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哲学定位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哲学定位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真、善、美是统一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人本主义的倾向,使中国的传统道德哲学在整个哲学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道德思想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道德成为哲学思考的重点。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哲学定位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真、善、美是统一的。但是,在根本价值的选择上,三者不是平等的,而是有着明显的侧重,即以善为一切价值的核心。与西方哲学比较,如果说:“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是那些可称为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那么,中国的道德哲学则非常发达;如果说,中国哲学对自然界的规律探索有限,那么,中国哲学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对人的道德、品质的深究,却为世界瞩目。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当我们说中国哲学,说孔子的哲学,并加以夸奖时,则我们须了解所说的和所夸奖的只是这种道德。这道德包含有臣对君的义务,子对父、父对子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间的义务。这里面有很多优良的东西。”

1.中国传统哲学的人体主义倾向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对人在宇宙中的生存意义进行形而上的理论观照,在天地万物流行大化中探求合理的生命方式,教人如何做人。人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中心。不论是儒家学说、墨家学说,还是道家学说,哲学的各种学派尽管内容观点有别,但都以追求理想的社会生活典型为鹄的,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的理想的“圣人”作为社会道德人格。一切真理,以人生的真理为归宿;全部哲学,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目的,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探讨人生与人的行为价值的道德哲学特别兴旺。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看来,“人”是天地万物中最重要的,只有“人”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不仅是机械的自然物质运动的场合,而且是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其中,“天人合一”指精神与物质现象融会贯通,一切至善至美的人生的园地。《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还说:“乾以易和,坤以简能”,“易简之善配至德”。“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中国传统哲学肯定人在宇宙中重要地位,关键是要强调人生活在天地万物之中,应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体验宇宙大化流行的普遍精神。《周易·乾卦第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人生活在世上,对自己有要求,有做人的道理,有做人的理想和追求,中国哲人一直把和谐一致的“大同”境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而“大同世界”的基本要求首先是要个人能懂得做人的道理,努力“至善”。《大学》一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又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家,大多把道德看成是“身心性命之学”,注意伦理道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把建立和谐统一的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倾向是以德性论,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决定论为主导的,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体内心品性的完善着眼,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人本主义的倾向,使中国的传统道德哲学在整个哲学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道德思想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道德成为哲学思考的重点。在道德及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些哲学家由“天”及“人”,从“天道”推衍出“人道”,把“天道”作为“人道”的根据。《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宋代的张载从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引申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道德原则。另一些哲学家由“人”及“天”,把“人道”抽象为适用于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并神化为“天命”、“天意”,然后又倒过来把这个虚构出来的“天道”作为“人道”的本质,所谓“天不变,道也不变”,以论证封建道德纲常的合理性。中国传统哲学把道德修养论作为哲学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知”主要是指道德认识,“行”主要是指道德实践。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与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往往混同在一起。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人本主义倾向,优点是重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发挥伦理道德在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缺点是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研究不够,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的理论发展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赞美哲学说:“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假如说,本文哲学从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上益于人的至善,那末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哲学,直接指导人认识善、实现善、“至于善”。

2.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与“道德”概念(www.daowen.com)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德”是指善良的品行、高尚的品格。据《释名·释言语》说:“德,得也,得事宜也。”又据《说文》解释:“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德”包含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与己都有得益之意。

“德”字在我国历史上的起源及其原始意义,已难考定。但据一些古文字学家对甲骨文的考证,发现西周大盂鼎铭文内已铸有“德”字。《诗经·大雅·烝民》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之懿德。”《尚书·康诰》说:“惟乃歪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尚书·召诰》说:“王其疾敬德。”《尚书·盘庚》说:“非予自荒兹德”;“予亦不敢动用德”;“式敷民德,永肩一心。”这些德字都是指德行、品德之义。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德”,一般也是指德行、品行。如“臣闻以德和民”(隐公四年),“姑务德以待时乎”(庄公八年),“太上以德抚民”(僖公二十四年),“正德利用厚生”(同上),“德、国家之基也”。在春秋时期,“德”字与“道”字是分开来讲的两个概念。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德”是实行原则的有益实践。《中庸》说:“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只有至德之人才能体现至道。在儒家的早期著作《论语》、《孟子》中尚无“道德”两字的相连并提。后来,“道”与“德”经常并举,逐渐联结为一词。

儒家对“道德”一词的使用,始见于《易传》和《荀子》。《周易·说卦传》说:“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荀子》说:“帮学至乎礼而上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又说:“言道德之求不后王。”(《儒效》)还说:“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强国》)在战国后期,“道德”逐步成为儒家著作中的常用名词。

道家对“德”概念的理解,与儒对“德”概念的理解,有一致,又有区别。《道德经》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一章)“上德下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三十八章)“上德若谷。”(四十一章)“报怨以德。”(六十三章)这些“德字”,一般也是指德行、品德之义。但是,道家的“德”字,有自己的独特含义。《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这里的“德”,是指万物生长的内在基础。另外,《庄子·天地》说:“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又说:“物得以生谓之德。”《管子·心求》说:“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又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之其所以然也。”这里的“道”,是指天地的本原,万物共同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德”是指天地万物所具有的本性,“化育”、有“得”的依据。

在《庄子·内篇》中,没有将“道德”二字连用,但在《庄子·外篇》中则多次将“道德”作为一个词使用。如:“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骈拇》)“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马蹄》)“夫虚静恬淡、寂莫夫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天道》)在这里。道德的概念虽与儒家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既是一个概念,又是指两个概念。把“道”与“德”分别看,“道”是指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的、最高的准则:“德”是指德行、品德,是对合理的行为原则的具体体现。“道德”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则是指行为原则及其具体运用的总称,随着中国道德思想的发展,道德逐渐作为以“精神--实践”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日益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所重视,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挥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独特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