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舞台表演来说,观众是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因为观众是表演的观赏者和评判者。对于人际交往来说,观众或者说旁观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交际的时候,根据是否有旁观者在场,人们的交际行为会有相应的变化。另外,对于特定的交际行为,不同的文化对旁观者的角色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定位和要求。
人们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在中美文化中有明显的区别。很多美国人观察到,很多中国人在拥挤的公共汽车或者地铁上都会旁若无人地打电话或者大声交谈,让周围的人被迫成为听众。他们似乎并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也不在意是否有人在倾听他们的谈话。而在美国,很少有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广播”自己的私事,这种行为也会被认为非常不礼貌。如果有他人在场,美国人在交谈时会压低声音,尽量不影响到别人,同时也不希望别人听到自己谈话的内容。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行为屡遭批评,其中“说话不注意场合,大声喧哗”已经被列为在美国应避免的第一条不文明行为8。
此外,中美双方对老师当众批评学生的行为有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的学校中,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教育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辱骂甚至体罚学生的极端案例也时有发生。老师希望通过这种将学生的错误公布于众的方式让犯错的学生产生羞耻感,激励他们改正错误,同时也通过公示学生的错误行为和后果,来达到教育多数人的目的。因此,在批评学生这一教育活动中,老师并不回避其他学生,而是刻意让他们成为观众。而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中,如果学生的行为或者学习有问题,老师一般会与学生单独约谈,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学生,以保护他们的隐私和自尊心。中美文化中教育行为的这一差异也导致了不少跨文化交际的误解。一位美国女生告诉过我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的中文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跟我说:“你一点儿创造性都没有!”我非常生气,于是就反驳他说:“那你看谁有创造性呢?”结果这个老师指着班里另一个男生说:“他,他就比你有创造性,你应该向他学习!”我觉得老师是故意在大家面前羞辱我。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的中小学里,老师很可能会被学校开除的。
然而,上述故事中的那位中国老师却认为,当众批评比当众表扬会让学生更快取得进步,他之所以当众批评她是为了激励她更好地学习,希望她“知耻而后勇”。
同样是在学校这一场合,在美国,当众公布学生的成绩会被视为侵犯学生的个人隐私,即使是当众表扬,教师都要特别小心,避免因为表扬个别人而打击其他人的自信心;但在中国,学生的成绩、在班级和年级中的名次都会被公之于众,以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与老师当众批评学生或公布学生成绩类似,中国父母也会当众打骂孩子,而在美国,却很少有人会这么做。美国人觉得,当众打骂孩子这种教育方法更像在公共场合出演家庭闹剧,会让自己和孩子颜面尽失。另外,当众打孩子,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会被视为家庭暴力,父母可能会被警察带走,丧失孩子的监护权。但在中国文化中,“人前教子”是古训,一来可以向旁观者显示孩子有良好的家教,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绝不姑息,二来旁观者的存在会给孩子施加外界压力,让他们更觉羞耻,从而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以此来达到管教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在中国文化中,旁观者是被期待的,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美国文化中,为了保护学生和孩子的隐私与尊严,应该努力避免有旁观者在场。
关于观众在交际中扮演的角色,中美文化间还有一种差异,那就是对中间人这一角色的不同定位。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邻居家传来激烈的夫妻吵架的声音,作为一墙之隔的邻居,你会怎么做?大多数美国人会说,他们可能会拨打报警电话,请警察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自己则会选择置身事外,不会贸然介入。然而,Hu和Grove(1999)观察到,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中国的邻居更可能扮演和事佬的角色,登门问询然后居间调停来平息夫妻双方的矛盾,这种介入会让他们的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大家更加亲如一家;而在美国,这种介入会被解释为侵犯别人的隐私而招致反感。
美国学生Tom在他的文化日志中谈到了下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反映的也是中美双方对中间人这一角色的不同理解:(www.daowen.com)
我在香港学习中文的时候,有两个老师,吴老师和张老师,我跟吴老师更熟悉一些。一天,张老师想请我做她儿子的英语辅导老师,就请我去一家餐馆吃饭,一边吃饭一边商量这件事。结果,我去的时候,发现吴老师也在。后来,在整个过程中,张老师说话很少,反而吴老师说得最多。不管谈什么事情,吴老师都掺和进来说话,这让我很不舒服。最后张老师问我什么时间辅导比较合适的时候,我说我什么时间都可以。话音刚落,吴老师又插嘴说:“你星期天不是要去做礼拜吗?”我就彻底火了,生气地对吴老师说:“这又不是你的事,请你不要多管闲事好不好?我又不是动物园的动物,你老盯着我做什么?”吴老师被我这么一顿抢白,立马拂袖而去,以后再也没和我联系过。
在采访中,Tom跟我说起这件事时还是颇感不解。他说,在美国文化中,吴老师的做法会被认为非常无礼,这件事情本来是他和张老师之间的事情,吴老师最多算是个旁观者,不应该介入这件事,更不应该自作主张地代替张老师或者他做决定。而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吴老师在这个交际事件中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旁观者,她其实是在扮演着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其职责是帮助Tom和张老师更好地沟通。
在中国社会中,中间人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承担着两种社会功能:一是帮助当事人扩大人际关系网络,二是帮助当事人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纠纷或其他尴尬局面。由于中间人通常都与交际双方相熟,人们相信,有中间人从中斡旋,事情会得到更加顺利的解决。
前面我们说过,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彼此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Bond(1991)这样描述中间人的角色:
直接的关系包括同学、校友、同乡、生意伙伴、同事或者俱乐部的伙伴等,间接的关系则是那些与这些人直接相联系的人们,人们通过动用自己的直接关系来与那些他们希望结识的人建立间接的关系。
因此,中国人经常通过中间人搭桥来结识新朋友,建立和扩展他们的人际网络。以双方共同信任的中间人为媒介,原本陌生的两个人可以迅速建立起联系,但在相识的最初,中间人在帮助双方沟通和增进了解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中间人还在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中扮演着枢纽作用,在诸如商谈价格、提出建议、批评等可能危及人际关系或者伤及彼此面子的一些交际行为中,中国人喜欢通过中间人来居间协调。他们认为,通过第三方来化解双方的矛盾,比面对面地直接沟通更能消除敌意、避免尴尬、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局面。然而,对美国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当事人自己直接解决问题,寻找中间人的做法让他们觉得对方缺乏诚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