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故事:文化记忆的传承之道

故事:文化记忆的传承之道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事与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故事决定人们思考及行为的模式,是人们做事的参考。人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各类故事,因此,在同一文化中生活的人们会拥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故事,Schank称它们为“文化共享的故事”。这一切都是因为交际双方缺少同一文化中的那些“文化共享的故事”。这些共享的故事并不等于正确的认识,它们只是维持一个特定文化圈正常运作的各种规定。

故事:文化记忆的传承之道

如前所言,误解无处不在,有人群交往的地方就会有误解,而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起进行交际时,发生的误解和误会往往会更多。针对这一现象,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语言学家认为,误解是由于语言不通;人类学家认为,误解是因为交流的方式不同;社会学家则认为,误解是社会背景的差异所致。这些观点都从某一侧面对误解的发生进行了解释,各有千秋。一个共识是,误解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现象,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去揭示误解发生的所有原因。

Hanks(1996)认为,“要达到相互理解,交际双方不见得一定要使用同样的语言。语言相通固然有些帮助,但这一条件既不必要,也不充分。从实用的角度考虑,他们只需要对‘当下的情境’达成共识即可”。

而要理解“当下的情境”,远比单纯地理解语言、文化或者个体差异复杂得多,它要求交际双方对彼此的社会角色、交际行为发生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交际遵循的社会规则、交际使用的话语等一切与交际相关的要素有大体一致的理解,只有这样,交际双方才能准确理解彼此的交际意图从而达成交际目的。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概念来诠释误解发生的缘由,这一概念要能包括上述所有要素。我们发现,认知心理学提出的“story”这一概念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要。

在本书中,我们用汉语中的“故事”一词来指代“story”。根据《辞源》,“故事”的本义是“旧事、旧业、典故”等,也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过去的事情”。在这里,我们使用的正是“故事”一词的本义。3

Schank(1990)认为,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源于过去的经历,知识就是故事。我们知道的任何事情,比如朋友的生日派对是什么样子、冰激凌是什么味道、如何驾驶、如何做饭、如何遵守行驶规则、如何向我们的朋友表达需要和愿望,等等,都是过去的经历教给我们的。然而,过去的经历有很多,不是所有的经历都值得保存在记忆中,只有那些为人们记住的经历才能被称为“故事”。

故事与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脑试图理解并记住一段经历时,它会将这段经历的零散碎片整理拼合成一个故事(Mckee,1999)。因此,人类的记忆是以故事为基础的,人们习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思考,透过故事来组织他们的经验,解释不寻常的事件,获取看待事情的角度并且对事情进行评估(Schank,1990;Martin & Romani,1994)。当人们在面对新的情境时,会从记忆中寻找相似的故事来做参考,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初次被邀请去参加朋友的婚宴,我们需要提取记忆中那些参加宴会的故事、有关特定地点或特定酒店的故事,以及有关表达祝贺及人情往来的故事。当所有这些相关信息汇总起来,我们就为即将到来的事件做好心理和行为上的准备,即使是在第一次面对这一情境时也不至于手足无措,而是能够得体地应对。当经历过这次婚宴之后,我们的记忆中就多了一个参加朋友婚宴的文化故事,成为以后出席类似场合的参考。

人们依靠回忆过去的故事来指导未来的行动,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脑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Schacter、Addis和Buckner(2007)的研究发现,人们在想象某个事件时,大脑的工作机制与回忆某个事件非常相似,这二者都需要从大脑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重新构建成一个新的事件。研究者发现,如果人们设想的事件发生在自己熟悉的场景中,比如自己的家中或者朋友的住处,细节会更加生动、逼真,但如果设想的事件发生在人们不熟悉或者从未去过的场景中,比如热带雨林或者北极时,细节就会很模糊。也就是说,故事决定人们思考及行为的模式,是人们做事的参考。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考记忆中的故事。

