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江苏丹阳六中的一位数学教师,也是负责全校近6000名师生学习生活的总务主任。多年来,我在任教的数学课上进行生本赋能教育实验,使学生学得生龙活虎、思维积极,富有创造力,学业成绩优异,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2010年10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教师见证了我的一堂高一立体几何课,同学们不仅可以编制中等难度的题目,还把立体几何和代数的极值、函数以及把图形中某个元素的动态的运动演化为各种题目,听课的老师大为惊诧,认为这已经超越了重点中学高考临考的水平。事实上,他们在成绩上也大幅超出了重点中学。
近两年时间里,我应邀在全国各地二十多个省、市及港澳地区作课堂教学专场报告多场,所到之处反响强烈。我感到,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生本赋能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多年来,我自发地做了依靠学生的教学改革,我认识到一个道理:所有的学习问题,都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找到自身的问题,自己去解决自身的问题。只有这个时候,解决问题和人的成长才是完全一致的,提高成绩才能和发展人的素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生本赋能教育强调学习是人的天性,与生俱来,只要得到合适的启蒙教育,学生就可以学而知、学而能。教学中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更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组织者。简而言之,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我把讲台让给学生,由学生自由上讲台展示,大家边讨论,边总结,边板书。由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课前完成的学习前置,讲述他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这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交流平台。如果学生乙认为学生甲归纳的知识不完全或解题的结果不正确,可以径直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归纳或结果;如果学生丁认为学生丙的阐述欠妥,也可以陈述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只要有不同想法,都可以自由上台发表,在唇枪舌剑中去伪存真,在热烈的交流中集思广益。这就把以前教师平淡的知识点陈述,变为学生生动而有价值的学习体验。
遇到疑难杂症,我也不急于抛出答案,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走出困境。在学生的讲述过程中,我只是适时介入,指点迷津,发挥引而不发的作用,让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的实践中学会思考。只有经历了艰难探索所取得的成果,才能在大脑中深深铭刻。而唯有经历这样的磨炼,再碰到陌生问题时,学生才会应对自如。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便充满活力。传统教学就像一列火车,全部车厢都靠车头带,而生本赋能教育中全班就像动车组,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原动力,大家齐发力,动车跑得快。教师没有三头六臂,只有把全班每位学生的潜力都挖掘出来,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应试教育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片面追求短期效应,导致教学急功近利。在生本教育中,我们实行自评、组评、班评、师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引导学生由关心分数、名次,转变为关注学习方法、过程,关注知识获取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www.daowen.com)
我们在班级成立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生都隶属于一个学习小组。有了问题首先在组内讨论,组员之间互帮互学、互助共进,在取长补短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立了班级裁判员,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学生发现了精彩的方法,同学们就报以热烈掌声,裁判员则予以加分记录,作为平时成绩的累计。这样的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使教学过程成为激励学生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过程。这样的机会对于全班同学是平等的,他们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找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发现学习的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前提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做法是发动学生,组织学生。设置科学而多维的评价标准,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感觉到自己的进步,都能聆听到自己成长的脚步声,从而增强自信心,增加学习的动力。
生本赋能教育的根本是心中有学生,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学生取得进步。调动生命积极性,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坚信“素质好,不愁考”,坦然地摆脱分数压力和短期行为,不纠缠于某一个阶段(环节)的进退、得失,在课堂活动中启迪生命、激扬生命。
这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发给我的信息:“荆老师:真希望还能够回到高中,回到高三,回到属于我们共同的课堂中,真的很怀念以前的点点滴滴,怀念那激情飞扬的课堂!如果有机会的话,真想回去再感受一下那气氛活跃的课堂,再去聆听一下您的教诲。上了大学,我才真正感受到:我们的课堂乃真课堂,我们的争辩是真正的探讨!真希望现在你所教的学生能够懂得,这样的课堂来之不易,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珍惜……”
我感觉,不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主动释放捆绑学生手脚的过重学业负担,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地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践行生本赋能教育,教师轻松教书,学生快乐学习。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科活动的主角,学生在激扬生命活力的课堂活动中,挖掘生命潜能,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成绩,更是成长、成才。(发表于2012年《人民教育》杂志第4期,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