生活相关的话题以及社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话题交流信息”,因此他们的交际范围已经突破了个人日常生活的小圈子,进入到职业领域,可以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对话。外语水平优异的学习者“可以为某个具有立场性的目的使用劝说型及假设型的话语,而他们所阐述的并不一定是自己的观点”。他们的交际人群可以扩展到本领域的学者教授、政府或者企业的管理人员、新闻记者或者法律人员,等等。
对于留学项目的组织者来说,他们需要帮助学生建立适合学生水平的交际网络。对初学者,帮助他们找到一些愿意与他们交流的中国大学生或者寄宿家庭;对中高级学习者,帮助他们认识一些职场人士和专业人员。在学生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子之后,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对于留学生来说,在几周的时间内从人生地疏到融入当地生活并与当地人结为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项目组织者应该尽量创造机会让美国学生与当地的中国人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接触。比如,在笔者工作过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南佛罗里达大学,留学项目会给每个学生一对一地安排中国大学生作为他们的室友,大家一起上课,一起逛街,一起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中国人由于熟悉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又跟美国学生朝夕相处,所以可以随时解答美国学生的问题,同时指出他们语言和文化上的诸多错误。很多人在和美国学生的共同生活中和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之后他们又会将这些美国学生介绍给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家人和同事等。这些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仅让美国学生在短暂的留学生活中迅速融入了当地文化,也为他们以后在中国的人脉发展提供了一个起点。相较之下,多数美国大学的留学项目将美国学生单独放在一起,跟普通的中国人隔离开来,让美国学生住进中国人需要登记才能进入的留学生楼,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去参观旅游的地方都是名胜古迹,有英文讲解和英语导游,甚至在饮食方面也尽量靠近西餐……这样的留学经历等于是把学生很好地保护起来,把他们放在一个安全的温室中。这样做对于组织者和接待方来说安全省心、便于管理,但对于来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来说,却使他们看不到真正的中国,丧失了许多跟中国人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留学项目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模块之中,应该以学生的课外活动模块为主,课堂教学模块为辅。课外活动模块应该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交际任务、参与社区活动以及旅游参观等;课堂教学则应该围绕课外活动来安排教学内容,目的是为学生完成课外活动提供语言和文化上的帮助,并解决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课堂教学主要帮助学生掌握课外交际任务中需要用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项目组织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和项目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语言文化课程。比如,初级班的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买东西、问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点餐、自我介绍等,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进行基本的日常交际需要用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中级班的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去银行、去医院、认识新朋友、阅读报刊和旅游景点介绍等;高级班的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公众观点调查、热点话题讨论等。学生的外语水平越高,课堂时间就应该相应地缩短,或者变为一对一的方式。
课外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采用不同的形式。简言之,就是用目的语做事情。
对于初级班的学生来说,课外活动任务可以包括去街头小摊买水果、去小卖部买日用品、去餐馆点餐、问路人博物馆在哪里并坐公交车到博物馆门口、打车到新华书店并记录出租车司机所问的问题、坐公交车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并记录乘客的反应,等等。
中级班的学生课外活动任务的难度明显提高,他们参观盲校与盲童交流、在街头义卖报纸、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当地的小学教英语课、去当地的一些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等等。
高级班的学生的课外活动任务有街头采访、调查公众观点、举办文化沙龙、参加辩论赛和主题演讲等。这些活动都有意选在茶馆、书店等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聚集的地方,通过微信等信息平台提前发布信息,吸引中国公众参与讨论。通过与现场观众的互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在真实场景中的交际能力。至于这类活动的主题,则要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和教学目标来确定。
一个留学项目要想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做事情,不要为学生包办一切。比如说,留学项目结束时,学生要自主准备告别晚宴,答谢帮助过他们的中国老师、同学和社区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完成邀请来宾、预定餐馆、点菜、迎接客人、晚宴致辞、准备并赠送礼物、陪客人吃饭等一系列交际活动。这样的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真正地实践中国的礼仪文化,又是对他们留学生活和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考察,学生从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坐在教室里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学生们说:
“我跑了十多家餐馆才最终确定了晚宴的地点,因为只有这家餐馆才能在那天提供100多人的餐位,而且价格也在我们的预算之内。”
“我们征求了好多人的意见才决定了给我们的中国老师送什么礼物。送礼物的中美文化差异太大了。”
