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肯地认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及优化方法

中肯地认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及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现实社会中,我们必须看到价值多元甚至价值紊乱的客观事实,也必须看到“不相信”几乎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这里我想陈述一个个人观点,即“不相信”的社会现实和示之于外的那些冷漠、生硬、不讲道理和“非道德”,应该都是时下的人们步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

中肯地认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及优化方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进步,信息发达,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大发展。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事物的另一个方面,即在社会发展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社会本身客观存在的价值多元、信息快捷,乃至物质的极大丰富、生活的极大优裕、父母亲人给予的爱越来越浓郁,特别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日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这些社会因素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显起来,加上应试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弊端依然存在,致使我们这一代孩子的思想品质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如下状况:功利的东西多了,精神的东西少了;喜欢的东西多了,爱惜的东西少了;自我的东西多了,敬畏的东西少了。我们这一代孩子成长的主要问题不在知识与学业方面,而在人格和精神方面。面对这一代孩子精神世界存在的问题,有学者形象地将其概括为:“贫血”(缺乏感情)、“缺钙”(缺少精神力量)、“脑膜炎”(没有理想信念)。

和九江市六中首任校长谢德威合影

总之,我们面对的这一代孩子正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正生活在我们这个转型的时代中。因此,今天的家庭教育不能像父辈教育我们那样教育我们的孩子,这一代孩子不能光靠吃米而长大。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该更加明白,家庭教育的内容其实是以什么占领孩子的心灵世界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把高尚的东西播撒在孩子的精神天地里,唯有在孩子的精神天地里播种下“庄稼”的种子,才不会给“杂草”以生长的机会。

第一,培植孩子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各种渠道的调查统计表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包括焦虑、恐惧、强迫、抑郁、孤独、神经衰弱等,近年来,越来越密集地发生在大学生中学生身上的许多悲剧性事件,其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大多表明现代年轻人最大的问题不是道德与品质问题,而是心理精神问题。的确,任何时代,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格与心理的发展,在我们这个时代,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人情相对淡薄,学习压力大,人格与心理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竟至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现实中,学生人格与心理成长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郁闷和压抑感,进而滋生无端的烦恼和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简单却固执的弃学和厌世心理。

这里,尤其想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们的忧愁与烦恼。今天的青少年的困惑与苦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绝不是一些家长所认为的小事情,青少年情绪有时埋得很深,他们甚至坚定地认为,他们的痛苦是大人们不能理解,甚至帮不上忙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早些年曾经报道的某省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接二连三地发生服毒自杀现象,就是孩子郁结于心的负面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缓解所致。

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的核心标准是:对生命的充分尊重和对生命意义的正确认识。心理扭曲、人格扭曲,本质上是对生命理解的歪曲和对生命意义的误读。年轻人缺乏人生阅历,缺乏是非观念,缺乏理性思考,在时下一些所谓个性、尊严、从众心理以及浮躁心情的影响下,很难看清事物的本质,尤其是看不透生命的意义。尼采说:“我从来不思考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青少年却恰恰被太多不是问题的问题干扰了自己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首先要给予孩子一种敬畏生命的伦理,使孩子在正确的成长轨道上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影响。如何才能让孩子敬畏生命呢?就教育而言,固然没有捷径和妙药,但我以为,这里应该有基本的法则,那就是爱和尊重。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充分尊重孩子,是能够在孩子身上产生一种力量的,这种力量能唤醒孩子对于生命,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与世事的温暖感受和理性认识,从而让他们能有一个正确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人生姿态来面对人生旅程中可能遇到的,包括成功、失败、平顺、挫折、坦途、坎坷、喜悦、伤痛等等在内的所有境遇,进而让他们慢慢成长为一个格局宽广、心性笃定、精神强大、富有韧劲的人。

