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黔江为代表的渝东南地区的吊脚楼,古香古色,当它与这里的奇山异水和浓郁的民族风俗邂逅,这种山地民居平添了许多山水韵致与民族风情,成为西南地区靓丽的风景。可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吊脚楼逐渐被遍地崛起的小洋楼所取代,也显现出传承的困惑,这道美丽的风景也在逐渐消逝。
吊脚楼是西南一带人民所喜爱的住宅。它一头立在平坝上,和侧面的厢房连接;一头吊在坎下,自成两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设牲畜栏圈。上层的三方大都有栏杆、扶手、阳台,敞亮干净,既可在里面挑花绣朵、读书写字,又可接宾待朋、晾晒衣被,居住舒适,非常好看。
如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城,沱江傍城而过,当地人临河而居,一幢幢吊脚楼,参差错落。吊脚楼的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则悬在水面,高高的悬柱立于水中作为撑持,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
吊脚楼的妙处:房屋分上下两层(或三层,多为两层),上层防潮避湿,通风干爽,用来住人,存放粮食等生活用品,在古代可以防长蛇猛兽,还有一定的防盗作用;下层圈养牲畜,存放生产用具。吊脚楼的悬柱之间往往留有一定的空地,可喂养家畜。
吊脚楼的建造方式节约土地,造价较低,经济性、实用性很强,具有很高的美学意义。
《土家山寨》张雪梅
《山寨阳光》李振东
《武陵吊脚楼》李振东
奇山秀水妙交球,酒寨歇乡美尽收。
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
——江承栋
思考与讨论
(1)吊脚楼逐渐消失,我们怎样保护和开发利用?
(2)观察校园建筑,分析存在的利与弊。
活动
(1)带领学生参观黔江黄溪张氏庭院,了解吊脚楼的结构、装饰等,并做好记录,在班上交流。
(2)带领学生参观黔江民族博物馆,了解吊脚楼在黔江及西南地区的分布、特点及功能。
参观张氏庭院
参观民族博物馆(www.daowen.com)
实践与展示
研学实践1
研学实践2
学生作业1
学生作业2
学生作业3
知识链接
吊脚楼
吊脚楼在渝东南、鄂西、黔东南、湘西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传说一
相传很早以前,湘西一带的土家族人搭起一些茅草屋居住,砍草犁地,在烧荒之后的土地上种庄稼。这一带古木参天,荒山老林里有很多虎豹豺狼,蛇和蜈蚣到处爬。由于人们惧怕野兽,就烧起大火,并在火堆里埋竹节燃烧,野牲口看到明晃晃的大火,吓得不敢靠近,然而蛇虫蚂蚁却不是很在乎这些,常往屋里钻。有个老年人想出一个主意,他把一些树枝砍成条子,像扎木排一样,在草棚子旁边的树上绑起架子,铺上野竹子和细树条,再垫一层树叶和茅草,顶上支起茅草顶篷躲雨水。人睡在树半腰上,蛇虫蚂蚁就不大容易爬上去了。但是,放在地上的食物被虫子爬过后,人吃了又吐又泻。这个老年人又想了个办法,叫人们把一块块大岩板拉上树,放平,再垫上一层黄泥,然后在上面支锅弄饭,这样粮食就不会让虫子爬了。
传说二
很久以前,土家族人的祖先居住在山洞中或大树下。天上张天王看见土家族人世代住在山洞和大树下,生活很苦,他要去东海龙王那里借一座殿宇来送给土家族人。
张天王到了东海龙宫,见到龙王就直说了。龙王心想:我的殿宇又大又重,量你也搬不动。于是便答应了。
张天王来到一座吊脚三柱二骑的殿宇前,用手轻轻一提,就把殿宇提起来了。龙王一见,后悔不该答应,只好勉强说:“用后还回来。”张天王说:“七天就还回来。”
张天王提着殿宇来到土家族山寨,叫土家族人仿造了一座三柱二骑(即三根柱子落地,两根柱子悬空)吊脚楼房。
七天过去了,龙王来找张天王还殿宇。张天王说:“你要,我还你。”提起殿宇顺手一丢,就把殿宇丢在一条河边,横搁在河的两岸成了一座廊桥。“你自己去搬吧!”龙王自知搬不动,只好气冲冲地回龙宫去了。从此以后,每逢雨水季节,龙王都要发怒涨洪水,让水将河上的殿宇冲掉。人们也在涨水季节不能从殿宇中过河。于是人们又在桥下安上斩龙刀,龙再也不敢直闯殿宇楼房了,从此人们不但有房住了,来去过河也方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