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儿童歌曲开启美妙世界

儿童歌曲开启美妙世界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歌声进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鲜明的感情色彩,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和周围世界美景的热爱。歌曲的旋律好像把孩子们带入了为祖国独立而战斗的严酷环境中:他们所看到的景象与几世纪前我们的祖辈所看到的一样。只有歌曲才能展示民族灵魂之美。歌曲能够使人富有诗意地去观察世界。民族歌曲向孩子们展示了民族语言是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儿童歌曲开启美妙世界

我深信,音乐之美是思想的丰富源泉。在音乐旋律的影响下、在儿童想象中产生的鲜明形象能够活跃思维,如同将许多小溪汇集成一条河流。

在小学时,就像在“快乐学校”一样,我们常常聆听大自然乐章,这是语言情感色彩的最重要来源,是理解和感受旋律美的关键。孩子们聆听着大自然的乐曲,同时也为合唱做好了情感上的准备。我极力确保孩子们能辨认出大自然中与我们将要演唱的歌曲相协调的音乐。

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奇妙的角落。这里,明镜般平静的池塘映照着傍晚的天空,草地上传来声声鸟鸣,蝈蝈清脆的歌声迎来了暮色下的丝丝凉意。在这里,我们多次聆听大自然的音乐,然后学习了乌克兰作曲家斯捷波沃夫的歌《我的晚霞》。这首歌完美表达了人们对晚霞之美的感受。旋律中,孩子们捕捉着安静夏日夜晚那迷人的音乐。也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学会了这首歌。孩子们想唱歌。几周后,孩子们在用于听歌、唱歌、演奏民族的教室里演唱了这首歌。歌声唤起了孩子们对美丽晚霞的回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在森林中,我们倾听了阳光明媚的下午的乐曲。参天大树上,叶子沙沙作响,啄木鸟叩击着树干,野斑鸠在某个地方啼鸣,依稀听见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声。受此音乐启发后,孩子们就能领会阿连斯基的歌曲《布谷鸟》的优美了。

孩子们非常喜欢合唱莫扎特的《摇篮曲》、捷克民歌《喜鹊》、柴可夫斯基的《儿歌》、什别耶尔的《角山羊在前行》、瓦西里耶夫—布格莱的《秋之歌》、波兰歌曲《百鸟争鸣》、雷森科的《小狐狸之歌》、约尔丹斯基的《田夫鸟之歌》、韦里科夫斯基的《沃洛佳·乌里扬诺夫的肖像》、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少先队歌曲《少先鼓手》和《列宁之歌》、菲利片科的《歌唱祖国》。通常,我们的合唱是没有伴奏的。让我十分高兴的是大家都喜欢唱歌。孩子们也有了最喜欢的歌曲:杜纳耶夫斯基的《飞吧,鸽子,飞吧》、莫扎特的《摇篮曲》、桑德勒的《歌唱妈妈》、乌克兰民歌《大河奔流》《嗨,山上收割忙》《波多良姑娘》和《风,吹吧,吹遍乌克兰》,俄罗斯民歌《少女林中走》《啊,大街好宽阔》和《花园》、白俄罗斯民歌《哎呀,两只鸽子飞过》、捷克民歌《牧童》、杰什金的《升起篝火,蔚蓝夜空》、什托加连科的《纵队在行进》、克拉谢夫的《列宁之歌》、基什科的《我们爱祖国》和博古斯拉夫斯基的《边防军之歌》。

孩子们开始要求聚集在一起合唱了。歌声进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鲜明的感情色彩,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和周围世界美景的热爱。

乌克兰民歌《嗨,山上收割忙》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唤醒了人们对我们民族遥远的过去、人们同侵略者英勇斗争的鲜明回忆。歌曲的旋律好像把孩子们带入了为祖国独立而战斗的严酷环境中:他们所看到的景象与几世纪前我们的祖辈所看到的一样。看,田野里人们在收割小麦,男男女女非常焦虑,时不时向远处眺望,那里随时都可能出现敌人,到那时,必须放下镰刀,拿起军刀,以保卫家园和躺在麦垛下阴凉处的小孩子。只有旋律迷人的歌曲才能将这些场景深入到人的意识和心灵中。只有歌曲才能展示民族灵魂之美。祖国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具有强有力的教养力量,能向孩子们揭示民族理想和民族抱负。