第二,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人生信念。价值观是人在旅途中艰苦跋涉、甘愿朝拜的一座圣山,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哪里,他追求的方向就在哪里。人生信念就是衣服上的第一粒纽扣,只有第一粒纽扣扣对了位置,身上的衣服才不至于穿歪。由此见得,价值观和人生信念对于一个人来讲是方向和总开关,决定着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道。然而,现实社会中,我们必须看到价值多元甚至价值紊乱的客观事实,也必须看到“不相信”几乎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多时候,人们不相信规则,相信潜规则;不相信真诚,相信真诚背后掩藏着某种不良的动机。于是,生活中很多人便将自己本有的良心、正义、热忱、友善包裹起来,示之于外的偏偏是冷漠、生硬甚至是不讲道理和“非道德”。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传递给他们一种怎样地看待他人与世界的眼光,这便是当今教育,特别是作用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必须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而且相当严肃的命题了。

在这里我想陈述一个个人观点,即“不相信”的社会现实和示之于外的那些冷漠、生硬、不讲道理和“非道德”,应该都是时下的人们步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事实上,世界本未坏透,善良依然存在,这恰是事实的真相。我之所以做如此判断,是想说明,这并非粉饰世道,强言美好,而是自己的人生体悟和生活经验。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讲过的话——人类历史宛如长江黄河,浩荡万里,流经万年,长江、黄河历经多少弯曲,遭遇多少阻碍,这里面又夹杂了多少泥沙、垃圾、污秽物,还有多少乌龟和王八蛋,但从古到今,没有哪种力量和哪一个因素阻碍和改变了长江、黄河奔流到海的脚步与方向。我认为,杨叔子先生的这句话,深刻地启迪了我们看待世界应该有的立场、原则和方法。

由此,我认为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笃定而持续地引导他们,用自己黑色的眼睛去寻找世界的光明人性的光辉,从而帮助他们重构一种积极的人生信念,这种信念可以简要表述为:只要人类社会一息尚存,真善美的总和就一定大于假丑恶的总和。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大我”的世界观念,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格局、有胸襟、有情怀、有责任感的人。

第三,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形成持之以恒的精神。理想是人生的灯塔,人生的高度取决于理想的高度。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一种强大而富有韧劲的力量,唯有持之以恒,方能将理想变为现实,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不谈理想或少谈理想的时代,然而理想之于人生,宛如明灯之于夜行者,的确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言,没有对未来的憧憬,便不具有对未来的追求;没有对明天的想象,便不具有迈向明天的力量。

综观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人才成长的规律,不难得出一个共性的结论,即任何人在任何时期,理想愈高远,内心所迸发出来的成长力量就会愈强大。换句话讲,一个没有理想的时代,是产生不了时代骄子的时代;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对于孩子,家庭应该理直气壮地帮助他们树立一种伟大的理想。我以为,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里,我们要教育孩子应该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难当头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时的知识分子一样,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从而激励孩子们产生一种强大的读书求学、发奋成才的精神力量,无悔于自己,不负于家国。

同时,力量之为力量,应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的力量哪里来?我以为依然在于教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是心灵的港湾,还是精神的加油站,我们要充分地期待、适时地鼓励、动情地鞭策、有力地帮助他们在通往理想之路上,经受得起挫折的苦痛,也能体味得到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行走的脚步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坚韧。如此,努力让孩子们成长为大器之才,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有用之人。

