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人的就餐行为和地点文化差异

中国人的就餐行为和地点文化差异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人看来,吃饭是为了联络感情、建立关系,也是一个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从选择就餐地点、邀请、落座到离开,处处都有讲究。如果不理解餐馆这一地点所承载的文化含义,美国人就会觉得,中国人的这些就餐行为实在过于繁琐,甚至有些虚伪。

中国人的就餐行为和地点文化差异

任何交际行为都发生在特定的场所中,如教室、图书馆、医院、公司、餐馆、商店等,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地方工作、学习、社交、寻求服务。然而,即便是在一些相似的场所,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表现也可能大相径庭。同样的交际行为,在一种文化中可能司空见惯,在另一种文化中就可能引人侧目。这些差异的背后,是地点承载的不同的文化功能、文化寓意和特殊的文化记忆。

以餐馆为例,不管在哪种文化中,外出就餐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为人们提供食物的场所,形形色色的餐馆自然有其相似之处。比如Shepherd(2005)在他《吃在山东:从个人经历到第二文化教学法》一书中谈到,不管在哪里,餐馆在许多方面都大同小异:空气中弥漫着炒菜的各种香味,服务员往来穿梭,把菜送到每张桌上,客人进门时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通常都是“请问,你们几位?”。然而,尽管如此,他第一次在山东的一家餐馆吃饭的时候,还是注意到了中美餐馆中人们行为上的诸多不同。比如,客人落座后,服务员问都没问,就先给他们倒了一杯热茶,而如果在美国,服务员会先征求一下客人的意见,问他们想喝什么;另外,菜是一个一个陆续上桌的,而在美国,通常都是所有的菜都准备好了再一起端上来。随着去中国餐馆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发现,这些还只是表面的不同,中美两国餐馆的差异还远不止这些。比如餐后付账这一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却有着很大的学问。在经历了无数次饭局之后,他才逐渐明白,中国人抢着付账更像是一种文化仪式,无关金钱,却事关面子。众人面红耳赤大声嚷嚷不是在争吵,互相推搡争来抢去更不是在打架,有时候参与这场账单争夺战的人甚至身上根本没有带钱,却仍要拼命坚持由自己来付账。这种争抢着付账的情况在美国的餐馆几乎看不到,多数情况下,朋友外出就餐时,大家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预算,点自己喜欢的菜,付账时也是各付各的,彼此独立,分得清清楚楚。

另外,有些中国餐馆内都有卡拉OK设备,供客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消遣娱乐。很多在中国的美国人都有过被强行要求高歌一曲的经历,而在典型的美国餐馆里,则一般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不熟悉这样的场合往往会让美国人尴尬紧张、不知所措。下面这两段文字摘自一位美国学生写的文化日志:

尽管我知道很多中国人非常喜欢唱歌,但看到人们从餐桌旁站起来拿起麦克风就唱的时候,我还是非常吃惊。对我们来说,唱卡拉OK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紧张,担心自己能不能唱好,尤其是在一群你并不熟悉的人面前。实际上,除非是喝醉了,没有几个美国人会站出来在这样的场合开唱。

中国人似乎很喜欢当众即兴表演,尽管他们可能不是在故意卖弄自己的特殊才艺,但他们真的很享受这种被众人注目的感觉。而在美国,只有专业的演员才会这么做,普通人会担心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乖露丑。

就餐环境在中美两种文化中也有明显的差异。去过中国的美国人都会发现,中国的大小餐馆里人声鼎沸,笑语喧天,而在传统的美国餐馆里,大家在昏暗的灯光或烛光下轻声细语,偶尔听到刀叉碰触盘子的脆响。

在中国餐馆中就餐的时间之长也常常超过美国人的忍耐限度。一位在中国的广告公司工作的美国人告诉我:

有一次我陪我们老板接待一个客户,我们中午11点半就赶到了餐馆,然后一直吃到下午3点多才结束。回到公司不久,6点我们又出发去陪他们吃晚饭了!而且晚饭的时间更长,我们在一个包厢里吃饭、喝酒、唱歌,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

在我采访过的美国人中,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甚至早在10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就深刻体会到了中美对于宴席的这种差异。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他提到:

