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三、六中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三、六中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区三者间的紧密关系,建立牢固而可靠的家校合作,才能够保证对孩子生活习惯教育的协同性,起到正向的作用。他在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影响下,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根据该理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是必需的,教育这一系统内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教育系统的运转。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三、六中

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具有延续性。要使学生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自觉行为,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社区教育的作用。只有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区三者间的紧密关系,建立牢固而可靠的家校合作,才能够保证对孩子生活习惯教育的协同性,起到正向的作用。

其主要理论依据有:

第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20世纪20年代世界教育革命的背景下,立足于对旧中国的社会改造提出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在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影响下,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他明确提出教育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是通过生活进行的教育,是为了改造生活而进行的教育。九江六中的生活教育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将教育融入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社会即学校”理论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由于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这一方面看,学生的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范围内,而是应该走向社会,发挥社会的教育力量,使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实现生活教育的根本实践方式。它解决了如何实现生活教育,运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去推进生活教育等问题。按照陶行知的观点,完全的以学校注入式的教是不可取的,“教”与“学”必须以“做”为核心,因此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也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学,而应该落实到家庭、社会的学与做上去。

第二,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所谓社会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存的一种无形的资本,它不同于经济文化资本的地方是,社会资本是一种属于公众的集体力量。科尔曼认为,儿童的成长过程会受到家庭和邻里人的关注,这些构成了儿童成长的社会资本。父母主要为子女提供三个方面的社会资本,分别是亲子关系的密切程度、亲子关系的稳定程度和家长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亲密而稳定的亲子关系就是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社会资本。许多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对子女关心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们学业成绩的高低和在学校里表现的好坏,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本文中,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主要指学校、家庭和社区各方的合力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孩子而言是不同的社会资本,他们对孩子的成长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孩子可以从这之中任何一个资本中获益,获益的大小一部分取决于孩子自身,一部分取决于这些资本,而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本是否紧密结合,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共同对孩子起作用。在社会资本理论的支撑下,家校合作需在发挥各种社会资本优势的前提下,紧密地将它们彼此联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孩子,让孩子在这种合力的作用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爱泼斯坦的重叠影响阈理论。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爱泼斯坦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重叠影响阈理论。他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学校、家庭和社区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这三者既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互相合作发生重叠的影响。重叠理论的外部模式就是指各因素是如何合作和单独起作用的,而重叠理论的内部模式则关心的是家庭、学校、社区相互影响交织的人际关系。爱泼斯坦将家校合作分为六个类型,并建立相应的实践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他强调家庭、社区和学校共同分担责任。(www.daowen.com)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家庭、学校和社区关系模式的中心,当三者对学生都有生活教育的目标时,承担着共同的任务,彼此间经常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和互动。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各方面感受到关怀,从各种人那里接收到相同的有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等信息概念。学校、家庭和社区这三个背景实际上对孩子以及三者的状况、关系发生了重叠的影响。

第四,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一个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布朗芬布伦纳把他的生态系统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层。微观系统位于最里层,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一环境随着人不断的成长,范围是不断扩大的。对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会实现最优化。反之,不积极的联系则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外层系统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加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宏观系统是指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包括特定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态度、道德观念、习俗及法律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学校、社区都是互相关联依存的,和谐的家庭环境、融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学校环境和健康的师生关系,必然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根据该理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是必需的,教育这一系统内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教育系统的运转。作为教育主要要素之一的学生与学校教师构成师生关系,又与家庭中的父母构成亲子关系,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

第五,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是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中借用了“强化”一词,进行重新诠释,提出了自己的强化理论。斯金纳根据自己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得出个体的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最初可能是自发的行为,这些行为由于受到强化而成为在特定情境中随意的或有目的的操作,而强化就是指在条件刺激出现时或稍后呈现无条件刺激,这种刺激的呈现所起的增强学习的作用。简言之,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是一种积极刺激,它跟随在有机体行为之后出现,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如学生不随手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的干净,老师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加以表扬,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这种强化物就是正强化。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如果行为伴随着消除一种抑制刺激,那么这种强化就是负强化。或者说,负强化就是对不良行为给予否定。例如:在学校中,学生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与责罚,而不去购买小食品。总而言之,正强化起到了加强所期望行为的作用,负强化则是起到了减少不期望行为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强化体系。对于教育而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塑造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为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生活习惯提供了指导。

第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在这里,以国家发展规划纲要的形式将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到了与品行培养、学习兴趣、身体强健同等的地位,这体现了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视,对义务教育阶段养成良好习惯重要性的科学认知。

对于如何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机构,只有二者协同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共同推动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