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媒介化社会的场景生产:主体境遇与生活实践

媒介化社会的场景生产:主体境遇与生活实践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波斯特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以人类的货币发展历程为例,指出货币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表征意符体系,货币符号和贵金属之间形成了表征和被表征关系。

媒介化社会的场景生产:主体境遇与生活实践

作为一个全力思考电子时代的人的主体性困境的研究者,美国加州大学的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中大致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时代的人的主体性处境。

第一,主体的社会再生产条件被破坏了。电脑书写(电子化交流)情境中,①引入了对人的身份进行游戏的种种新可能;②消除了性别线索,使交流非性别化(degender);③使关系中的现存等级制失去了稳定性,并根据不相关的标准将交流重新等级化;④首要的是消解了主体,使主体从时间和空间上脱离了原位。在这四种基本的社会条件中,即明确的身份、性别角色、等级秩序、时空环境,“主体是社会化的,被构建和生产为一种关系自我(relational self),与此相反,在城市中的个体则被抽离这样的身份再生产”。[1]

第二,语言的表征功能失效了。波斯特借用吉登斯放弃speech(言说)而使用talk(言谈)一词的现象,指出“言谈植根于人类日常交往的实实在在的语境中。因此,语言才牢固地停泊于社会现实,与语言复杂性相联系的不是语言的内部结构,而是语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排列”。[2]波斯特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以人类的货币发展历程为例,指出货币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表征意符体系,货币符号和贵金属之间形成了表征和被表征关系。但是到电子时代,货币所表征的是比特而非贵金属,人类的符号表征系统失去了原有的体系特点。语言的表征功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不再是行动的工具。[3](www.daowen.com)

第三,主客体的交流变得不确定。波斯特指出:“其中的符码、语言和交流的意义暧昧不清,而现实与虚构、外与内、真与伪则在这种暧昧意义的波光中摇摆不定。在这个世界上,主体没有停泊的锚,不是固定的位置,没有透视点,没有明确的中心,没有清晰的边界。”[4]

因此,“关键之处并不是在意识中进行理想主义的自我构建而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身体与言语行为或书写的分析使得自我构成的新形式成为可能”。[5]如本书绪论指出的,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跳出营销领域,以及“功能主义范式,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考查主体性建构这一人类的本质性活动的特点,在历史、文化的维度中,考查各种场景的发生和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