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案例一:小桂同学,几年前随父母来到九江。像很多进城务工的家庭一样,小桂的父母为生计奔波,早出晚归,陪伴小桂的时间并不多。小桂每天独自在外吃早餐和午餐,晚餐也经常是因父母忙碌而在邻居家吃的。小桂把父母给的饭钱省下来买零食、饮料,久而久之,饭量就小了,而且挑食,导致身体瘦小,体质较弱,学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成绩平平。班主任把小桂同学的家作为此次家访活动的第一站。老师的到来,让小桂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意,老师关切、温暖的目光,让他慢慢打开心扉。他也开始跟老师讲述在学校和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困难。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小桂父母因为工作较忙所以平时对小孩疏于管理,小孩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较差。通过与其父母的沟通,他们也了解到自己在家庭教育这方面责任的缺失,心里满是自责并打算以后不管多忙都要抽时间陪陪小孩,关注孩子的心理和学习动态。
家访案例二:小徐同学的父母长期在杭州打工,他与外公外婆、舅舅一家一起生活。虽然一日三餐有人照料,但小徐的自律能力较弱,总玩手机,学习没有目标,心理特别脆弱。在家访中,老师积极地开导他,鼓励他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帮助他一起制定适合自己的每日常规表。家访后,班主任老师也与小徐的爸爸建立了联系,确保对小徐管理实现“同频共振”。同时,建议父母一方回家陪伴孩子,关心、监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确立学习目标,争取进步。
家访案例三:进入小石同学的家,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餐桌,一张床,一个大衣柜。另一个房间是个上下铺,旁边还摆着一张小床。他的奶奶说,他们一家4个大人、3个小孩就是挤在这个不足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父母在步行街开了个麻辣烫店,一般都是早出晚归。这个学生在学校表现一直不错,在初一的时候一直稳居班级前六名。但是自从进入初二以后,成绩却在倒退,这次已经排到了班上的第11名。经过跟他奶奶的沟通,才知道原来这段时间他迷上了手机游戏和上网。放学回家写完作业他就会玩手机,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温习功课。这次家访也让老师找出症结所在,并跟他约定好要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要充分发挥手机的资讯和通信功能,不要沉迷于手机游戏。
通过家访,我们发现六中学生的家庭构成存在的“三多”现象(进城务工家庭多、留守家庭多、单亲家庭多)使这些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习惯、学习态度、性格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显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多。这些孩子又有其各自的特点:进城务工家庭的孩子往往信心不足,自我评价过低;留守家庭的孩子缺乏关爱,逆反心理较重;单亲家庭的孩子则敏感度较高,情感冷漠,对人戒心较重。(www.daowen.com)
面对这些学生群体,九江六中坚持平民教育的办学定位,坚持办简单朴素的教育。六中人不追名逐利,用静待花开的耐心与坐得“冷板凳”的定力,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次家访,以仁爱的情怀与成就学生的愿景,点点滴滴地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八年来,六中针对学生家庭的“三多”现象,实施的是“三多”教育,即多走访、多鼓励、多爱护,力求做到:心中有人,多元评价,帮助成长。
通过家访,老师系统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特别是善于从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中去读懂学生。老师对学生的每个进步,不吝啬赞扬之词,让学生在夸奖中收获自信,扬起理想的风帆。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用爱的力量使他们化蛹为蝶,让学生在爱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家访,做的是小事情,却连着教育的大问题。这也是九江六中坚持家访的初衷。八年来,九江六中的家访工作宛如温暖之春风,吹拂浔城万千学子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