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说它永恒,是因为教育始终关乎人的成长,牵连人的福祉,创造人的未来,并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下的教育,置身于激荡中变革、阵痛间转型的社会,各种矛盾交织缠绕,这既是存在,更是现实。身处其间,我们该如何行走?也就是我们该办怎样的教育,这是任何一个教育从业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无法回避也搁置不掉的问题。我以为我们首先应该在现实纷扰中澄清对教育的认识,在竞争的压力面前努力抵拒世俗的干扰,在巨大的时代洪流中坚守教育的本义,以责任与担当做教育应该做的事,做回教育本身。与其今是而昨非,莫若迷途知返,就当下而言,我们更需要办简单朴素的教育。
办简单朴素的教育,就是要回归教育的常识。教育的常识是什么?是爱,是尊重,是民主,是承认差别的理性务实,是因材施教的诲人不倦。明白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定位,各个层次的教育有各个层次的使命;知晓办学过程中,质量比速度更重要,内涵比规模更重要,有物力更要有人力,有好的理念更要根植脚下的土壤;知道教育过程中优秀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理解教育是“慢工”不是“快活”,是渐进不是速成,是文火不是爆炒;明白教育始终要遵循教育规律,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而非一口吃成个胖子,是要厚积薄发,而非毕其功于一役。总之,教育的最大常识是基于人的成长、基于教育规律、基于现实需要、基于未来发展的教育认识与教育思考。正如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压力太大、工作太忙、功利牵引太急切而淡漠甚至忘记了教育的原点。
办简单朴素的教育,就是要守住教育的常态。教育终归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优秀的教育成绩一定取决于良好的教育常态。良好的教育常态就是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善于吸收真正的营养;就是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批阅每一次作业,真心做好每一次家访,耐心地和每一个孩子谈心;设身处地体贴学生的困境,呵护每一个孩子身心成长;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善待人生,养成习惯,形成品质,并成就他们学业,关注他们前行。教师的教育常态是由学校管理常态决定的,学校管理常态是由校长的工作常态决定的。我认为,校长要在学校培植起一种良好的工作常态,除了自己要具有做好工作的决心,能够承受得了艰辛甚至孤独,能够俯得下身子、沉得下心气之外,还要整体把握、切实做好几项关键且推动得了全局的常态工作。而且,这种常态的指向一定要异常明确与持续耐久,即清晰持久地指向课堂,指向教室,指向一线。要让老师们感受到学校的管理就是参与,就是过程,就是和他们在一起。
与萍乡六中来访校长及教师合影(www.daowen.com)
办简单朴素的教育,就是要保持教育的平常心。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今天的教育同样困难重重且困惑多多。越是教育存在诸多不如意,教育者越要保持教育的平常心。唯有保持教育的平常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境况中保持理性,保持耐心,保持勤勉,保持务实。另外,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所学校有每所学校的历史,各个学校自有各自学校的积淀,从而伴生和呈现出今天每所学校各自的格局与状态。同样,每个教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禀赋,有着各自独有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有着各自的专业修养和教育风格。特别是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不同的身体条件,不同的心性特点,不同的智能存在方式。就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而言,教育的平常心就是校长不能凌驾在教师之上,教师不能凌驾在学生之上,家长不能凌驾在孩子之上,主观不能凌驾在客观之上,意愿不能凌驾在规律之上。这就要求我们独立思考,兼容并包,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让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位学生各得其所,各施其能,各具风采,竞相成长。
办简单朴素教育,还要拥有教育恒常的力量。教育的恒常力量首先体现在守成上,即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秉承既有的文化精神,延续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教育忌讳一曝十寒,更来不得标新立异,而应有经营百年老店的耐力与水滴石穿的定力,久久为功,做好一份事业,树立一个品牌,形成一种风格。同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育恒常力量还表现为破解难题、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始终向前的作为和不断延续的追求。再次,保持教育恒常力量更要具备发展的力量,保持发展的状态。就发展而言,我们的教育要顺应时代,面向未来,始终呈开放之势,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勇于求变,勇于尝试。就发展而言,我们的教育还要敢于自省,敢于自我否定,常抱自以为“非”之念,常怀精思进取之心,在求诸外力之同时,更要诉诸内心,从而形成创新之自觉,不断超越,不断进步。
正确总是朴素的,深刻也往往寓于简单之中。我们今天的教育最缺少的不是振聋发聩的声音和天马行空的言论,而是明辨的眼光与笃行的姿态,是简单朴素的教育认识与教育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