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来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启示与优化方案

来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启示与优化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纵使在今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依然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陶行知先生说过,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处处是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陶行知先生之所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不仅仅因为他有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赤诚真挚的教育情怀,更在于他以自己伟大的教育实践启蒙了民智,推动了社会进步。纵使在今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依然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

立足于六中教育实际,所谓“生活即教育”对于我们的教育启示是,要真正把办简单朴素的教育理念和平民教育的办学定位落到实处,我们的教育就一定要贴着地面进行,一定要贴紧生活开展,即要寓教育于生活中,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个懂生活的人,一个会生活的人。具体讲,就是要将教育还原到生活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作息起居、日常饮食、衣着服饰、个人卫生方面的好习惯,让每一个寻常百姓家的普通孩子都过上文明的生活,过上现代的生活,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得体面而有尊严。陶行知先生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在六中,我们的育人思路是:让学校教育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好的生活观念,即让他们过上一份富于文明内涵和现代气息的生活;在这种富于文明内涵和现代气息的生活中,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从而催生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独特,并由此生长出学习的动力、成长的动力,竟至让生活当中的每一个孩子学习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所谓“社会即学校”则提示我们,以人的成长为目的的教育,首先必须要有开放的大教育观,即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教育融入新时代,要在广袤的社会天地里汲取教育的资源和教育的营养。同时,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立足于学校而不局限于学校,立足于课堂而不拘泥于课堂,特别是在学生习惯与品质的养成中,我们要有“放归”的意识,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家庭生活中接受锻炼,接受评价,获得养成,达至成长。陶行知先生说过,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处处是教育”。在组织开展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家校合作教育,特别是重视家访工作。在六中,家访已经常态化,常态化的家访也已经成了我们学校的校本教育课程。之所以如此重视并持之以恒地开展家校合作工作,开展家访工作,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便是赢得更多的家校合力,也就是赢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拓宽学校教育能够影响得到的教育场所与空间,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良好的教育。(www.daowen.com)

所谓“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表述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学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段话透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它是教与学的原点和基础,也是教与学的真正归属和目的。也就是说,因为任何人都为生活中人,任何的教与任何的学都不能脱离实际的生活,都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这里,陶行知先生启示我们,当今时期,要真正地做好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无论从初衷到目的,从起点到终点,从指标内容的设定到方法途径的设置,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植根于脚下的土壤,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打基础,打好基础促成长。从这个角度讲,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还在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自有其法则,自有其规律原理,自有其章法与秩序,急于求成要不得,眼高手低要不得,华而不实要不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