人有一种品质,即细腻、富有感情的天性。这种天性表现在:周围世界能够使人的感受能力更加敏锐。天性细腻、情感丰富的人不会忘记他人的悲伤、痛苦和不幸;良知促使他去帮助他人。音乐和歌曲能够培养这种品质。

富有感情是受过德育和美育的人所特有的品质,这一品质表现在内心易于领会善意的话语、教导、忠告和告诫。如果您想用语言来教人如何生活,想让您的学生向善,那您就要将幼小的心灵培养得细腻且富有敏锐的情感。在众多影响幼小心灵的多种方法中,音乐的作用尤为重要。音乐与品德——这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歌曲能够使人富有诗意地去观察世界。我记得,有一次唱了一首寄予了人民深情的歌曲之后,我们来到了草原。一望无际的茫茫麦田展现在我们面前,地平线上隐隐约约闪现着古老的山冈,一条狭窄的小路如同绸带蜿蜒在金黄色的田野之中,云雀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歌唱。孩子们停下脚步,好像他们是第一次见到故乡的这片土地。“这简直就是一首歌唱割麦人的歌”,思维敏捷而又细致的瓦利娅说道。我感受到,那一刻,每个孩子的心灵中都回荡着他们最爱的歌曲。歌曲好像使人张开了双眼,看到祖国故乡的美景,这种美也变得更加亲切、更加珍贵。

民族歌曲向孩子们展示了民族语言是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得益于歌曲,孩子们才领略到语言音韵的微妙之处。(www.daowen.com)

起初,我们器乐作品的唱片很少,但我认为听唱片是十分必要的,同阅读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和科罗连科、盖达尔和丘科夫斯基、辛凯维奇和杰克·伦敦短篇小说、普希金和谢甫琴科的诗,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一样必要。我无法想象没有聆听音乐的教育,也无法想象在童年时期没有最爱乐曲的教育。我们“快乐学校”刚刚开办时,教职工们收集了许多刻录了音乐作品的录音带和唱片。我们将这些看作一份宝贵的财富,但这份财富并未为孩子们勾勒出一个有关人类精神财富的完整概念,这也确实让我们感到遗憾。在这批学生一年级结束时,我们已经有了27部作品的唱片和录音带,其中7部是歌曲,20部是管乐曲。我们每周要到专门的音乐室听两次音乐。某些旋律和歌曲对孩子们而言并不陌生;当他们还在“快乐学校”时,这些内容已经深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孩子们已听过多次柴可夫斯基的《云雀之歌》和《迎春花》,莫扎特的《摇篮曲》、舒曼的《勇敢的骑士》、格里格的《在高山之王的山洞里》、雷森科的儿童歌剧《山羊和灌木》中的《小狐狸之歌》《山羊之歌》和《狼崽之歌》,乌克兰歌曲《我仰望天空》《咆哮吧,宽阔的第聂伯河》和《太阳落山,山岭黯》。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四年间,我们音乐库中的资料增加了大约一倍。这些并不多,但我关注的不在于数量,首先是让人类音乐瑰宝的精华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中,让他们在聆听同一作品时得到美的享受,是音乐在思维和情感生活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孩子每个月至少听一首新的乐曲,但这首乐曲定会成为他终生精神享受的源泉。我还担心,若给孩子听越来越多的音乐作品,会导致音乐成为消遣,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不下任何痕迹。

除了上述作品外,我的学生们在这四年间还听了以下作品: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中的《切尔诺莫尔进行曲》,古诺的歌剧《浮士德》中的进行曲,格里格的《挪威舞曲》和《霍尔宝组曲》,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小草绿茵茵》《牧童之舞》和《糖果仙子之舞》,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小木兵进行曲》《古老的法国歌曲》《玩偶的病》《意大利歌曲》《儿歌》《喀马林歌曲》和《小天鹅舞曲》,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的歌剧《苏丹王的故事》中的《三件怪事》选曲片断和《熊蜂飞舞》,舒曼的《快乐的农夫》、格里格的《爱尔菲舞曲》、舒伯特的《苏格兰舞曲》、杜纳耶夫斯基的《椋鸟飞来了》、斯捷岑科的歌剧《小狐狸、小猫和小公鸡》片断、H.雷森科的歌剧《冬天和春天》中的片断、贝多芬的《土拨鼠》、瑞士歌曲《布谷鸟》、波兰歌曲《百鸟争鸣》、乌克兰民歌《邻居》《嗨,山上割麦忙》《高高一座山》和《吹吧,风,吹遍乌克兰》、匈牙利民歌《夜莺》、俄罗斯民歌《原野上一棵白桦亭亭玉立》、卡巴列夫斯基的《欢乐的铃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少先队员》、穆拉杰利的《少先队的篝火》《同志们,勇敢齐步向前进》(洛巴切夫改编的革命老歌)、《受着苦役的折磨》(列宁最喜欢的歌曲)。

