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即立足于对人的现实生命价值的观照,探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理想的社会生活,并把每个人道德人格完善看作是整个社会完善的基础。中国传统教育的宗旨,是使人“明德”,培养人格的“至善”。中国传统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人格的精神基石。在中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看来,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比较,占有首要的地位。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历来把德育放在优先于智育、体育的位置。

中国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即立足于对人的现实生命价值的观照,探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理想的社会生活,并把每个人道德人格完善看作是整个社会完善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哲人们把人们道德人格完善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传说为“孔子教人的教案”的《大学》一书,更是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中国传统教育的宗旨,是使人“明德”,培养人格的“至善”。

1.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理想的道德人格

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有一句名言:“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我国宋代哲学家、教育家张载早就说过:“为学大益,在能变化气质。”(《理窟·义理》)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从形成的时候起,就把培养人的理想道德人格作为教育活动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在中国古代,许多哲人贤者是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三位一体”。他们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包括人生哲学在内的道德哲学,并把自己道德哲学中探求和描绘的理想道德品行和人格理论付诸教育实践活动。力图培养出大批道德高尚的仁人志士,以淳化民风,救世济民。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墨家,围绕着人的理想道德人格,对生与死、荣与辱、义与利、理与欲、群与己以及道德行为准则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儒家的道德人格具有积极有为的特点。他们充分肯定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有义”视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而“最为天下贵”的根本点。因而,把“知义”、“赤交”、“尽义”视为有道德的“君子”、“圣人”的根本目标,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看成是正人君子的基本人格,把实践仁义道德作为人生的最高义务。他们主张“重义如泰山,轻利如鸿毛”,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刚健有为精神投入世务,“尽其道而死”。墨家的道德人格同样十分积极有为,他们“贵义”、“尚利”,斥“命”颂“力”,“摩顶放踵”,“备世之急”,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虽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义无反顾,在所不惜。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古代传统理想道德人格思想,尽管长期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道德思想体系的制约,引导人们为封建地主阶级去“卫道”、“殉道”,但也曾激励进步的仁人志士为天下兴亡、民族大义而英勇奋斗,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文明进步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人格的精神基石。培养理想道德人格,是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活动的目标。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明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正是在不断继承传统理想道德人格积极因素的基础上,从每一个时代的进步要求出发,变革维新,把它作为一种推动人与社会共同进步的“时代精神”,以“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宏志大愿,在教育实践中辛勤耕耘,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培养具有理想道德人格的大批优秀人才。(www.daowen.com)

2.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在世界各国中发展很早。作为社会教育活动的专门机构和场所,在原始氏族社会中称“庠”。“庠者,养也”,是氏族社会中由富有生活经验的老人向青年一代进行教育的地方。在夏代,学校称“序”和“校”。《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说:“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序”设在国都,“校”是乡学。“乡里有教,夏曰校。”(《史记·儒林传》)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一直把对学生进行人伦道德教育作为首要的、根本的任务。孟子在总结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时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就是说,教学生“明人伦”讲道德,这是古代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朱熹对“皆所以明人伦也”专门注释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所以明此而已。”(《孟子集注》)可见,道德教育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占有首要地位。

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教书育人,培养人的高尚品德,这是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

教学的目的,是使人“知道”,“成德”。《礼记·学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董仲舒说:“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汉书·董仲舒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的美德。“师也者,教之于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在中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看来,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比较,占有首要的地位。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指出:“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夫人之生也,为动作也,非为知识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历来把德育放在优先于智育、体育的位置。康有为说:“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大同书》)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进一步深刻地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