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卡斯特提出的网络地理学其实就是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往的频繁疏淡。现实世界中,米尔格拉姆的“六度分隔”就是所谓的小世界,而格兰诺维奇的“弱连接的强效应”,则可以成为网络的无边界性特点的“大连接”特点。网络空间实践主体也遵循着现实世界的规律和特点。
据研究,1929年由匈牙利作家卡林西(Frigyes Karinthy)在其短篇小说《链条》(Chains)中给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说。1967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设计实验并验证了“六度分隔”假设。199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瓦茨(Duncan Watts)和斯特罗加茨(Steven Strogatz)在《自然》上发表了题为《“小世界”网络的集体动力学》(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 World”Network)一文,正式提出了小世界网络的概念和模型。他们通过两个网络结构参数——较大的网络群聚系数和较短的网络平均距离来描述的“小世界现象”。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是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的平均值。网络的群聚性是对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群聚系数的平均值。具有小的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却有大的网络群聚系数的网络,便称之为小世界网络。[90]例如,两个熟人的A和B,其中A并不认识第三人C,但B却恰好是C的好友。通过B,A实际上可能很容易和相隔很远的C相识。这就是小世界网络。用统计学术语表达,就是均值小,方差大。小世界效应和黄金分割率一样,是个宇宙常数,各种社会网络、电力网络、神经网络、生物网络中均存在小世界现象。与此相反,较小的网络群聚系数和较长的网络平均距离则是网络的无边无际现象。前者很容易形成网络的熟人社区、本地社区,后者则形成网络的时空并置效应。(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