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活实践与新场景构建下的时间轴优化

生活实践与新场景构建下的时间轴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近年来流行的几首歌曲折射出国人时间意识的隐秘。另一个在中国流行并能在各个阶层、年龄段都引发共鸣的时间现象是对代际更替的敏感。而在当下的中国,每隔10年乃至5年,就产生一代。对时间“加速感”的抗争,在不经意间成为一个中国人生活里的景观,以及很多场合下的趣味选择。案例15:时间的考古。较为知名的类似活动场景,参与度较高的还有“微信第一个朋友”。2015年11月,韩国tv N有线台开始播出《请回答1988》这部连续剧。

生活实践与新场景构建下的时间轴优化

在当下的生活中,民间所弥散的时间意识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流行文化现象中做一番考查。首先,近年来流行的几首歌曲折射出国人时间意识的隐秘。其中,《时间都去哪儿了》和《从前慢》恰恰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前者是对时间快速流逝的感叹,后者则是在怀旧情绪中,感喟旧日时光的缓慢和诗意。但都反映出当下国人对快速变革时代的复杂情愫。

另一个在中国流行并能在各个阶层、年龄段都引发共鸣的时间现象是对代际更替的敏感。2017年10月30日,在中国的网络和社交媒体上,一个话题开始快速流传,“晴天霹雳:‘90后’都开始秃顶了!”[133]这个带点戏谑的说法让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更为年轻的“90后”的生活,并反观此前的“70后”“80后”乃至更早的“60后”。在西方社会领域,关于代际的更替,大致有三个公认的说法:年龄在48岁到66岁之间的婴儿潮一代,36岁到47岁的X一代和现在处于19岁到35岁之间的千禧一代(自2017年倒推)。而在当下的中国,每隔10年乃至5年,就产生一代。甚至“95后”“00后”也已经进入公众话题。詹明信有句简明的断言:“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空间的,现代主义是关于时间的。”由此,我们大致可以解释以上中国社会普遍的时间“加速感”,即中国社会正处在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阶段,时间感明显带有现代主义的特征,而后现代的“时空并置”和全球化带来的“时空分延”又让中国人的时间感觉产生了一定的混乱。201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7版《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5)》指出,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中国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工业化综合指数为84),工业化基本完成[134]。而工业化是现代主义的典型阶段。

林奇在《此地何时》中,描述过这样的时间感受:“从时间上说,一个人曾观看的东西都不是关闭的,一切都是进入它的自然通道,所以人的头脑就渐渐习惯在一个特别纯净和富足的环境里工作;而从空间上看……总会阻挡人的视线,与之相比,时间的那种柔性的半透明之地就会受到心灵的欢迎……然而,我们的新郊区和新城镇却像是昨天才刚刚动工,就都一下子竣工了,没有任何裂口供我们穿越到过去或者未来。”[135]这与我们当下的情形何其相似!

卡斯特所说的“网络社会”里,我们可以找到林奇所说的时间穿梭的“裂口”。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根据网络社会的特点,卡斯特称网络时代人类将进入“无时间的时间”(无时之时),他把时间分为三类:有躯体的时间(embodied time),时钟时间(clock time)和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 time)。究其本意,所谓有躯体的时间,意思就是指传统农业社会,自然经济时代人按自然的节律而感知的时间,如日升月落;时钟时间则是18世纪钟表发明以后的时间模式,是进入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的关键和物质基础,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运行,就是一种钟表时间;无时间的时间,则是指网络社会,人们在网络虚拟时空中,在全球化的大潮里,传统的“线性的、不可逆转、可以度量、可以预测的时间”[136]被彻底打破,在网络时空中,时间的线性不存在了。因为我们永久在线、永久连接。

网络的时空压缩效应依然成为现实,无时间的时间成为网络虚拟空间的一个基本生存维度,但处在工业化后期的中国人,却又有着“时间加速”的普遍感觉。在当下人们的生活时间里,时间感觉的复杂性成为一个显著性的影响因素,也制造了一个个“时间性”生活场景。

对时间“加速感”的抗争,在不经意间成为一个中国人生活里的景观,以及很多场合下的趣味选择。在网络空间存在,在生活中也常见。比如,时光慢递邮局,就成为很多文艺青年获得灵感的所在。(www.daowen.com)

案例14:时间的反抗。时光慢递邮局、时光慢递咖啡馆是一种新鲜的经营业态,通常以“写给未来的情书”为口号,为顾客寄存邮件,按设定的时间——与都市生活里常见的“快递”相反,往往是延迟发送邮递,或写给自己、恋人、朋友,在延迟的时光记忆中,获得独特的感受。

案例15:时间的考古。2013年,淘宝10周年,举办了一场“淘宝10年账单”活动,网友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纷纷晒出自己的10年账单,不仅仅是查看自己10年间“剁手”花了多少钱,更是一种时间的“考古”,借机回顾自己的人生。较为知名的类似活动场景,参与度较高的还有“微信第一个朋友”。

案例16:时间的怀念。2015年11月,韩国tv N有线台开始播出《请回答1988》这部连续剧。故事满怀温情,讲述了1988年韩国首尔市道峰区双门洞五家邻居的故事。

此外还有2017年1月,微信公众号“山小岁月”发表了《请回答1993,你还记得24年前的那个鸡年吗?》,显然模仿《请回答1988》的思路和语言模式。文中回顾了过往20年,中国人生活中诸多的大小事件,引发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一大波类似的“刷屏”文章,以浓重的怀旧情绪,获得社交媒体时代的情绪共振。随后,一大波“198x,我很想你”“199x,你还记得吗”类似文章在网络和社交媒体流传,成为一个当下不容忽视的共同怀旧的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