第四,要培养孩子宽容的态度和科学的竞争意识。在这个宽广而逼仄的世界里,宽容的态度是任何人行走在人生路途中的一张最好的通行证。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社会日渐进入现代文明,现代文明的特征之一便是在个人价值渴求张显的同时,每一个人也必须适应社会、融入规则。因此,这本身便存在一个一般个体所颠覆不了的关系,即无论世界在你面前多么生硬地不接受你甚至推拒你,世界于你而言都是一种无法更改的存在,甚至于你越融入不了社会,社会在你面前事实上就越强大。就现阶段而言,现代文明的生存法则应该就是心怀宽容,宽容外面的世界;退而改变,改变内在的自己。唯有如此,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做到海阔天空、应对自如,而非丢盔弃甲、伤痕累累。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宽容是一种心性,心性可以培养;宽容是一种思维方式,方式可以发掘;宽容还是一种人生境界,境界可以锻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世界存在的法则,尤其是今天,市场经济中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竞争规则。在成就学业的路径上,学校的游戏规则也是竞争规则。所谓科学的竞争意识,我认为家长有责任告诉孩子们两个道理。第一,竞争过程中,最大的对手是我们自己,竞争的核心意义就是战胜自己。老子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只要能克服自己的缺陷,战胜自己的弱点,就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第二,学习辛苦,竞争艰难,但无论如何,特别是身为年轻人,我们一定不能将自己放逐在竞争的主流之外。唯有扼住命运的咽喉,方能突破生命的瓶颈,占领属于自己的高地。(www.daowen.com)

另外,家庭教育还要教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要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品质,要传递给孩子合作共处的现代文明意识,要教育孩子讲责任,懂情感

在明白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后,我们还必须明了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第一,要有一种简洁、和谐、宁静的家庭氛围。教育最好的形式是熏陶、感染,家庭教育中氛围非常重要。牛津大学有则看似笑话的说法:“牛津大学学生是怎样培养出来的?教授叼雪茄吞云吐雾,学生坐在下面烟雾缭绕,这样度过了四年,就培养出了牛津大学的人才。”

家庭教育的氛围应该是“简洁”的。“简洁”是不唠叨,不无休止地指责,不溺爱,不将教育填充在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家庭是孩子的港湾,是孩子心灵重负的释放之地,家庭教育不能如班级教育那么浓烈,不能包围孩子,使孩子不堪重负,更不能将教育形式夸张成一种活动,对教育内容上纲上线,而应该将教育生活化,寓教育于生活的情感细节中,使孩子在亲情的滋润和无声的启迪中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的氛围应该是“和谐”的。“和谐”是指家庭成员间不争吵,家庭结构不发生变故,让孩子有安全感。事实上,在家庭成员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存在意义,比如父亲的意义在于秩序、安全和力量,母亲本身便是一种爱、稳定和温暖。一个在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然是心理有缺失的孩子,这种缺失往往是很难弥补的。家庭和谐对于任何一个孩子的意义,就长远来看,是无法估量的。

家庭教育的氛围应该是“宁静”的。“宁静”是指不喧闹,不给孩子以干扰。哪怕就学习本身而言,我始终相信一个事实,那就是只有宁静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深入,只有深入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采撷出光华灼灼的珍珠

第二,注重示范,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一定会面临生活的诸多压力,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家长都要积极、乐观、充满希望,不能把自己的失意传染给孩子。在孩子面前,我们一定要以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传递出一份真善美的信念。事实上,家长和教师在纷繁的社会面前也应看到一个社会事实,即就社会主流而言,善良的、正义的总和一定大于邪恶和阴暗的总和;诚信的总和一定多于欺诈的总和;阳光一定多于风雨。这正是人类和世界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和世界未来的希望。我们不仅要自己看到这种主流和希望,而且要以我们的方式告诉我们的孩子这种主流和希望。如果因为我们下意识的表现让青少年有一种看破世俗之感,他们年轻的生命显示出来的就可能是一种暮气,一份潦倒和颓废。另外,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我们应该借鉴的教育理念。