从这些学生的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亲自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时,一定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此外,在积极融入当地社区生活的同时,学生们还应该养成每天写文化日志的好习惯,观察并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以及自己在目的语社区中的有趣经历,这也是他们课外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
首先,这一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度,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尤其是那些初次来到中国的美国学生,他们必须要先熟悉中国的社会和人文环境。有一个来自美国某小镇的学生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公交车上、商店里、大街上,不管在哪里,到处都是人。人挤人,人碰人,而且中国人都不会对你说声‘对不起’!”这位习惯了在外面与人保持身体距离的美国学生,在初到中国的日子里,恐惧到不敢出门。同时,对于那些与美国文化看似一致的场合,他们更需要仔细观察,比如前面提到的酒吧和麦当劳的例子。我们发现,那些初到中国的美国学生比那些在中国待了更长时间的学生有更多的故事要讲,他们的文化日志内容更加丰富,观察更加敏锐。这是因为学生刚到中国时往往会观察到更多差异,而当最初的新鲜感褪去之后,他们就会对这些差异熟视无睹了。写文化日志会帮助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他们会像人类学家一样去用心观察和体会这些文化差异,继而了解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中国留学的日子里,每个学生都有一大堆的故事可讲,但是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他们的观察和思考就会转瞬即逝,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一个学生说,这些日志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其中的文化故事帮助她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对中美文化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她在日志中写到了一些她对中美师生关系差异的观察:
我发现中国的师生关系跟美国的不一样。中国老师显得很关心他们的学生。拿我来说,上个星期三下课以后,张老师问我:“你最近为什么好像不太高兴?”在美国,我所有课程的教授都看不到学生有什么问题,更不会询问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还有的学生记录下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作为语言学习的材料。比如,一个学生在日志中写道,早上他在公交车站等车时,观察到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几种方式:“小张,你也上班去啊?”“哎,老王,早啊!”“老李,早上吃了吗?”“张主任,您今天怎么没开车?”这些表达都是学生在教材中很难学到的,却是来自日常生活的鲜活的语言。
同时,文化日志也为老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交际问题的窗口,这些来自学生亲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是老师难得的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环节,老师要针对学生在日志中写到的对中国文化的体会和感想,及时给以反馈,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文化差异,消除他们的误解,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尽量缩短他们的文化休克期。同时,如果老师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和经历来讲解中国的文化行为和背后的文化观念,教学将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牢固。(www.daowen.com)
另外,这样的写作活动不是命题作文,学生都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所以他们非常喜欢写。在写的过程中,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关于写文化日志使用的语言,在初级阶段,由于学生的外语水平所限,学生一般用母语写作;到了中高级阶段,则可以逐渐过渡到用中文写作。下面是一个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写下的文化日志:
我对一些特殊的中国菜过敏。比如,我不能吃辣的菜,也不能吃加了牛奶或者酱油的菜。可是,尽管每次我都告诉服务员不要在我的菜里放佐料,他们还是会把佐料放在食物上。这些服务员不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着实让我有点儿生气。以前,我以为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过敏的后果,但是最近我有了新的发现。如果我点了很简单的菜,服务员就会告诉我这样的菜很不好吃,然后他们要么给我推荐更好吃的菜,要么就给这道菜加佐料。现在,我明白这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中国菜是中国的特色,中国人把做菜好吃看作是一种国家的骄傲,他们觉得如果没给你做出好吃的菜,就会显得非常没有面子。因此,现在服务员再往我的菜里加佐料的时候,我就一点儿也不生气了。
除了写文化日志以外,中国留学项目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游览,这是一个让学生充分接触中国的成就文化和信息文化的良好契机。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与普通的观光客区别开来,不能将游览活动视为让学生纯粹感受异域风情的观光旅游机会。
中国的名胜古迹无数,留学项目的组织者应该精心选择每一个旅游景点。除了长城、故宫、兵马俑等经典的名胜古迹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主题景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比如,当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美国学生去山东旅游时,项目安排学生去了烟台栖霞的英灵山。这是一座安葬在抗日战争中光荣殉国的胶东烈士的陵园,平常只是中国人开展爱国教育的基地,很少有外国人来参观。通过参观这里珍藏的一些革命文物和照片,以及听当地导游讲解当年的抗日故事,美国学生对中日关系以及山东民间的仇日情绪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远比在课堂中的学习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另外,由于留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都在市区,我们还特意组织学生去乡村旅游,带学生深入到山区农户家中,了解农家的生活状况,让学生接触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旅游要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旅游期间,学生会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接触汉语,这是学生提高听力和阅读能力以及扩大词汇量的好机会。旅游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了解目的地的一些情况。以游览长城为例,在旅途中,初级班的学生可以结合他们学过的语言点,练习一些常用的语言表达,如“长城在北京的哪儿?”“长城离故宫远不远?”“去长城怎么走?”“你觉得长城怎么样?”“坐公交车到长城去要多长时间?”“长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等。另外,初级班的学生还可以学习一些关于长城的俗语,如“不到长城非好汉”等,或者学唱一些关于长城的歌曲和民谣等。中级班的学生可以练习讲述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冰道运石等,也可以了解长城的历史变迁或者自己书写长城导游词等。高级班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修建长城的辩论赛,比如,修建长城的历史作用、修建长城是保家卫国还是劳民伤财,还可以开展一些以如何保护文物古迹、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等为主题的口头报告。