故事构成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塑造着我们的信念,决定着我们的行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发生的南京彭宇案在经媒体发酵之后广为流传,老人摔倒后该不该扶甚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个故事深入到了人们的记忆之中,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当2011年广州的一名小女孩小悦悦在遭到卡车撞伤倒地之后,十八个经过的路人竟无一人伸出援手,结果导致小悦悦遭到二次碾压最终身亡。不少人认为,小悦悦事件其实是彭宇案的延伸。

故事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渐获得的,人在一生中伴随着故事的积累一路成长。我们的故事可以来自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别人的经历、权威人士的教导、新闻报道或者文学作品等。我们在故事中学会待人接物,在这些故事的指导下在社会中得体地做事。一个社会化程度越高的人,他的经历就越丰富,头脑中储存的故事也越多,做起事来也显得更加得体。

人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各类故事,因此,在同一文化中生活的人们会拥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故事,Schank(1990)称它们为“文化共享的故事”。它们可以是对某一类人的定型印象,可以是某一约定俗成的行为,甚至可以浓缩为一句格言或者谚语。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们对这些故事习以为常,很少思考也鲜有谈论。例如,人们知道怎样做每件事情,如怎么去餐馆点菜、怎么寄信、怎么在城市中穿行,等等,这是因为他们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在做这些事。然而,当他们进入另外一种文化时,那些在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突然变得陌生起来,甚至如去超市买东西或者去图书馆借书等再简单不过的行为,都会使他们手足无措,举止幼稚可笑。很多时候,他们善意的举动会被理解为敌意,他们无心的动作会被错误地解读,几乎每一个在另一文化中生活和工作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一切都是因为交际双方缺少同一文化中的那些“文化共享的故事”。“文化共享的故事”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真善美的认知,对日常行为和社交礼仪的约定,等等。这些共享的故事并不等于正确的认识,它们只是维持一个特定文化圈正常运作的各种规定。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繁育出千差万别的物种,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并世代相沿。对于很多衣食住行等方面简单的日常行为,很少有人会去反思其背后的缘由。当发现其他文化中人们的行为与自己的惯常行为不一致时,很多人会觉得他人的行为不合常理,自己的行为才是科学、健康、正当的。例如,除了咖啡和热茶,美国人几乎总是喝冰水,即使是生病或者妇女生产的时候喝的也都是冰水,这些行为在中国人看来非常不可思议。一个中国学生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的室友是美国人。有一天她胃痛,躺在床上休息。她的美国朋友听说她不舒服,特地带着礼物来看望她。让我吃惊的是,她们给她带的是一杯芒果口味的冰淇淋。我说:“你胃疼怎么还吃冰的呢?那不会更不舒服吗?”她说:“不会啊,没问题的。我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在中国的时候,从小我妈妈就叮嘱我,胃痛的时候要喝热水,吃冰的会刺激胃,让病情更严重。

而中国人对热饮的偏爱也让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同样觉得很难理解。一个美国人这样表达过自己的困惑:(www.daowen.com)

我觉得热水在中国文化中仿佛可以包治百病。感冒的时候,我的中国朋友跟我说“你要多喝热水”,我胃疼的时候,他们也会跟我说“要多喝热水”……冬天让我喝热水我还能理解,大夏天为什么也要喝热水呢?

颜色本身只是自然界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一旦人们把它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礼仪习俗等问题联系起来,就赋予了色彩不同的象征含义,形成了关于色彩的不同的文化故事。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黑色和白色则寓意腐朽或者死亡,因此在传统的中国婚礼中,人们喜欢用红色作为主色,而葬礼则多使用黑白两色。但在美国文化中,红色被视为恐怖、危险和紧张的象征,白色则多与高雅纯洁相联系,因此美国新娘婚纱多为白色。又如,唐代乐府妓院里的男人戴绿纱巾,元明两代也有娼妓家男子戴绿头巾的规定,因此汉语中有“戴绿帽子”一词,意指“妻子与人有奸情”,所以中国男人很少选择戴绿色的帽子。而美国文化中并没有这一关于绿色的文化故事,绿色的帽子与其他颜色的帽子并无二致,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因此,当笔者所在的南佛罗里达大学孔子学院刚刚成立的时候,校方曾经制作过一批礼品帽,由于大学的校色之一是绿色,所以很自然地选择了绿色,结果这些精心制作的绿帽子让来访的中方代表哭笑不得。