第三,多和孩子交流,在自己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心连心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不是抽象的,老师和父母对孩子的认识千万不能概念化。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简单的好孩子和坏孩子,也不存在一个简单的勤奋的孩子和懒惰的孩子。事实上孩子一定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劣根性。而且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是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塑造人格,扶持成长。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即对我们的孩子有充分的认识,而认识孩子的关键便是和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扉,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反过来,不和孩子交流,你看到的永远是一种表象,从而使教育只能以一种从表面到表面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孩子不做作业便迫使他们抄写多遍,孩子在外面打架了便在家里打孩子一顿等。事实上,从来都没有这样简单的教育。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要做的是冷静下来,看他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哪里,寻找到可以深入他内心世界的切入点和契机,要做到外病内治。我曾家访过一个上网成瘾的孩子,我们有这样一段对话。师:上网刺激吗?生:刺激!师:心里感觉踏实吗?生:不踏实!师:有愉快感与幸福感吗?生:没有!我接着说:“我是不是能揣摩到你上网的心理:沦陷于手机——诱惑驱使却内心不安;退出网络——疲惫乏力且苍白茫然;走进家门——内心愧疚却百般掩饰;面对学业——遗憾后悔至痛恨自己!”这时学生流泪了,学生的妈妈也流泪了。我想,如果家长在孩子沦为“手机控”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关注到了孩子的内心真实情况,并能和孩子做深入交流,那家长的心就和孩子的心相遇了,家长就能对孩子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反之,我们所有的道理都不能让孩子有所触动,赢不了孩子的心,自然无法产生教育的效果。

事实上,就孩子而言,只要他能每天进入校门,只要他在面对老师的表扬和成绩的进步时心里有一丝丝的高兴,他就是一个学生。在他心里就有一颗成才的种子。这颗种子没有生根、发芽,没有成长,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这颗种子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培土和施肥。是我们没有研究孩子,没有读懂孩子的需要,因而便不能善待他们,无法让他们健康成长。

第四,家庭教育要善于利用情感的武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认知上的问题,而是缺少情感的共鸣与激励。如果说教育是科学,要求我们理性施教;如果说教育是艺术,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情感的共鸣。现实中,我们的教育理性说教多,艺术的情感共鸣少。事实上,只有孩子的心被触动了,教育才算有效果了;只有学生动情了,认知的道理才会生效。否则,教育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

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东北农村有一位单身母亲,养了多个孩子,家庭很困难。一天,大儿子回家向妈妈要10元钱买一双球鞋,准备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但母亲没钱给他。不很懂事的儿子赌气离开了家门,又因忘记了一件东西便半路返回家来,当他推开家门时,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的母亲正在用舌头舔他刚才吃过的盛玉米糊的碗。儿子当时什么话都没有说,转身便回了学校。第二天在学校男子800米比赛中,他打赤脚参加并夺取了全校第一名。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心一旦被感情击中,便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第五,对待孩子要多赞赏、多鼓励、多期待。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不失信心的教育,是每位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无意识地使用过却在不经意中又遗忘的教育。

这里同样有一则故事:有个小孩从幼儿园开始便十分好动,到了小学后,老师在第一次家长会上便批评这个孩子“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但妈妈在家长会结束回家后却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你基本上能坐住三分钟了。”孩子从妈妈的鼓励中获得了力量,并在心里给予了自己一份暗示——“我是一个能坐得住三分钟的孩子”。进入初中后,老师在妈妈面前对孩子的评价是孩子考不上重点高中,妈妈转述给孩子听时却改口说老师认为他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在妈妈设置的期待中,孩子果真认真读书,如愿地考上了重点高中,直至升入重点大学。当然,教育永远不会如此简单。但这则故事却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赞扬与期待就如同阳光与甘露,能在孩子艰辛的成才之路上给予孩子以无穷的力量。

第六,引导孩子认识自己,让孩子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展。孩子是一块天生的灵石,不是无须雕琢的成品;孩子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生命,不能盲目比较,而要因势利导;孩子是一粒等待点燃的火种,教育的功能是点燃它,让它自己燃烧。因材施教是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教育原则,多元智能理论更加表明,今天教育的立足点依然是引导孩子认识自己,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快乐地成长,而至将自己这块材料雕琢成器。

也许你的孩子解不出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或说不出那么多的外文单词,但他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途径,能排忧解难,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你孩子的理化水平也许差一点,但他写小说、诗歌是能手;也许你孩子分辨音律的能力不行,但他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也许你孩子连一张桌子也画不像,但他有一副动人的歌喉。在认识自己孩子并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前提下,认准目标,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执着追求,你一定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不可替代的“这一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