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教育进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教育进步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看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迄今为止所引发的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种进步,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比如,我以为中国孩子同样需要或特别需要哲学素养,哲学素养不是哲学学术思想,而是合理存在的哲学常识,是生活原理。与概念传播相比较,中国教育是比较忽视原理阐述的,举个例子来说,核心素养中包含着“诚信友善”的要素,然而如何让孩子们做到“诚信友善”呢?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教育进步

2017年上半年,《教师博览》约我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写一篇文章,我很乐意。在我看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迄今为止所引发的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种进步,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什么时候人的自身要素在教育中得以突显,什么时候便是教育在向原点靠拢,在向规律走近,什么时候教育便能正本清源,做回教育本身,培育人才,实现价值。

什么是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有发乎原点、捍卫常识的思考取向和遵循规律、敦行不怠的实践追求。概而言之,核心素养的认定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人为目的,要遵循教育规律,要基于现实需要同时要指向未来发展。具体来说,我有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人,既然是为了人,在帮助学生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教育的取向应该遵循认知规律,更多地经由“自内而外”的认同方式,而非沿袭传统的习惯,依然倚重于由外而内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只是让学生接受什么,还应该让学生探寻什么。比如,我以为中国孩子同样需要或特别需要哲学素养,哲学素养不是哲学学术思想,而是合理存在的哲学常识,是生活原理。与概念传播相比较,中国教育是比较忽视原理阐述的,举个例子来说,核心素养中包含着“诚信友善”的要素,然而如何让孩子们做到“诚信友善”呢?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是一个方面,贴近事实、从本质上理解也不可或缺。我曾在一本哲学小册子中看过这样一段话:“低等东西是为了高等东西而存在的,无生命的存在是为了有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有生命的存在又是为了有理性的存在而存在的。那么,有理性的存在,或者说理性的动物(人)是为何和怎样存在的呢?理性动物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这样的话就是原理与常识,不是大道理,也不是空概念。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多一些平实理性,能让人欣然接受并为之折服的东西。(www.daowen.com)

第二个观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人,既然是为了人,就应该帮助学生解决精神深处最为重要的问题。当今时代,学生精神深处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以为是信仰。对任何人来讲,信仰什么不信仰什么比他在知识技能方面会什么不会什么更重要。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只是让学生学会什么,还应该让学生相信什么。所谓相信什么,即认为什么最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在人生旅途中,什么东西最重要。随着人类整体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不久的将来,人所需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人对于人类的认识、对于世界的理解,以及对于远方的取向与判断,正如爱因斯坦当年所说“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的确是当今以及下一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然而,事实的另一面是,“不相信”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相信规则,相信潜规则;不相信光明,相信阴暗;不相信崇高,相信猥琐;不相信“君子”,相信“君子”后面必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私心杂念。因此,我以为今天的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带领孩子们认认真真、客观理性地辨识社会真相。是社会真的变得一无是处了吗?是人心果真全然坏透了吗?还是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出了偏差?我以为是后者。在“唱衰”的声浪以及“世风日下”的思维定式面前,我们对事物认识的视角出了问题。因此,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引导青少年学生用黑色眼睛寻找光明,是重构学生的人生信念,即让他们认识并相信:人类社会只要一息尚存,真善美的总和就大于假丑恶的总和!这就是当代青少年应该有的信仰。这一份信仰关乎每一个人在世界面前的自我定位,也关乎社会存在的状态,更关乎人类未来。它是每个人衣服上的第一粒纽扣,也是每个人心田间那一颗最重要的种子。

第三个观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人,既然是为了人,就应该不只关注学生学会什么,还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离开学校之后所必需的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能力。未来社会里,学生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呢?学生最核心的能力不是掌握了哪个方面的一技之长,而是面对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能够做到以变应变、自如应对。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让学生具备什么,还应该让他们适应什么。社会是加速度往前发展的,教育要面向未来,说到底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在10年、20年、3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能适应未来。30年以后,今天的孩子将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谁都不知道却谁都应该知道,所谓不知道是指无法预测她的具体情状,所谓应该知道是指她一定会变,而且会变化得更快,变化得更充分,变化得更深刻。如何让我们的孩子适应如此之“巨变”,我以为那就是今天的教育要给予孩子们一些不变的东西,从而让他们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人生就是一场修炼,如果说孩子应该有一些哲学修养会有益于他们心智的培养,应该有一些基本素养会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目光,还应该有一些坚守的东西有助于他们变得更强大,那么我们的教育不妨让孩子们多学一点“无用”的东西,让他们学习的节奏“慢”一点,心里“安静”一些,更多地关注“内在”的自己,更好地调适心性的维度。古往今来,真正的强者是内心强大的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多做一些让学生自我沉淀的工作,常常内省,形成自觉。要引导孩子们不是和身外的对手比较,而是更多地求之于内,从而不断超越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