节日反映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某种价值观的推崇,不同的文化自然有着不同的关于节日的文化故事。比如说,圣诞节原本是纪念耶稣诞生的宗教节日,后来演变成美国和其他基督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个节日,很多父母都会假扮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礼物,而一般孩子在六七岁之前都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他们的父母也不揭穿这个美丽的谎言,因为除了出于宗教的考虑,他们也想尽量守护孩子们的想象力。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基督教国家关于圣诞节的文化故事。而中国等一些非奉基督教国家并不会专门庆祝圣诞节,并且由于中国没有基督教这个宗教文化背景,一些中国的孩子从很小就被告知,圣诞老人只是一个虚构的形象。这是中国人头脑中关于圣诞节的文化故事。本来这两个文化故事在各自的文化语境中独立存在并发展,没有什么冲突,但当一个华裔教师在美国文化中讲述她的文化故事时,却遇到了麻烦。下面是2011年中新网上的一则新闻报道: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上州一名华裔老师伍安(Leatrice Ann Eng,音译)日前因告诉其教导的二年级学生没有圣诞老人,引发家长争议,她为此致电每位学生家长道歉。

根据《纽约邮报》4日报道,位于纽约上州Nanuet地区的George W. Miller小学58岁华裔女老师伍安,上周二(11月29日)在课堂上给七至八岁的二年级学生讲解关于北极的知识时,其中一个学生指出北极正是圣诞老人住的地方,伍安告诉学生并没有圣诞老人,还补充说圣诞树下的礼物是他们的父母放在那里的。随后家长们认为伍安不应该告诉学生没有圣诞老人,因为这完全摧毁了他们的节日。

(中新网,2011年12月6日)

在这位华裔老师看来,她是在讲科学,实事求是,不应该算什么错误。如果这位老师是在中国的课堂讲这番话,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她生活的地方是纽约,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她应该讲述美国的圣诞文化故事,才能与当地的文化相符合。因此,当她否定了被当地人广为接受的文化故事时,当地人自然会愤怒,觉得她是在挑战他们的宗教文化,破坏了孩子们的文化记忆。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不同文化对于科学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对于在中国被普遍认可的中医,美国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规定。中新网2015年有这样一则新闻: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用活蜜蜂对人体穴位直接螫刺的蜂针疗法(Bee Sting Therapy)对许多华人而言并不陌生,但在阿罕布拉开中医诊所的53岁的针灸师周新胜因使用蜂针疗法被加州针灸局(Acupuncture Board)推上被告席,将于8月3日听证。若罪名成立,他将面临吊销执照和巨额罚款的处罚。

(中新网,2015年6月12日)

加州针灸局的立场是,蜂毒外涂或口服时属于中药或健康食品的范畴,针灸师用这些方式使用蜂毒时不算违法,但将蜂毒通过蜂针引入人体是注射,而针灸师不得使用注射,因此使用蜂针疗法违反了加州针灸法规。但周新胜的律师却认为,蜂针疗法利用活蜂的蜂针将蜂毒引入人体,是螫刺而不是注射,是中医中药的范畴。在美国,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刮痧、针灸等对中国人来说习以为常的医学手段,在美国甚至可能会触犯法律,因为在美国人的文化记忆中是没有这样的故事的。

Varonis和Gass(1985)指出,交际双方对对方了解越深,彼此的文化背景越相似,对话就越容易开展,根本原因就在于彼此有更多共享的文化故事,交际双方头脑中共同的文化故事越多,双方越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误解也越不容易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