更为可怕的是中国人那无休止的筵席,筵席上的菜肴之多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尽管中国人乐在其中,直到离开时还似乎意犹未尽,而每位参加过这种宴会的外国人却都会感到恐怖和绝望。

(明恩溥,2012)

由此可见,同样的场所,尽管基本功能相同,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却有本质的差异。就像我采访过的很多美国人所观察到的,餐馆似乎是中国人社交场所的不二选择。接风、送行、相亲、结婚、过生日、孩子满月、朋友来访、同学聚会、洽谈生意,都要找家合适的餐馆,似乎所有的主题都可以通过美食来传情。在这个场合,似乎可以表达所有的感情: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希望维持住永恒的友谊、化解初次见面的尴尬、表达难以言表的歉意等,不一而足。在中国人看来,吃饭是为了联络感情、建立关系,也是一个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从选择就餐地点、邀请、落座到离开,处处都有讲究。安排座次时,地位低、资历浅或年纪轻的要对尊者和长者表达尊敬,位高权重的则要适当谦让,以显示自己的大度和谦逊;点菜时,大家会照顾彼此的口味和身体状况以及主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据此来选择合适的菜品,以体现出自己对别人的周到和关爱,而那些只按照自己喜好点菜的人就会被认为是自私、不懂事;上菜时,要请尊者和长者先吃,以此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敬酒时也要加上言辞恳切的敬酒辞,进一步用行为和语言表达感情;饭后的卡拉OK表演更是这样,从唱歌是否积极主动能够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合群、是不是懂得给别人面子;付账单则体现出一个人是否小气、是否可交、是否明白社交礼仪。因此,从一个人用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人们相信盘子里的食物是人的延伸,观其食可以知其人。可以说,餐馆这一交际场合是全面考察人是否周到、是否慷慨、是否懂事、是否好相处的一个绝佳的地点。就像Shepherd(2005)所总结的:“如果你能和中国人在一起把饭吃好,你就能在中国取得成功。”

如果不理解餐馆这一地点所承载的文化含义,美国人就会觉得,中国人的这些就餐行为实在过于繁琐,甚至有些虚伪。

“我不理解中国人吃饭时,为什么还要把座位分出上下等级,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吃饭本来应该是轻松愉快地享受美食,在中国却要遵循一大套繁文缛节,比如谁先品尝第一口菜、先给谁布菜、要给谁敬酒等,不仅要会察言观色,还要会得体漂亮地讲话,这无异于一种折磨。”

“喝酒本来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但在中国的酒桌上,却不能想喝就喝,而是必须要找人喝,或者敬别人酒,或者接受别人的敬酒。更不可理喻的是,喝多喝少也由不得自己,得听对方的要求,不管你喜不喜欢。”

“我觉得中国人付账的方式很奇怪。本来自己吃饭自己付钱天经地义,为什么中国人非要把账目混在一起,事后还要在心里惦记着自己人情账簿的收支呢?我觉得这既麻烦,也有点儿虚伪。”

“当我明白了中国人吃饭的这种文化规则后,我就在墙上贴了一张纸,记录下每次出去吃饭的人员和付账情况。当我再出去赴宴前,我都要先查看一下,这次是不是该轮到我来付账了。”

而当用这些文化规则来审视美国人在餐馆的就餐行为时,中国人也会有很多质疑和不解。

“我觉得美国人的宴客方式很没有人情味儿,大家各点各的菜,各吃各的,各付各的,谁都不管谁,谁也不欠谁,这能有什么感情交流?”

“和朋友一起吃饭还要AA,我觉得有点儿说不出口。”(www.daowen.com)

同一个地点在中美文化中的寓意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一差异也会导致人们在语言运用上的不同。比如,中国人通常都对家乡怀有深厚而强烈的感情。从古至今,思乡就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学主题。不管故乡有多贫穷落后,在人们的记忆和描述中,故乡总是那么美好。当一个人功成名就时,衣锦还乡似乎总是第一愿望;当在外闯荡多年而一事无成时,担心的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怕家乡人失望和耻笑;而当客居他乡多年,年老体弱时,就开始担心能否叶落归根,埋骨桑梓地;即便不幸客死他乡,去世之前也会挂念着魂归故里;另外,如果成功人士对自己的家乡毫无贡献或者与家乡联系不太紧密,他就通常会被指责为“忘本”或者“忘根”,家乡人也会因此看不起他或是在背后数落他。可以说,中国人的这种故乡情结根深蒂固。

