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教育是要通过改变人而改变社会的。就当下而言,教育同样无力也无从直接改变客观地置于教育面前的社会现实。比如,教育无法直接改变当前的就业形势,教育无法直接改变社会选人用人制度,教育也无法直接改变高考这一教育本身最为强大的人才选拔和质量评价方式。
但教育可以改变人,教育也必须改变人,这是教育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要达成教育可以改变人也必须改变人的目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改变教育观念。几十年来,几代教育工作者辛苦恣肆、孜孜以求,无数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力量依然作用在知识的传播与能力的培养上,而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对于人自身要素的培养用力偏少。此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有教育之外的现实原因,不容否定的是,教育内在的自我坚守不够,教育为了人的常识捍卫不够,即教育自身的纯粹性不够,也是当下教育在“人”与“人才”这两者之间有所偏颇的重要原因。
因此,“教育亟待改变的还是观念”之所谓的“改变”,更多的是澄清对教育本源的认识,矫正教育用力的方向,真正回归人的培养。就当下而言,我以为,教育至少应该在三个方面着力:关注人格塑造,加强品质修养,致力提振精神。
所谓关注人格的塑造,是指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唤醒学生对于人之为人的本质思考。人格是人的专有属性,人与人的区别,本质上不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以及其他外在条件与资源的区别,而是人的性格、禀赋、气质、修养、格局和境界的区别。唐代虞世南有诗云:“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这里的“居高”就是人格之美、人格之高、人格之力量。理想的人格,应该是辽阔、开放、包容、大气、纯净、高贵的。教育之于人格的塑造,就在于让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价值,同时,实现有利于他人的社会价值,即教育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大我人格”。
和中国当代教育名家、江西省教育学会会长汤赛南先生合影
所谓加强品质修养,同样是关乎人的本质属性的教育与培养。在这里,我特别想提出来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关注学生的“成功”之同时,更应该帮助学生“优秀”。事实上,教育是不能够或难以助推学生走向成功的,但教育却可能也应该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变得优秀,即我们要努力通过教育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思想高度、有认识水平、有优良品性的人。说到底,教育从来无法给予任何一个学生以任何一个外部的世界,教育只能也必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内部世界。这个内部世界,应该包含友善与良知、诚信与真实、正确与勇敢、健康与光明。(www.daowen.com)
所谓提振精神,我的理解就是教育要赋予学生精神的力量。在前面的观点中,我曾说过,我们的这一代孩子,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成长的环境,包括他们所受的教育等原因,在他们的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一种倾向,即对物质的依赖相对多了一些,对精神的向往相对少了一些。我们知道,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人思维深处的一种意识,是人本能存在的一种心理,它稳定地指向人的品格、情操、兴致与情趣。就当下而言,我们的时代迫切需要培养出对美好事物有追求和向往,对自己和他人有担当与责任,对成就学业有进取的勇气与魄力,能享受得了成功,也能承受得起挫败的一代年轻人。
观念的转变说起来容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困难。很多时候,一线教育工作者现实的困窘与当然的质疑就是,在如今这个以高考机制选拔人才和评价教育成败的现实洪流中,有素质教育发生的可能空间吗?也就是平常人们多有的叹息:在“下里巴人”的丛林中,有“阳春白雪”的容身之地吗?如果应试教育的确是一种强大的现实存在,但身为教育人,我以为,我们同样不可否认教育必须有的另一种客观存在,不可颠覆教育自身的固有的本真,那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人。
今天的教育,我们的确绕不开应试,但什么时候的教育又绕得开育人呢?
之所以有如此发问,于我而言,不只是理性层面的思考,实事求是地说,这还是我二十多年以来,在教育实践当中的体悟与经验。这种体悟与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只要有意识,只要有情怀,只要有方向,只要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哪怕置身在应试教育的洪流中,真正的教育同样可以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