旅游更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行为文化的大量机会。旅游涉及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是让学生学习或者复习行为文化的绝好时机。诸如买票、点菜、乘车、入住宾馆等日常交际活动,老师都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去处理。在学生处理这些问题时,老师在旁边对其进行观察和指导,在活动结束时,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反馈。
总之,学生在美国学习汉语的最为不利的条件就是缺少使用汉语的真实语境。因此,将学生带到中国文化社区中去,就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环境,让学生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而不是在中国当外国人。老师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事,而不是替他们包办一切。当然,我们也不赞成对学生完全放手,让他们在目的语文化中自由学习的方式,因为初到国外的学生都会遇到所谓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和文化冲突(culture conflict),老师如果不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跟进,解决其文化心理上的困惑和不安,学生的留学生活就很有可能在文化冲击的起始阶段就以失败告终,不能顺利进入到跨文化交际的适应阶段。
二、华人社区
除了到中国留学,美国的汉语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华人社区进行体演、开展活动。
在美国的大中城市中,一般都会有规模大小不一的中餐馆、中国超市、唐人街等中国社区资源。这些华人比较集中的场所尽管不能代表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但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对中国文化的粗浅的认识。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商品等成就文化,或者让学生去这些中国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观察中国人的行为举止与美国人的有哪些差异,等等。另外,在学习一些具体话题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地实践的任务。比如,学习“买东西”这一话题的时候,让他们去中国超市,用汉语去买一些特别的商品;学习点餐的时候,去中餐馆练习用汉语点菜等。
在南佛罗里达大学举办的“星谈项目”中,老师带领学生到当地的中餐馆去体验中国文化,让学生自己动手包饺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老师负责一桌学生,和学生边包饺子边学习。学生则按语言水平分为低、中、高三组,每个小组学习体演的内容都略有不同。
初级班的学生学习的表达有“这是什么?”“这是饺子”“你吃了几个?”“你喜欢吃饺子吗?喜欢吃什么样的饺子?”“你能吃肉吗?”“你对鸡蛋过敏吗?”等。
中级班的学生则有机会扩展他们的词汇量以及练习一些疑难句式。比如,他们可以学到一些与饺子相关的词语,例如:
名 词:馅儿、皮、猪肉、牛肉、青菜、素、荤
动 词:拿、抹、包、捏、摆、煮、蒸、煎、露馅儿
形容词:漂亮、周正、饱满、匀称、瘪、歪、香、鲜、生、熟
另外,一直被汉语老师们视为难点的“把”字句,在这个语境中也有机会得到充分的练习。比如:
把馅儿放在皮的中心位置。把皮捏紧。
把饺子摆整齐。
把盘子递给我。
把素馅儿和荤馅儿的饺子分开。
把素馅儿的给……吃。
高级班的学生则可以学习一些与饺子有关的民间故事、俗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比如“饺子有肉不在褶儿上”“好吃不过饺子”“吃顿饺子就当过个年了”“茶壶里煮饺子”以及“哑巴吃饺子”等。
另外,老师和学生一起吃饺子也是学生练习行为文化的好机会。比如,等饺子上桌了,学生要请老师先吃;当饺子所剩不多时,学生应相互谦让。老师与学生边吃饺子边练习这些行为文化,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并与服务员进行真实的交流,这些都会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以上包饺子和吃饺子的活动是一个成就文化、信息文化和行为文化三者融合的例子,至于什么时候教什么文化、用什么语言和方式教文化,则需要老师根据具体情境来设计。
此外,美国校园中越来越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也为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条件。老师要鼓励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与中国留学生结成语言伙伴,并参与到中国留学生组织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各种社交活动中去。这样,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到天南海北的中国人,有了观察和参与中国文化的机会,这对他们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帮助。老师也可以为美国学生创造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比如设置外语角,规定一个专门的时间和场所让中美学生互相交流;让美国学生采访学校里的中国留学生,就某个社会话题展开调查,然后到课堂上来汇报,等等。
三、虚拟社区
除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汉语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为美国的汉语学习者创造与中国人网上交流的机会。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开设“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一课时,就设立了一个BBS论坛,邀请中国青岛大学的学生与美国学生在论坛上发帖,讨论成语应用的问题。尽管他们那时还只能通过网络进行文字交流,但中美双方的大学生都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天关注自己帖子的热度和排行,并从彼此的交流探讨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如今,层出不穷的社交网站和聊天工具,如脸书、领英、Skype、微信、微博、QQ等,更为中美双方的网络交际提供了文字、语音、视频等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有待我们汉语教育者开发的教学资源。但是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