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移动互联时代的主体性境遇优化方案

移动互联时代的主体性境遇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终,2天后因技术设计问题活动叫停。互联网络带来的全球化协作和社会化学习,是其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中国当下进入了高铁时代,却又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力量一起——形成了“传播和运输”的再次融合,形成巨大的合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制造了一个个新的场景。

移动互联时代的主体性境遇优化方案

当下的生活中,再也没有什么能像互联网、移动社交媒体一样,几乎每天都在为我们制造种种神迹。

2017年最后一周,有着9亿日活跃用户的移动社交平台微信上,一件又一件“刷屏级”大事密集而来:12月22日开始,一个名为“同一天出生的你”的捐助活动,引发诸多关注、跟随、模仿。最终,2天后因技术设计问题活动叫停。到12月27日已募集294.2万,即294.2万人(按微信最高指数统计)参与[6]。12月23日,1.17亿人(按微信最高指数统计)在@微信官方,要求“给我头像一顶圣诞帽”,而微信官方“被迫”应急提供了为头像添加圣诞小红帽的小程序,网络世界一片欢腾。12月25日,广州公安签署了全国第一张微信身份证,可以为线上线下政务事宜,以及旅馆登记、物流快递等实名应用的场合、场景提供国家法定证件身份认证服务,两天后微信身份证的搜索指数达到了1.37亿(按微信最高指数统计)。12月30日,仿佛为了弥补此前“同一天出生的你”这一网络活动200万参与人数级别当量的不足,一个名为“18岁照片”[7]的微博、微信晒照片活动又不期然再次“刷屏”,两天内微信指数最高值到了惊人的3 900多万。从2019年10月24日开始,类似场景再次发生,无数网友@微信官方,要求“给我一面国旗”。在24日当天的微信指数中,提及国旗的有3.5亿多人次!群体“刷屏”的狂欢再次出现。

从网络虚拟应用,到真实社会空间中的公共事务参与,再到社会管理,足证互联网络已逐步深入地嵌套进我们的社会之中。网络不仅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事实上更成为一种社会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人类何时有过移动社交媒体这种动辄亿万级的呼风唤雨的神迹?媒介的动员、劝服、涵化、议程设置、环境拟态、拟剧、虚拟仿真,何时有过这样高时空压缩状态下的传播效果呢?

对于互联网的历史角色,全球传播领域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员主任、信息哲学家弗洛里迪在著作《第四次革命: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人类现实》(The Forth Revolution:How the Infosphere is Reshaping Human Reality)做了一个历史性的界定:“信息与通信技术正普遍、深刻而又无情地创造和重塑着人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改变着人类的自我认知,重组着人类自身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升华着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8]他甚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区隔,将人类历史分为三个时代:史前时代——无ICTs,历史时代——个体与社会福利与ICTs相关,超历史时代——个体与社会福利依赖于ICTs。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下属的人类动力学实验室(Human Dynamics Lab)创办者,著名的“可穿戴设备之父”彭特兰在《智慧社会:大数据与智慧物理学》(Social Physics,How Good Ideas Spread:the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曾高度概括总结:西方的繁荣,历史上归功于斯密(Adam Smith)和洛克(John Locke)等启蒙运动思想家传承下来的范式:自由的市场竞争和交换决定了人类的发展。而今天,“人机结合的互联网”为社会带来了“更广泛的参与和更快速的变化”,“世界似乎在一夜之间演变成了一个人类和技术共存的联合体”。[9]

与彭特兰思想相似,牛津大学的两位学者戈尔丁(Ian Goldin)和柯塔纳(Chris Kutarna)在《发现的时代:21世纪风险指南》(Age of Discovery:Navigating the Risks and Rewards of Our New Renaissance)中,也强调了互联网带来的大连接效应:学术移民和社交媒体对全球社会发展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10]。互联网络带来的全球化协作和社会化学习,是其对人类的最大贡献。(www.daowen.com)

我国学者喻国明等人也提出另外一个视角: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嵌入,提供了自由的连接和聚合,从而实现了“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中绝大多数人是传统意义上的‘无权者’)赋权,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权力格局,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社会治理的逻辑”。[11]

《网络社会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的作者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则是互联网的著名鼓吹者之一,他认为:“伴随着能量的生产和分配的新技术,工厂和大公司得以成为工业社会的基础组织;互联网这一电子网络,也成为这一信息时代的组织形式的技术基础。”[12]法国哲学家费希则在《超人类革命》中,总结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有四个互联网:通信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物流互联网、物联网,将会组成“新的功能构架”,“将对资本主义产生巨大影响……让位于非营利的公共资源协同共享和共享经济”。[13]

总结而言,人与信息、人与知识、人与社会因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产生新的连接,改变着社会治理的逻辑;人类的信息流、物流、能源流在人类的新生产组织中也组成了“新的功能构架”。网络时代带来人类历史的巨大转折。

这个历史转折如洪流一般迅猛,明显而又细微地改变我们当下的生活。2018年1月20日,原央视主持人,现创投界投资人张泉灵发表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安全感》的演讲,她比较了近年新创的食品品牌周黑鸭和有300年历史的德州扒鸡的当下命运,直言:“消费场景变掉了。”德州扒鸡历史上因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交通线而有两次大盛时期。德州扒鸡的年销售额大约5亿元,而周黑鸭由于在香港上市,公开财务数据是年销售额近30亿元。德州扒鸡被赶超的原因,就在于高铁的出现,时空压缩,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消耗掉一只完整的扒鸡。这让人很有趣地联想到历史上曾经的一幕,即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所谈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报、照相、电影等的发明应用,产生了“传播和运输的分离”[14]。中国当下进入了高铁时代,却又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力量一起——形成了“传播和运输”的再次融合,形成巨大的合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制造了一个个新的场景。是“消费场景变了”,更是生活变了。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生活和场景之中,作为生活实践的主体之人,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境地?出现什么样的新特点?对时代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根本性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