听音乐之前,我给孩子们讲了表现在音乐形象中的真实或幻想的情景。这种讲解非常重要:它似乎为孩子们感知作品酝酿情绪。比如,在听《糖果仙子之舞》之前,我给孩子们讲了戈夫曼古老的童话,作曲家就是以这个童话题材为基础创造了芭蕾舞剧。我尽量用鲜明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塑造一个善良仙女的形象——她轻盈、飘逸且高雅。我对孩子们说:“你们会听到水晶小铃铛的铃声。这首乐曲描绘的是漂亮仙女周围的环境。我可以想象出瑰丽宫殿中那轻巧、整齐划一的圆柱,周围灯火辉煌。”孩子们听完音乐,然后讲述他们想象中的仙女宫殿。他们的想象刻画着池塘、喷泉、阴暗的小树林、神秘的山洞。幻想中的形象激发了他们再听一次音乐的渴望

诠释音乐作品,特别是诠释孩子们不怎么熟悉的作品,需要极为高超的技巧和高水平的教育素养。永远都不要忘记,音乐语言是情感的语言;即使只是一首简单的、歌词朴实的民歌,只要配上音乐旋律,那它听起来就是艺术品了。为了阐释音乐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本质,教师必须了解作曲家塑造形象时所采用的手法的特点。教师的讲解应当是孩子从教师口中听到的一篇具有特色的、完整的、富有艺术性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就应该能激发情感、引起感触,并在学生的想象中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我深信,音乐之美是思想的丰富源泉。在音乐旋律的影响下、在儿童想象中产生的鲜明形象能够活跃思维,如同将许多小溪汇集成一条河流。孩子们试图用语言将他们想象中的、感受到的内容表达出来。对于智力发展迟缓的儿童来说,听音乐是真正的思维源泉。我努力做到让孩子们在听完一首音乐后,能够轻松地、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印象。

在音乐室中,我们吹奏芦笛、练习喜爱的乐曲。二年级时,芦笛爱好者小组中有9个是我的学生,4个是其他班的学生。孩子们自己制作乐器。谢廖沙、尤拉、季娜和丽达等是真正的制作芦笛的高手。他们到小树林中选取合适的材料,将砍下的树枝放到树荫下,调试乐器的声音,使音色纯正、悦耳。三年级时,我们有了两只手风琴和三把小提琴。尤拉、谢廖沙、费佳、丽达、科利亚、季娜、拉莉莎、萨妮娅和舒拉都学会了手风琴和小提琴。小学最后一学年时,有19个孩子家中有了自己的乐器——手风琴和小提琴。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忘记芦笛。有些孩子表现出音乐天赋,但是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各人的才华,而是要使所有孩子都喜欢音乐,使音乐成为每个人的精神需求。

儿童时期所错过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已无法弥补,成年后就更加弥补无望。这一规律适用于孩子精神生活的所有领域,特别是美育。童年时期对美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比个性成长的后面几个时期都要强得多。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育对美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很多方面都决定了孩子精神生活的整体结构及其与集体的相互关系。对美的追求彰显了道德美,使人对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都持不可调和、无法容忍的态度。

“手握小提琴,人就不可能做坏事。”这是出自杰出思想家格里戈里·斯科沃罗达的一句乌克兰古谚语。邪恶与真实的美丽是无法相容的。形象地说,教育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递给每个孩子一把小提琴,使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是如何诞生的。如今,既然记录音乐、传播音乐的技术手段如此普遍,这一教育任务也就获得了特殊意义。要防止年轻一代只做美的享受者,这不仅是美学问题,也是德育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