相较之下,美国人的家乡观念就远没有中国人这么强烈。在拉丁语中,就有“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家乡”的表达。生于意大利布隆迪西乌姆,年轻时跟随叔父来到古罗马的诗人巴库维乌斯也说过,“哪里生活得好,哪里就是家乡”。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人的祖先来自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如果不去刻意寻根,上数几代,他们就已经不清楚自己的家乡究竟在什么地方了。同时,美国人一生也很少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地方,搬迁是一件十分寻常的事情,据说美国人一生中搬家的平均次数超过10次。他们有出生地和居住地的概念,但这些仅仅是地理概念,与情感关系不太大。因此,在谈到家乡时,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措辞有显著的差异。我曾经在课上做过一个实验,请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家乡。我发现,几乎所有中国学生对家乡的评价都是正面的,每个人都对家乡充满了自豪。比如:

“我的家乡是中国的六朝古都,历史非常悠久,有很多名胜古迹。”

“我的家乡山清水秀,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有个学生来自广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个山村小到在地图上都很难找见,而且经济上也非常贫困,但是他还是说了很多优点,比如:

“我的老家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出过很多名人。”

而美国学生在谈到自己的家乡时,很多都是负面的评价,比如:

“我的老家在纽约,可是我不喜欢纽约,那里人太多,太吵了。”

“我在佛州的墨尔本市出生长大,那个地方在海边,我觉得我的家乡没有什么好说的。”

有个学生的家乡在佛罗里达州的清水市,这个城市有“世界上看日落美的海滩”的美誉,可她却说:

“很多人都说清水的海滩很好,其实我觉得没有那么好,佛州比这里好的海滩多得是。”

对故乡的不同文化情感也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困扰,尤其是对那些华裔美国人来说。华裔学生Gina在她的博客中提到:

我父母的老家在山东平度,有一年我跟他们在那里住了四个月。几乎每个见到我的人都会提到:“这是你的老家,你的根在这里。”坦率地讲,我不觉得这里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是在这里出生或者长大的,也没有任何朋友在这里,它只是我父母的出生地而已。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非要把这里说成是我的老家,而且还要我对它充满感情。

美籍华裔作家徐欢也有类似的感觉:

由于出生在美国,徐欢从小接受的是美国文化,所以尽管他和中国人长得并无二致,走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却感觉自己不属于这里。有时,当地人会问他:“你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他总是回答:“在美国,我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在中国,我感到自己行事很美国化。”对于这样的回答,年轻人会明白其中的含义,不过年岁长的人听了就会不太满意,他们总是教育他说:“你应该这样回答——我身上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我爱中国,很高兴能投入祖国的怀抱。”

(侨报,2015年3月31日)

此外,人们对于某些地点还有特殊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记忆决定着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则是被禁止的。因此,缺乏对某一个地点的特殊文化记忆就很可能会导致误解。2016年2月,美国艾奥瓦大学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微博上张贴持枪照,并在朋友圈发帖称:“这学期我这么认真学习,如果学校还是让我挂了,就让教授们体会下当年卢刚的恐惧。”结果他的行为被校方认定是威胁,这名中国学生因此遭校方开除,枪支也被没收,两天后即被遣返回中国。尤其令人惋惜的是,本来再过一年,这名学生就可以顺利毕业了。

从这名学生事后的解释来看,多数中国人都相信这是一个误解,这名中国学生只是在开玩笑,但这个玩笑却选择了最错误的地点。他在微博中提到的卢刚也曾经是在该校就读的一名中国留学生。1991年11月1日,卢刚在校园中持枪射杀数人,导致五人死亡,一人重伤,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因此,有消息表示:“艾奥瓦大学校方对此案如此强硬且迅速的反应,就是因为该校曾经发生过卢刚枪杀教授的历史事件。此案虽然过去了20多年,但相信卢刚案的背景正是促使校方如此迅速决定的原因。”(凤凰网,2016年2月12日)

因此,要想真正了解目的语文化,跨文化交际者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深入了解这些地方的历史和人文背景。这些地方不应仅仅局限在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也应包括那些承载当地历史的地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