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教育方式:六中引领公民教育与感恩教育

创新教育方式:六中引领公民教育与感恩教育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这样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近年来,六中花大力气进行了公民教育、家校合作教育、文明素养教育和感恩教育。从2012年6月在六中校园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开始,至2015年6月,六中为四届毕业生举行了隆重而令人感动的毕业仪式。

创新教育方式:六中引领公民教育与感恩教育

(一)从提高认识入手,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在六中,我们努力把“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并力求引导教师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与贤为伍。“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正因如此,每一个教师内心都应该有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应该是贤德的标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杆。在标杆的引导下,尽力让更多教师见贤思齐与之同行。

第二,现实的态度。理想的教育永远不存在,社会现实也经常不尽如人意,知识分子对待现实的态度应如罗曼·罗兰说的“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热爱它”。

第三,趋同而良好的愿景。面对紊乱的价值取向和复杂的思想观念,校园要通过团队建设构建趋同的愿景,愿景的指向应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的成长。

教师有了好的职业认同,一般来讲,便会有好的专业成长,就六中教师当前的专业成长而言,我以为最关键的是要让老师相信教育是有力量的,即相信只要自己付出了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意义。最要紧的是要让教师们进行专业阅读和实践反思。有了这两者,课自然会越上越好,文章也会越写越漂亮,课题也会越做越有实效,教育教学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同样,教师职业认同感增强了,专业成长进步了,有偿家教自会减少,德艺双馨楷模自会增多。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致力引导六中教师形成如下认识:不合理的现象终究会结束,非正常的事物终究会改变。面对新格局,面对新常态,六中教师要有法制思维,要有规则意识,要有更安静的教育心性,要有更高尚的师德追求,要有向内突破提升质量的业绩观,要有立足现实努力工作求得改变的发展观。

(二)结合校本实际,着力推进特色建设(www.daowen.com)

六中高中美术特色有着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有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和一套比较成熟的培养模式,做强高中美术特色是六中人心中的梦想。近一年来,在推进特色建设方面,我们又做好了几件事情:

第一,组织全校美术教师和学生的力量,编制出版了《色彩》《素描》《速写》三套高中美术教材,填补了多年来没有专门的中学美术专业高考教材的空白。

第二,去年开始,形成了高中美术专业教师轮岗外出培训制度,三年一次,让六中美术专业教师走出校门走出江西,走向全国一流美术院校接受为期一个月以上的专业培训。

第三,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开辟美术教育教学新途径。除了常规意义上的写生之外,去年下半年始,六中美术专业学生积极参与九江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社区、街道创作美术涂鸦墙面积近一万平方米,这既是一堂很好的美术实训课,也是一种很好的美化城市传播文明社会实践活动。

(三)凸显德育主题,创新德育模式

学者钱颖一先生讲:中国教育首要问题不是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作为一所普通中学,六中始终将自己的教育定位为办平民教育,办大众教育,也就是说不办精英教育,不只对少数同学负责,而是以守望者的情怀包容学生,期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基于这样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近年来,六中花大力气进行了公民教育、家校合作教育、文明素养教育和感恩教育。这里,只说说六中的毕业典礼和感恩教育。从2012年6月在六中校园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开始,至2015年6月,六中为四届毕业生举行了隆重而令人感动的毕业仪式。我们会选择中考之后,高考分数揭晓之前的某个日子,全校师生参加,并邀请毕业年级学生家长出席。为期半天的毕业仪式既有高三学生的成年宣誓,也有毕业学生离别心声,有同学们向老师献上的鲜花,有他们在中考、高考之后紧锣密鼓排出来的文艺节目,当然也有家长的毕业寄语、老师的毕业祝福和校长的毕业赠言。2015年6月23日,我在毕业典礼上嘱咐本届毕业学子们要明白真正的毕业不只是学业成绩的毕业,更应该是自我成长的毕业。告诉他们最应该从校园带走的不只是知识和能力,还有中学阶段养成的品质和习惯,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三年时间里留存的同学情缘和师生情谊。六年来,我们每年都认认真真地组织一次全校师生2000多人参加的毕业典礼,我们的理念是教育就是这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做出来的,我们的意愿是为学生们上好最后一堂课,让他们明白离开母校之后该如何出发。

总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让六中德育做得更受学生和家长重视,做得更富于专业内涵,做得更有实际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